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轩-20240504新型储能政策分析-定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志轩-20240504新型储能政策分析-定稿.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王志轩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 副主任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委员(2024年5月)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政策分析2一、电力系统新型储能定位二、新型储能政策要点分析三、建议(对政策及企业)3储能新型储能新型储能(以输出电力为主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能技术)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具备条件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独立储能电站电站自用新型储能抽水蓄能抽水蓄能 调峰调峰 调频调频 调压调压 备用备用 黑启动黑启动 惯量响应等惯量响应等发电企业、用户等联合运行,由发电企业、用户等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控制的新型储能.主要包括:未独立运行的新能源配建储能 与火电联合调频储能
2、 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的用户侧储能等2024.4.2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2426号一、电力系统中新型储能定位1、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分类分类42、新型储能在新型、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电力系统中功能系统中功能2023年7月1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习近平强调:第二次会议。习近平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对新型电力系统“二十字方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二十字方针”的理
3、解的理解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功能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功能1 1、为“灵活智能”的电力系统、为“灵活智能”的电力系统提供提供技术及装备支撑技术及装备支撑2 2、改善改善新能源场站出力新能源场站出力特性特性3 3、智能微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的重、智能微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型电力系统相关)要组成部分(与新型电力系统相关)5用户电网电源用户电网电源传统的电网、电源与用户的关系网源(灵活性电源,有源储能)可调节的水电燃气轮机发电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光热发电抽水蓄能新能源配储能源基地配储网源荷融合协同(共享储能)各种储能协同可中断前负荷、虚拟电厂战略备的煤电机组等综合能源服务网荷调节
4、(独立储能)电力需求响应储热(冷)高载电(能)产业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热电结合)其它,如超级电容离网分布式电源 绿电再转换系统(制氢、氨合成燃料)构网型储能技术(智能微电网)发输变配用储发输变配用政策和技术环境 统一规划-体系规划 多层协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系统成本约束电价形成机制 行业之间高度融合 数字化智能化支撑3、新型、新型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中储能特点储能特点注:形成于2018年,2019年1月2日中国能源报告发表,核心是几个重合区的关系,就是储能发挥作用的空间,且相互之间具有替代性。2024年5月10日进行较大调整,按有源、独立、共享、构网型智能微网、绿电再转换系统
5、划分。6一次能源系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当前及近1020年,能源安全、稳定的主体,严格合理控制发展,安全底线下逐步被替代传统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水电核电):清洁低碳安全稳定的重要能源,积极有序安全绿色、因地制宜、高效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引擎,逐步成为能源主体,大力有序发展绿电再转换系统(电基能源及产品):近零边际成本的可再生电能生产的气态、液态或固态能源或产品的技术系统。电基能源及产品在不来有可能占到一次绿电电能消费的三分之一,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和能源深刻变革的基本标志!新型能源体系|能源智能互联网框架绿电再转换系统新型能源气象预测系统:以预测新
6、能源出力为主要目的新型气象预测系统将成为新型能源系统电力系统(能源智能互联网)的重要组成4、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中系统中的位置的位置新型电力系统电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形成多元、高效、灵活、低碳/近零碳/零碳/负碳的分散式/集群式/互济式电源系统电网:设备可靠、布局合理、源网配套,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大电网与分布式微网相结合,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储能:传统与新型、功率与能量、电化学与物理、移动与固定、独立与共享等安全可控经济环境友好的设备与系统负荷:由有序用电的需求侧管理,到推进重点负荷虚拟电厂需求响应,到高度市场化智能化的源网荷储供需耦合机制新型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