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科网: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科网: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68页).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参编单位:发起单位:宏观背景双碳战略下,储能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双碳战略目标储能: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行业概况基本概况概念及装机量技术路线分类及占比应用场景分类及占比国内产业动向行业大事件盘点新型储能发展区域分析已投运项目区域分布2024年上半年中标项目区域分布新型储能招标分析招标量中标价格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钠离子电池储能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技术高压级联技术液冷技术 行业创新案例展示奇点能源浙江锦盛22MWh储能项目纳晖储能深圳龙岗万达 2MW/4MWh储能电站 弘正储能浙江金华地区高压并网储能项目阿诗特能源零碳工厂01111313141515161717181919202122232421010
2、406060709产业政策国内政策汇总与分析储能产业政策汇总未来产业政策趋势研判市场前景工商业储能项目市场前景分析市场需求趋势预测盈利模式商业模式行业榜单&产业链地图中国新型储能行业榜单储能产业链地图综合竞争力榜单市场份额榜单技术创新榜单优秀企业汇编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纳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阿诗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市场分析美国市场 欧洲市场 我国储能企业出海现状2525284749495354565758596061293337393942452010202353.8%77.6%42.3%13.0%0.
3、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石油天然气宏观背景双碳战略目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化石能源禀赋短板明显。经过改革开放后的长期发展,我国能源资源的阶段性特征从无限供给逐渐转为日益稀缺,能源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我国在2020年正式提出“3060”规划。“碳”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为延缓全球变暖进程,“碳中和”理念逐步获得全球各国认可。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
4、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设定碳中和目标于我国而言,不仅旨在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更是对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视。通过碳中和倒逼我国加快构建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型能源体系,用电力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解决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3060”战略目标(双碳)已成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重要指引。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能源体系的根本变革,将促进节能提效和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利用,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图表1:2010和2023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更多报告请访问 3060规划指引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01我国通过多项措施保证双碳目标的实现: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确
5、保发挥兜底保障和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撑调节作用;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等。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01双碳战略下,储能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现阶段能源与供热领域是全球碳排放大户。能源发电与供热在碳排放结构中占比最高,是碳减排的关键行业。能源发电领域中80%排碳来自燃煤发电,因此减少燃煤发电比重,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中国缺油少气的国情使我国过往高度依赖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2023年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7
6、1.2%和40.2%,能源安全问题凸显。发展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方式是新型能源体系发电侧的主要减碳方式。风力、太阳能发电的碳排放量显著低于化石能源发电。在电站的全生命周期内,不考虑碳捕捉,燃煤发电电站每千瓦时碳排放为1023克二氧化碳;30%燃烧效率的天然气发电厂每千瓦时碳排放为723克;50%效率的天然气发电厂是434克。对应新能源发电方式,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内每千瓦时碳排放仅为30克,风能电站仅为10克。按照发展目标,2060年中国能源电力转型将实现“70/80/90”目标,即电能消费比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与清洁能源发电比重分别达到70%、80%、90%以上,其中,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
