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2020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新形态、新模式、新趋势(8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2020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新形态、新模式、新趋势(87页).pdf(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经济就业发展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新新形态、形态、新新模式、模式、新趋势新趋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政策与经济研究所 20202020 年年 7 7 月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本报告版权属于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政策与经济研究 所所,并受法律保护,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本报告报告 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政策 与经济研究所与经济研究所”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违反上述声明者,
2、本院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责任。 前前 言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2018 年中 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做好稳就业、稳 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 境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其中“稳就业”居于首位。2020 年政 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 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 努力稳定现有就业, 积极增加新的就业, 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 。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政策精神,积极化 解数字经济就业挑战,努力发掘数字经济就业新增长点,做大做强数 字经济。 伴随着数字经济
3、蓬勃发展态势,数字经济就业呈现新的特征:一 是岗位需求多元化, 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 数字经济就业的低、 中、 高学历岗位分布均衡,部分岗位对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较为宽松,对 于降低入职与转行门槛,提供相对公平的就业机会,吸纳广泛就业群 体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就业薪资水平较高,人才吸引能力强。数字经 济就业平均薪酬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人才吸引力;教育回报较高, 人才积累和素质提升的激励作用显著。三是工作方式灵活化,兼职岗 位需求旺盛。数字经济兼职岗位招聘人数众多,兼职薪资支付方式以 计件计时为主,凸显岗位灵活性特征。 数字经济就业关注度持续上升,就业吸纳能力持续增加,引领就 业新趋势。从市场关注
4、度来看,新型岗位大量涌现,岗位类别呈现多 样化,高端技术岗位人才仍稀缺;岗位要求兼顾硬实力和软实力,对 从业者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劳动者权益词频量高,部分岗位强调性别 平等。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经济就业推动形成就业新趋势,实现从 固定就业到弹性就业,从传统就业到新兴就业,从雇用就业到灵活就 业,从专业型就业到复合型就业的特点。从就业吸纳能力来看,数字 经济就业对于协助妇女、下岗职工、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就 业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我国数字经济就业风险与机遇并存。数字经济就业仍需解决 经济放缓导致就业市场需求缩减、区域分布的马太效应
5、显著、就业岗 位呈现两极分化等困难。同时,也需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动就业的 优势,派生大量新职业,催生就业新渠道,激发远程办公需求,优化 线上就业服务,实现就业规模增长、就业环境优化、就业效率提升。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就业将呈现出新型就业统计体系逐步完善、 就业服务持续优化、数字鸿沟逐步弥合、灵活就业生态持续优化等特 征。亟待在监测平台建设、技能培训优化、人才体系管理、新型劳动 关系探索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推动数字经济就业平稳发展,实现稳 就业和保就业的宏观目标。 目目 录录 一、数字经济就业情况概述. 1 (一)数字经济就业内涵界定 . 1 (二)数字经济就业发展特征 . 3 二、数字经济就
6、业重点领域分析. 8 (一)数字经济岗位市场需求分析 . 9 (二) 数字经济引领就业新趋势 . 13 (三)数字经济带动特殊群体就业 . 21 三、数字经济就业机遇与挑战. 27 (一)机遇:数字经济带动就业新机遇 . 27 (二)挑战:数字经济就业面临的困难 . 30 四、数字经济就业发展建议与展望. 36 (一)数字经济就业发展建议 . 37 (二)数字经济就业趋势展望 . 38 附录 1 就业分类表. 41 附录 2 数字经济就业数据库说明. 47 附录 3 词频分析操作细节. 48 附录 4 各省数字经济就业图谱. 50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招聘信息学历要求占比 . 4 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