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23)》解读(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23)》解读(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23)解读12024年7月03专 家 观 点报 告 背 景0102重 点 内 容目录2报告背景PART 013前言 Introduction2023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客户服务与远程银行工作委员会坚定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远程银行在“五篇大文章”中的创新实践,以金融科技为驱动,提升远程银行的战略、渠道、数据和品牌价值,充分发挥线上化、智能化、平台化优势,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前言 Introduction为全面展现2023年客服中心与
2、远程银行的发展成果,中国银行业协会编写了中国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发展报告(2023)。报告从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服务价值、拓宽数字化应用场景、强化组织建设等多个方面介绍了2023年银行业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以大量的案例展现了全行业取得的成果,为行业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报告深入调研各行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进展和亮点,及时总结良好做法,做好行业的示范带动和典型推广工作。同时,报告对城商行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赋能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农村中小银行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深化数智化服务能力建设情况也做了展示。5重点内容PART 026截至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
3、机构客服从业人员为4.17万人。截至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服全年人工处理来电7.23亿人次。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做好客户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深化服务模式与场景创新,做好养老金融和普惠金融大文章。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金融为民理念,写好养老金融、普惠金融大文章70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末,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的人工电话平均接通率达92.88%;人工电话客户满意度达99.46%,连续4年高于99%。夯实服务底座提升客户体验2023年,参与调研的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中,94%提供APP服务,86%提供微信服务,85%提供在线服务,
4、65%提供短信服务,57%提供视频服务,43%提供邮件服务,19%提供微博服务。构建场景矩阵打造服务枢纽022023年,参与调研的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均已提供适老、助老服务,72%具备自动识别老年客户的功能,60%设有老年客户直通人工服务选项,36%制定老年客户转人工优先进线策略,33%提供拥军、助残优先服务。优化服务模式做好养老金融和普惠金融大文章03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金融为民理念,写好养老金融、普惠金融大文章8二、深化金融服务,提升远程银行服务价值,助力提升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2023年,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持续加强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价值在推进财富管理工作的同时
5、,持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从制度、系统、流程、人员、码号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通过主动拓宽服务范围、输出标准化经营场景,与分行建立协同机制,持续加强远程银行“服务与赋能”的能力。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使用数字化工具丰富服务和经营场景,优化财富管理模式,并保持差异化和特色化的发展方向。92023年,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加快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同时积极落地大模型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成为银行业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典范,不断谱写数字金融大文章,助推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数据资产价值,锻造新质生产力三、加快数智化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创新应用大模型等
6、新技术丰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不断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在服务、运营、管理领域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实现服务体验更佳、运营效率更快、管理效能更高的目标。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引入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实现对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优化业务流程、实现风险防控、提升服务质量。据不完全统计,有60%建立并应用数据看板,有45%应用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8%应用了向量数据库,用于语料分析挖掘、知识库搜索、座席实时辅助等场景。2023年是大模型技术在金融业落地应用的元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9%的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开始探索应用大模型技术,主要应用在知识运营、内容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