《新一代配电通信网技术研究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代配电通信网技术研究与应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新一代配电通信网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报告人:杨志花2Contents二三3配电网现状4配电通信网现状CSG 2022.All Rights Reserved 无线公网接入的终端占比率达到96.6%。公网缺乏承载控制类业务的安全依据,限制了配电网控制业务的发展。光纤通信,3.70%中压载波,0.01%无线专网,0.23%无线公网(4G/5G),96.06%光纤通信中压载波无线专网无线公网(4G/5G)本地通信接入方式主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终端接入问题,接入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手段繁多。技术体制应用业务领域RS485设备运行监测、计量集抄、分布式资源管理以太网设备运行监测、计量
2、集抄、分布式资源管理低压BPLC设备运行监测、计量集抄、分布式资源管理BPLC+HRF双模设备运行监测、计量集抄、分布式资源管理微功率无线设备运行监测、计量集抄WAPI分布式资源管理无线自组网设备运行监测、分布式资源管理LoRa设备运行监测、分布式资源管理远程通信方式以4G无线公网为主本地通信接入方式5配电通信网的问题与挑战CSG 2022.All Rights Reserved痛点1:业务终端光纤通信接入不充分;痛点2:业务终端无线公网接入占比高,4G系统时延大;痛点4:各种通信方式混杂,安全问题考虑不足;痛点5:通信缺少统一规划,各专业自行数据采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形势下,配网业务呈爆炸性
3、发展趋势,现有配网通信体系存在远程通信光纤覆盖率低、本地通信统一规划不足、网络管理与安全管控不足三大突出问题,亟需加强网络建设和技术改进。远程通信光纤使用率低本地通信统一规划不足痛点6:各专业数据呈“烟囱”状、缺乏互联互通;痛点7:对通道、带宽、时延等资源共享和调度的管理不足;痛点8:网络安全领域新技术应用不足,业务模式难创新。网络管理与安全管控不足7新一代配电通信网总体架构CSG 2022.All Rights Reserved以BPLC、BPLC+HRF、WAPI为主构建多模异构通信网,提高本地接入的精准广泛覆盖。通过多业务并行计算融合通信终端实现本地异构融合通信应用,根据业务归属,支持分
4、区分系统信息数据隔离,多区数据分发。本地通信接入创新应用多业务并行计算融合通信终端,统一采集数据,在边缘侧数据交互总线,由通信调度线程完成业务通道的签发及授权,实现数据的多区分发。本地通信融汇远程通信接入层完成光纤的数据传输,接入点需要满足多种业务场景。远程通信接入远程通信融汇层完成调配自动化、计量自动化等系统数据在统一通信通道的数据融汇处理。包括数据的解析,校验、转发等工作。远程通信融汇数据服务平台用于完成不同专业数据分拣工作,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储存、治理等工作之后发送至目标系统。平台需具备省、地两级部署能力。同时具备通信网络管理功能。(配网通信网管)通信数据服务
5、平台在感知层发展应用无线携能技术传感设备,提高感知层设备接入的灵活性和广泛性。感知多业务并行计算融合通信终端8Contents一三9远程通信配电光纤环网10本地通信配网光纤无线通信接入技术配网光纤无线通信接入组网拓扑图电力无线专网通信系统架构11本地通信多业务并行计算融合通信终端“通感算”一体化支撑应用12本地通信电网全场景WAPI综合应用AP层综合数据网核心层无线终端层基于无线控制器+瘦AP部署方式的系统架构数据综合网13本地通信BPLC+HRF14本地通信BPLC+HRF15Contents二一16配电光纤通信网建设成效配电自动化业务全光化通信科技公司在广州南沙、中山等地区开展配网通信试点
6、建设,整体建设中压配电通信网架,实现配电自动化业务全光化,根据规划的配电通信目标网架,集中连片建设光缆,一次性完成该片区“三遥点”光纤全覆盖,中山(神湾、东区、石岐、南区、西区)、广州(南沙黄阁)整体建设882公里光缆,实现配电自动化业务全光化。在解决中压“三遥点”配电自动化业务全接入基础上,同时积极开展低压集抄、充电桩、分布式光伏等业务接入,减少对公网运营商的依赖程度,降低公网资费,有效提高光缆资产使用效益。17配电光纤通信网建设成效低压透明化17业务特征:整体把控、简明扼要关注点:指标、用电情况、停电影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