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温控行业深度报告:储能温控乘风而起液冷技术锋芒显现-240617(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能温控行业深度报告:储能温控乘风而起液冷技术锋芒显现-240617(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通用设备 1/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通用设备 报告日期:2024 年 06 月 17 日 储能温控乘风而起,液冷技术锋芒显现储能温控乘风而起,液冷技术锋芒显现 储能温控储能温控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温控温控对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对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性和系统寿命保障性和系统寿命保障至关重要至关重要 随着储能电站规模逐渐增长,储能安全逐渐引起政府和电站投资运营方重视。锂电池热失控是影响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储能温控保障储能系统处于最佳运行温度区间,是储能系统安全性保障的关键一环。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
2、从政策层面明确要求强化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管理。同时,电芯一致性变差将严重影响储能系统寿命,储能温控有助于维持电芯之间温差处于合理区间,进而提升储能系统性能。液冷液冷较风冷性能更优,已成为储能温控主要应用路线较风冷性能更优,已成为储能温控主要应用路线 储能温控技术包括风冷、液冷、热管冷却和相变冷却四种。液冷相比风冷散热效率更高,功耗更少,并使得电芯之间温差更小。经实证项目测算,液冷温控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更高。随着储能项目规模不断增大,且电芯单体容量增长趋势显著,超 300Ah 的大电芯产品陆续推出,储能系统对于温控产品的散热效率和温差控制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具备更高性能的液冷更加匹配下游需求。
3、目前液冷已成为储能温控的主要应用技术路线,这一点从主流储能系统集成商密集推出液冷储能系统产品也得以体现。我们预计 2025 年全球储能温控市场空间达 126.78亿元,全球液冷温控市场规模为 120.10 亿元,2023-2026 年 CAGR 为 60.37%。温控产品技术同源,下游延展应用广泛温控产品技术同源,下游延展应用广泛 除储能温控以外,温控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激光设备、半导体器件制造设备、数据中心等领域。1)工业装备:)工业装备:国内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稳健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 2022-2027 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 CAGR 达 5%;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预计 2024
4、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1121 亿元,同比增长约12.78%。2)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碳减排压力下,数据中心 PUE 要求不断提升,液冷技术相比风冷可有效节能且具备更高安全性,有望持续提升渗透率。根据 IDC 预计,2023 全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 15.5 亿美元,2023-2028 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5.8%。定制化能力定制化能力重要性凸显重要性凸显,头部企业优势显著,头部企业优势显著 温控领域技术同源特征显著,目前切入储能温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数据中心温控企业、工业冷却设备企业和汽车温控企业等,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主要为英维克、同飞股份、申菱环
5、境、高澜股份、朗进科技五家头部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从竞争要素来看,储能温控系统定制化属性较强,面对不同的客户和应用场景环境,研发能力和产品方案设计能力强、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将脱颖而出。目前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商纷纷进行全球化布局以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因此具备主流集成商覆盖基础、产品认证齐全具备出海能力的温控企业也将胜出。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具备产品规模交付能力和经验、具备主流集成商客户覆盖基础、研发和定制化能力强、成本控制能力强、出海能力强的储能温控厂商:英维克、同飞股份、申菱环境、高澜股份、朗进科技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储能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液冷温控
6、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评级行业评级:看好看好(维持维持)分析师:张雷分析师:张雷 执业证书号:S1230521120004 分析师:陈明雨分析师:陈明雨 执业证书号:S1230522040003 研究助理:曹宇研究助理:曹宇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提速,降本增效性价比拐点已至 2024.03.21 2 中央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期待通用设备更换需求提升 2024.03.05 3 周期复苏、国产替代、新领域应用 2023.11.26 行业深度 2/3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1 温控为储能系统安全守门员,主动调节温度保障高性能温控为储能系统安全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