7、60%。终端电气化水平上升势必显著拉升全社会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零碳化电力生产与耗能终端电气化是电力系统减碳的主要路径。电力行业在能源系统转型中的首要任务是电力生产的零碳化,即以风、光、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替代传统的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发电技术,实现电力供应的零碳化。为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碳排放,终端用能全面电气化将成为各领域减排的重要路径。根据IEA数据,现阶段全球终端能源电气化率仅为20%左右,未来仍有充足提升空间。终端的全面电气化与高比例零碳化电力供给相结合,全球能源系统的碳排放水平将因电力脱碳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电力系统减碳是实现“3060”目标的关键02构建新型能源体系0343
8、%17%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26%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86%三大行业占比发电侧:风光发电实现电力生产零碳化02科技改变世界我国风光资源和用电负荷分布存在明显区别。我国西北部地区风光资源丰富,拥有80%以上陆地风能、60%以上太阳能和70%以上水能资源。而目前我国用电负荷主要位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大量电力的跨省输送会相应为电网带来了较大的负荷,国内市场整体电力供需程度加紧发展。随着我国清洁能源基地加速建设,叠加原有的资源与用电负荷逆向分布情况影响,我国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需求更加迫切。特高压(UHV)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它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
9、远、效率高和损耗低等技术优势,能大幅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在平衡各地区电力生产与负荷分布、促进新能源消纳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共有37条“20直17交”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已经初步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局面,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了3亿千瓦。未来风光大基地能源消纳需求催动跨省跨区特高压外输通道需求增长。图表2:不同发电方式碳排放量(g/kWh)图表3:“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电网侧:特高压解决资源与用电负荷错配资料来源:新华社,OFweek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来源: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OFweek产业研究中心煤炭天然气(30%效率)天然气(50%效率)太阳能风能010304347
10、2310232004006008001000120003更多报告请访问 过去,依托化石能源所建立的传统能源体系稳定、安全、经济地支撑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也带来了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在碳中和背景下,电力系统的供应从传统化石能源转变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由此将带来能源消费端的重大变革,社会将加速电气化。新能源供电体系中将面临电能供需错位等问题,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调节手段不可或缺。电能是动态的过程性能源,不易储存,主要通过电力网实现生产、输送和消纳同步进行。新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方式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大规模应用会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
11、冲击。为应对新能源发电的发电特征,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调节手段未来都将迎来大规模应用。用户侧:适配绿电将迎来多种变化储能: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构筑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全球共识,储能将作为核心环节参与其中,是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保障。由于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并且电力具有供需实时平衡以及难以大规模存储的特征,大规模的光伏装机并网将会加剧电力系统供需两侧的双重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系统调峰难度大,并带来了弃光等一系列问题,而储能可以平抑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实现电力供需的动态平衡,因此储能的配置在未来的绿电能源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储能的必要性01社会加
12、速电气化根据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数据,2023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8%,相比十年前增加了6.7个百分点。伴随着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电能替代,2025年我国终端电气化水平有望提高到30%左右。图表4:光伏典型发力曲线资料来源:考虑源-网-荷三方利益的主动配电网协调规划04科技改变世界图表5: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中维持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资料来源: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储能的作用02电网稳定运行电力供给电力需求电网稳定运行电力供给电力需求煤电燃机煤电燃机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分布式撒网储能电力消费方式单一煤电、燃机足以应对电网稳定调节需求煤电、燃机不能应对电网稳定调节需求电力消费方式多元化保
