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6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部: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67页).pdf(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编写单位编写单位主编单位主编单位生态环境部参编单位参编单位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编写说明编写说明.1一、全国噪声状况一、全国噪声状况.21.1 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21.2 噪声投诉状况.71.3 噪声污染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切的问题.11二、噪声污染防治制度能力建设二、噪声污染防治制度能力建设.132.1 健全噪声防治法律法规.132.2 依法划分声环境功能区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142.3 严格噪声源头管理.162.4 提升噪声监
2、测能力.182.5 探索噪声地图应用.212.6 试点开展噪声治理评估.23三、工业噪声污染防治三、工业噪声污染防治.253.1 推动将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证.253.2 加强噪声重点排污单位监管.263.3 加强工业噪声管理.273.4 优秀案例:浙江省宁波市创新工业噪声监管模式.28四、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四、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304.1 落实管控责任.304.2 推广低噪声施工设备.304.3 加严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要求.314.4 优秀案例:福建省厦门市多措并举综合整治建筑施工噪声.33五、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五、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365.1 道路(公路)噪声污染防治.
3、365.2 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噪声污染防治.385.3 机场周围区域航空噪声污染防治.405.4 船舶噪声污染防治.415.5 优秀案例:广东省深圳市空管站实施减噪声飞行程序减轻飞机噪声扰民.42六、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六、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446.1 加强营业场所噪声管控.446.2 推动解决公共场所噪声扰民问题.456.3 鼓励创建宁静小区.476.4 优秀案例:江苏省扬州市检政联手按下广场舞噪声“降音键”.49七、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七、构建社会共治格局.527.1 明确噪声监管部门职责.527.2 推进污染防治协同联动.537.3 持续开展“绿色护考”.567.4 推动噪声人才培养与治
4、理技术创新.577.5 推动形成人人有责的社会共治氛围.60专栏 1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方法.6专栏 2创新工作模式解决噪声扰民问题.8专栏 3典型城市(以重庆为例)噪声投诉特点分析.10专栏 42024 年噪声污染防治重点工作.12专栏 5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25专栏 6基坑气膜工艺介绍.33专栏 7民用运输机场周围区域民用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控行动方案.41专栏 8依托智慧监测系统治理广场舞噪声.47专栏 9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噪声污染防治.56专栏 10 噪声污染防治产业发展.60专栏 11 静音车厢.62编写说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机动车保有量
5、日益增加,工业、商业、建筑施工等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噪声源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噪声污染防治宣传不够,公众宁静共识有待加强,文娱活动音量过大、“飙车炸街”等行为时有发生。与此同时,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噪声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的短板。解决噪声污染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多元社会力量,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噪声污染治理体系。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各级人
6、民政府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客观反映当前我国噪声污染状况,总结 2023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编制本报告。本报告由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总结数据为主,同时吸收相关部门和单位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内容。其中,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的工作内容和数据均在文中备注说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