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强-处置产能过剩下废电池回收端的现状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春强-处置产能过剩下废电池回收端的现状思考.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目录回收行业现状分析0102行业思考及建议PART 01回收行业现状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铅产业链分析 行业分析总结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实施危废名录进行修改,进一步强调固体废物收集、转移、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明确违规、违法处罚标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201699号)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93号)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20195号)废铅蓄电池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审查和许可指南(试行)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202140号)废铅蓄电池处置环节即征即退30%调整为50%,回收环节需要开具发
2、票,引入3%简易征收发票,现已全面执行。从2017年开始,回收行业形势倒逼,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继出台完善。宏观环境分析1.1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05号)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以下简称出售者)向资源回收企业销售报废产品,符合条件的资源回收企业可以向出售者开具发票。铅产业链现状分析 需求及产废端1.2近两年国内铅消费呈现温和增长,从细分市场来看,汽车起动和电动车动力仍然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合计占比超过70%。存量市场的铅酸蓄电池的替换需求远大于新装需求,高保有量的电动自行车、机动车替换需求支撑铅酸蓄电池需求整体稳定。废铅
3、蓄电池未来4年报废量预测(万吨)550560580600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中国铅酸电池产量(万千伏安时)23年铅酸电池产量约700万吨废铅蓄电池处理能力、收集能力分别达1200万吨、2000万吨,废铅蓄电池年报废量约500-600万吨,收集、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平衡,处置能力严重过剩。当前,再生铅行业呈现产能扩张,行业集中度提高,但产量增长放缓的局面。050100150200250安徽 河南 江苏 江西 内蒙 贵州 广东 湖北 宁夏 河北 浙江 重庆 山东 云南 湖南 四川 广西各省总报废量(万吨)各省处置规模(万吨)铅产业链现状分析 处置端1.3中国分地区废电池报废量与
4、处置产能中国原生铅、再生铅产量变化随着原料市场呈现供应异常紧张,废电池价格表现超出往年,加之再生铅产能快速扩张,呈现主要原材料(废电池)上涨而产品价格不涨的情况,导致再生铅生产利润小亏损。再生铅行业维持低利润率低开工率废电池价格涨幅明显铅产业链现状分析 处置端1.3回收行业网点分析废电瓶回收单位及回收量-按照区域区域回收公司数量(家)废电瓶批复回收量(万吨/年)东北184264华北127240华东446554华南144214华中158259西北104194西南115190合计12781915铅产业链现状分析 回收端1.4全国目前共计1200余家持证回收公司,回收资质多、批复回收量远超实际产废量
5、、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存在,回收端的恶性竞争已传导至处置端,形成了层层压缩利润的局面。处置企业回收商贩产废单位回收公司废电池废电池废电池铅产业链现状分析 回收端(回收模式)1.4支付货款支付货款支付货款开具发票贸易平台回收商贩产废单位回收公司废电池废电池废电池支付货款支付货款支付货款开具发票处置企业支付货款废电池全国废铅蓄电池回收行业现状1.非法回收(黄牛)无资质、无审批、无税收,成本低2.正规回收证照齐全,费用投入大,税负高3.正规回收运营成本高,跨省手续办理难,转移联单缺失,风险管控难度加大铅产业链现状分析 回收端现状1.44.回收公司及个体回收商贩不断恶性竞争,导致利润不断压缩5.回收
6、公司获取非法票源,并向处置企业开具13%发票,导致回收公司和处置企业均有涉税虚开风险。趋势:建立“互联网+”回收体系,应用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资源打通终端、回收、处置,形成产业链闭环,打造新型数字化回收平台,有助于缓解行业问题完善税收政策,解决再生资源企业“源头发票”问题改善供需不均格局,缓解废电池原料供给压力行业分析总结1.5现状:我国再生铅行业供需不平衡、回收不规范、管理难度大、政策不健全的特性仍将持续加强战略性资源把控,形成核心资源循环,打造核心竞争力PART 02行业思考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VS1、部分市场我司未自建集中点,联单开具受限制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