13、持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供给或需求端的波动导致系统频率出现偏差时,需要足够的调节能力使其保持稳定。电能作为动态的过程性能源,生产、输送和消纳同步进行,需求端的用电波动难以调节,主要通过供给端(发电厂)进行调节。传统电力系统采用火电、核电、水电等发电机组,其特点是电站规模大,可控性强。当电力系统负荷变化时,传统类型电站间配合方式灵活,响应速度快,可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日内波动大且受天气等多因素影响,电能输入的可控性不足,传统电网面临输入端电源和输出端负荷均不可控的被动局面,电网的稳定运行受到挑战。目前,将新能源发电与构网型储能相结合是
14、实现大规模可控新能源发电的主流解决思路,构网型储能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保证峰值容量充足性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的不稳定性将对电力系统的峰值容量充足性带来全新挑战。峰值容量充足性,即确保电力系统有足够的容量来满足一年中的最高需求。为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及用电尖峰,电力系统需要储备一定的冗余容量。新能源发电具有无法有效向上调节增加输出的特点,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增加以及电力占二次能源比重的增加,电力系统峰值容量充足性保障难度将显著提升。以储能为代表的灵活性电源能够在用电尖峰时期发力,作为电力系统的容量补充,是保障峰值容量充足性的重要来源。提供爬坡灵活性爬坡辅助服务是指为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等不确定因
15、素带来的系统净负荷短时大幅变化,具备较强负荷调节速率的并网主体根据调度指令调整出力,以维持系统功率平衡。在碳中和情景下,主要指当光伏在下午到夜间时段出力降低时,需要充足且灵活的爬坡资源弥补其功率。储能可以在光伏出力高峰期充电,低谷期放电并协助电力系统爬坡,与光伏发电形成充分互补。05更多报告请访问 资料来源:EESA数据库,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中国 49%其他 49%APEC 49%欧洲 49%美国 49%行业概况基本概况概念及装机量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
16、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新型储能在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中美欧是全球新型储能主要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增量市场。全球新型储能市场在近年来也呈现高度集中的趋势,中、美、欧三个地区连续多年占据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前三,CR3在80%左右,2023年进一步上升至88%。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市场得益于风能、光伏发电装机量迅猛增长,源网侧储能需求显著提升,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最大的增量市场,2023年占比接近50%。图表6:2023年全球主要地区储能新增装机占比06科技改变世界我 国 新 型 储 能 装 机
17、规 模 快 速 增 长。截 至 2 0 2 4 年 上 半 年,全 国 已 建 成 投 运 新 型 储 能 项 目 累 计 装 机 规 模 达44.44GW/99.06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人民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图表7:我国新型储能装机量情况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技术路线分类及占比累计装机功率(GW)累计装机容量(GWh)新增装机容量(GWh)新增装机功率(GW)12.731.444.448.722.613.0526.766.999.0618
18、.348.732.19120.0100.080.060.040.020.00.02022年2023年2024年 H1抽水蓄能仍然是主流储能形式,但需特定地理条件,已无法满足储能需求。抽水蓄能具有储能容量大、系统效率高、运行寿命长、响应快速、工况灵活、技术成熟等优点,是目前大规模储能的主流技术。根据CNESA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为59.4%,仍是第一大储能技术。但抽水蓄能需要特定地理条件,无法满足我国持续增长的储能需求,这也直接助推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07更多报告请访问 新型储能技术种类多样,锂电储能占据主导。新型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
19、、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与抽水蓄能相比,新型储能技术项目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较好等突出优势。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30GW,达到34.5GW/74.5GWh,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过150%,总占比达到38.8%,仅次于抽水蓄能。在新型储能项目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据绝对优势,未来有望接替抽水蓄能成为第一大储能技术类型。除锂电技术外,国家政策支持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化。2023年12月,国家能源局公示新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涵盖了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全钒液流电池
20、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众多技术路线。示范项目的带动效应将加速新型技术的发展,目前压缩空气、全钒液流等储能新技术产业链有望率先成熟。图表8:2023年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技术类型分布图表9: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技术类型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来源:CNESA,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抽水储能 59.4%新型储能 39.9%熔融盐储能 0.7%锂电子电池 97.3%铅蓄电池 1.2%压缩空气 0.6%液流电池 0.6%飞轮储能 0.2%超级电容 0.1%其他 91%。经济高效内嵌削峰填谷、需量管理、光储控制、储充控制、高速调度等多种运行控制模式,适用几乎所有应用场景;运行数据可通过
