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超职季”招聘行业报告—行业篇(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光:“超职季”招聘行业报告—行业篇(12页).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超职季”招聘行业报告 行业篇 2020年8月 2 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 近二十年各行业飞速变革,智能化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各行业 加速迭代升级,推动就业市场稳步发展 3.8% 36.8% 59.4% 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 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地位不断提升,服务业蓬勃发展,占比约六成,未 来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服务业倾斜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同时,互联网、5G、云计算等网络技术迅猛 发展,各行
2、各业已经实现了线上化,逐步实现智能化,推动行业更新 升级,带动了就业需求增长 线下实体行业 蓬勃发展 线上互联网行业 突飞猛进 智能行业 萌芽兴起 实体化 线上化 智能化 2003年 2017年 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发布 非典疫情隔离, 线上活动流行 城镇化率增长迅猛, 消费水平快速提升 代表性行业:快消品、传统制 造业、传统制药企业 代表性企业:宝洁、沃尔玛、 辉瑞 代表性行业:手机行业、线 上招聘、移动通讯、移动购 物、新媒体 代表性企业:腾讯、阿里、 苹果、58同城、字节跳动 代表性行业:物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5G、智能制 造、云计算、智慧医疗、语 音识别 代表性企业:特斯拉、
3、华为、 科大讯飞、华大基因 近二十年来我国行业整体变迁状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极光研究院自主研究 3 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 行业招聘需求随之更新升级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注:各行业研究数据以2015年Q1为基准 0 2 4 6 8 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6亿 4亿 2亿 1.0 10.66 1.0 11.75 2015Q1 2015Q2 2015Q3 2015Q4 2016Q1 2016Q2 2
4、016Q3 2016Q4 2017Q1 2017Q2 2017Q3 2017Q4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全国互联网、AI&大数据人才需求增长趋势 AI&大数据互联网 新旧行业招聘需求逐步扭转,第三产业就业人 口比例大,新兴行业人才需求增长最为强劲 我国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吸纳我国大部分的就业人口 中国服务业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行业的诞生,带动了大量就业 需求,未来有望成为国家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举例来说,如互联 网、AI&大数据等新兴行业近几年来人才需求增长迅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
5、局 4 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 新岗位随科技发展与经济进步而诞生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2018年 智能楼宇管理师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 2019年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 2020年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 信息安全测试员 互联网营销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无人机驾驶员3D打印设备操作员 电子竞技运营师 近几年我国新增岗位 数字经济吸纳就业能力 数字经济就业岗位1.91亿个 就业占比 24.6% 数字产业化就业1220万个 产业数字化就业1.78亿个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新行业不
6、断涌现,从而催生了许多新岗 位,近年来新增的岗位有区块链应用操作员、3D打印设备操作员、信 息安全测试员等 以数字经济为例,近年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引发就业岗位的变迁, 催生灵活就业新模式,推动就业优化升级;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领 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 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产业结构的迭代 升级,创造新招聘需求,催生众多新型岗位 数据来源:58同城招聘研究院 5 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0 粤ICP备12056275号-13 小企业崛起,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主力军 100.0 136.0 142.4 110.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