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制造篇:依托智能制造优势中国轮胎全球化加速-240826(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胎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制造篇:依托智能制造优势中国轮胎全球化加速-240826(58页).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轮胎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制造篇:依托智能制造优势 中国轮胎全球化加速 2024 年 08 月 26 日 轮胎行业具备市场规模大、技术壁垒高、品牌属性强的特点,2023 年全球规模超万亿元,硫化技术及产品配方构成进入壁垒,消费品属性带来品牌溢价。中国轮胎企业在人工成本端、智能制造端优势显著,短期凭借人口红利已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中期正凭借智能制造优势加速全球化进程,长期有望凭借技术实力获得品牌溢价,兑现成长属性、剑指全球消费巨头。本篇为轮胎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制造篇,中国轮胎企业凭借自动化实力、加速全球化拓展。乘海外通胀东风
2、,中国轮胎出海加速。2023 年全球轮胎行业总产值超 1,800亿美元、产量近 20 亿条,近 20 年来未有技术变革,已形成“三巨头+八集团”竞争格局。中国轮胎近年来产品性能持续提升,多项测试参数不输甚至赶超外资头部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实现全球份额由 2000 年的 3.1%提升至 2023 年的15.3%。当前受益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下海外产能退出,及欧美通胀下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需求提升,中国轮胎出海加速。“双反”构成需求最大波动性,全球化可有效应对。2023 年全球轮胎替换市场占比 70%以上,为主要需求来源,替换市场销量来自汽车保有量,需求韧性较强。分区域来看,2023 年欧美市场轮胎
3、销量占比达 51.4%,其中替换市场占比超 80%,为中国轮胎主要面对的市场,需求的波动则主要来自“双反”,鉴于欧美发起“双反”的主要考量或在于“轮胎进口量占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我们认为,中国胎企全球化建厂将比较有效地应对“双反”及需求下降带来的波动。把握行业后发优势,智能制造外溢全球。轮胎行业先发者优势体现在规模效应对固定成本的摊薄,及品牌和研发的外部性,但全球化导致的运输费用及管理费用的增长,会限制先发者规模的无限扩张。轮胎行业后发者的后发优势显著:1)后发者多位于发展中国家,人工成本较低;2)受益于设备更新迭代,后发者制造端自动化程度更高;3)基于更高的智能制造能力,后发者往往单厂规模
4、更大、规模效应更强;4)得益于更低人工成本及更少人工数量,后发者期间费用率更低。我们认为自主头部胎企有望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优势,实现高于外资胎企的利润率、人均创收的全球持续领先,以及海外建厂数量、建厂周期的加速。从制造到品牌,自主品牌崛起。立足国内,自主品牌胎企凭借产品性能及性价比已实现总销量占比过半、配套市场渗透率近半,随自主品牌胎企出海加速及全球化建厂,有望实现需求量及品牌力共振;复盘历史,渠道布局可有效提升产品触达范围、带来需求量及品牌认知度提升,收并购亦可实现全球产能、渠道、品牌拓展,自主品牌胎企中短期目标为智能能力的全球化复制,长期目标为品牌力提升,我们看好头部胎企全球建厂的基础上,通
5、过自主整车厂、渠道布局、收并购等方式最终实现自主品牌崛起。投资建议:中国头部胎企基于优秀的产品性能,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优势,实现高智能工厂的全球化复制,有效降低关税带来的波动性,实现全球产能及销量的持续提升,并有望最终兑现品牌力。我们看好头部胎企海外扩张进入第二阶段、海外产能布局占比更高、自动化工厂建设能力更强的轮胎企业。推荐【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通用股份】,谨慎推荐【三角轮胎】、【贵州轮胎】、【浦林成山】。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全球轮胎需求不及预期、汇率波动、新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运费价格波动,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推荐 维持评级 分析师 崔琰 执业证书
6、:S0100523110002 邮箱: 分析师 刘海荣 执业证书:S0100522050001 邮箱: 分析师 白如 执业证书:S0100524080008 邮箱: 相关研究 1.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 20240825:乘用车淡季不淡 新车+半年报催化板块-2024/08/25 2.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 20240818:乘用车淡季不淡 政策+半年报催化板块-2024/08/18 3.摩托车行业系列点评七:大排量增势强劲 自主摩企成长加速-2024/08/18 4.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 20240811:享界 S9 上市 智能驾驶奇点已至-2024/08/11 5.汽车行业系列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