21、WIFI、5G、LAN等接入奇点能量云eMind,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友好集成所有储能系统部件,其输出可直接接入风电和光伏系统。单机柜可完全自洽控制,多机柜可并联实现储能系统的无限扩容,真正实现储能系统的即插即用。即插即用图表62:奇点能源能量块eBlock56科技改变世界优秀企业汇编资料来源:企业官网,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图表63:纳晖储能三电融合户储一体机海尔旗下新能源生态品牌纳晖新能源,聚焦于分布式绿能、用户侧储能、智慧能源控制器三大产业,通过软硬件智能化集成,为家庭及工商业用户提供智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分布式智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引领者。青岛纳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位是成为全球
22、用户侧储能+场景方案提供商,通过全球化品牌运营和覆盖家庭、工商业、数据中心等多场景方案,搭建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探索可再生能源发展及数字化转型升级,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目前,纳晖新能源在国内业务已经覆盖全国27个省份,为1000多个区县提供了绿色新能源服务;产品与方案更是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纳晖储能三电融合户储一体机通过轻奢家电风设计,应用了ADC+金属消光喷涂的领先工艺。软硬一体机模块集成支持全屋能源管理,实现对光储、热泵等家电的监测控制,实现对发电、用电、管电全生命周期的全屋智慧能源管理。纳晖储能三电融合户储一体机在电力、电池端均有优异表现:青岛纳晖能源科技
23、有限公司企业简介01创新产品02实现BMS+智慧配电的高度集成模块,实现简易安装同时,通过交流侧/直流侧保护实现绝对的系统安全;同时AI算法支持光储热、光储充等场景化负载柔性控制。电力端4+6电芯级和系统级保护加成,电池覆膜加热技术支持-10严苛环境下的高效充电,主动+被动安全支持宽温域环境下的充放电效率及安全电池端57更多报告请访问 资料来源:企业官网,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弘正储能数字化储能引领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弘正储能围绕能源调控、能源智能化和能源预测三大领域,充分运用AI智能、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倾力打造以3S融合及D-Galaxy云平台为核心的全栈自研储能
24、产品,并通过储能资产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源网荷各场景提供“产品系统方案平台”全链路一站式储能解决方案,力求实现储能系统极致的安全与价值创造。弘正储能产线采用MES系统采集单体电芯、BMS及测试设备的信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全产线采用高度集成技术,完美融合电芯分选、清洗、配组、激光焊接、安全测试、BMS安装、性能监测等各道工序,年产能可达1GWh。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柜iESS-CAB-L257H集高效、安全与智能于一身,产品采用314Ah电芯,搭配极致液冷技术,确保电芯温差2.5,提升储能效率与稳定性;标配三级消防系统,结合云/边两级电芯状态预测,实现全方位安全保障。一体柜交直流可
25、独立设计,实现灵活配置,无并联环流,显著降低能源损耗;软件方面配备动态EMS策略,能够实现削峰填谷、容量管理、动态增容等不同场景智能切换策略;搭配自研EMS管理系统可实现本地与云端监控联动、数字化快速诊断、智能自动巡检3S协同等多项功能,大幅度减轻运维成本。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简介01创新产品02图表64:弘正储能智慧储能液冷一体柜58科技改变世界资料来源:企业官网,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图表65:维科技术高性能钠电电芯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52)于1998年在A股上市,深耕新能源赛道20余年,是行业领先的集锂电池/钠电池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26、公司聚焦“3C数码电池、储能钠电体系、动力电池体系”三大核心业务,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可靠的新能源供应商和电源整体解决方案专家!公司拥有宁波、东莞、南昌三大智能制造基地,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在钠电、石墨烯、硅负极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应用上具备领先优势,承担了多项省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开发工作。维科技术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备领先优势,首发四款钠离子电池产品方形铝壳钠电C230系列与C75系列、圆柱钠电M10系列与H45系列,以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循环和高安全性获得业界和市场的高度认可。2024年,维科钠电在多个储能和动力应用场景中取得了良好市场反响,展现出强大
27、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潜力。维科技术在南昌基地已建成两条全自动钠电生产线,年产规模为2GWh。自 2019 年起,公司开始专注于钠离子电池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企业之一;2023年5月,公司实现国内首条 GW 级钠电产线量产;目前,维科钠电已达到能量密度 160wh/kg、循环次数超过 6000 次的性能指标,并通过多项安全性能测试,获得 UL1973、RoHS、GB36276-2018等权威认证;此外,在-40 度环境下,维科钠电产品可实现接近 85%的低温放电效率。公司在制造产能、性能参数及质量保证等各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得到业界高度关注。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简介0
28、1创新产品0259更多报告请访问 资料来源:企业官网,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首家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案,携手客户一起加速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公司在上海、温州、嘉兴设有研发中心,在温州、嘉兴、柳州、佛山、重庆设有生产基地,截至2023年底,总产能为62GWh,预计2025年产能将超过150GWh。2024上半年,瑞浦兰钧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三,小储细分市场出货量全球第二,磷酸铁锂动力电芯出货量全球第六。瑞浦兰钧重磅产品问顶电池,融合了电芯结构和电化学创新,首创盖板一体化设计
29、,使得电芯内部实现了一体化的连接,大幅缩短极耳长度,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7%以上;采用双高固液态界面技术,缩短电子传输路径,提升锂离子传输速度,支持双化学体系,体积能量密度突破行业天花板。问顶电池适用于智慧储能应用场景,目前已通过多项安全性能测试,获得UL1973、UL9540A、IEC62619等国际权威认证,能够提供高比能、高安全、长续航的三优解决方案。大容量电站及长时储能提高了电芯的综合要求,包括带电量提升、安全性的优化等。瑞浦兰钧问顶587Ah储能电芯具备超大容量和1878Wh的超高能量,能量效率达96.5%,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实现五年零衰减,25-30年超耐久使用,应大储之需
30、,实现使用寿命与经济效益的新平衡。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简介01创新产品02图表66:瑞浦兰钧587Ah储能电芯60科技改变世界江苏阿诗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是在储能系统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安全高效的储能系统全系列产品,涵盖户用储能系统(RESS)、工商业储能系统(CESS)和电网储能系统(GESS)。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分别在德国康斯坦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墨尔本设立控股子公司,包含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并在马来西亚设立制造基地。阿诗特能源(RCTPower)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品牌,让绿色能源
31、更可靠,让未来生活更美好。阿诗特能源RCT LABEL L1000 All-in-one液冷储能系统系列户外商用液冷储能一体机采用标准10英尺集装箱All-in-one设计,工厂预装,即插即用,满足工商业、用户侧直接应用。模块化的电池簇设计,一簇一管理,能够实现快速并网扩容。先进的液冷技术延长运行寿命,六维消防防护体系保障安全性,智慧监控系统实现无人化运维。江苏阿诗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简介01创新产品02LABEL液冷系列L1000产品核心优势:具有完备的电气安全体系和规范的消防体系,数据全生命周期保存;RPCloud基于数据分析,支持故障预测与安全预警,定时检测系统异常联动联控,RPT
32、erminal实现电控、温控、消防的设备联动。高安全双程效率大于88%,PF值为1,THD小于3%;SOC精度高,误差小于5%;孤岛保护时间小于50ms,并离网切换时间小于15ms,功率响应时间小于100ms。强性能循环次数大于6000次,设计寿命大于10年;采用PACK级微流道平衡设计,电池舱内温差不超过2;单簇控制管理,有效提升电池充放电量,消除簇间环流,避免电池模块容量失配、一致性不均匀导致的短板效应。长寿命安装便捷,全自动运行;运维便捷,无人值守,云端控制,定期推送诊断报告,故障智能定位;稳定24小时运行,支持故障录播,检修维护便捷。易操作61更多报告请访问 资料来源:企业官网,维科网
33、产业研究中心图表67:阿诗特能源LABEL液冷系列L1000高度集成PCS、BMS、EMS、温控、消防、门禁、交直流配电、照明等设备,最大程度减小空间体积与占地面积,便于使用端更好地规划空间排布,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小体积All-in-one设计理念,一体化系统设计,预装电池模组及液冷系统,完成质量检验后进行整体运输,专业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极大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震动的风险,即插即用,节省用户现场安装调试时间。便运输62科技改变世界本报告由高维产业咨询出品,报告版权归维科网所有。本报告是维科网旗下高维咨询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维科网书面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
34、载或引用,否则维科网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高维咨询中国领先的高科技行业咨询服务提供商,是OFweek维科网旗下负责行业研究业务的全资子公司,重点专注于新能源(光伏、储能、智能电网)、锂电(锂电、新能源汽车)、光电(显示、电子、工业网关控制器、光通讯)、智能制造(机器人、机器视觉、工业4.0、3D打印、工业网关控制器)、人工智能及物联网(AI、交互平台、数据传输通信、终端应用)五大板块,提供包括行业订制报告、产业咨询、产业发展白皮书、蓝皮书、产业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IPO咨询、投融资咨询等服务。免责声明更多报告请访问
35、参编单位科技改变世界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纳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阿诗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下一个黑马会是谁?明年3月蓝皮书揭晓!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是专注高科技行业咨询服务提供商,以中国高科技领袖交流及合作互助平台-高科会为依托,以近千名全球学术专家及企业精英级会员为智囊,结合0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综合门户庞大的高科技企业及个人用户数据资源,由具备丰富行业背景的专业分析师、咨询顾问团队,为客户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行业咨询服务。维科网储能 商务对接:电话:19168597392 邮箱: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 电话:18028710492邮箱: 联系我们 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维科网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