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2023上海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3页).pdf

上传人: 新** 编号:164828 2024-06-12 23页 10.99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储能的概念分类、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外发展格局以及上海新型储能产业全景扫描。新型储能技术总体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两大类,其中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技术上处于不同路线百花齐放的阶段,技术创新迭代加速,应用场景逐步打开,长时储能需求增长,而储能安全仍是行业发展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全球新型储能发展格局方面,美国在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在氢能方面领先,欧洲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领先,中国在锂电池储能、液流电池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上海新型储能产业全景扫描方面,上海拥有丰富的研发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产业基础也比较扎实,在新能源动力电池、能源系统集成管理以及芯片、软件信息、专业服务等跨界融合方面优势明显。上海在新型储能各个技术路线均集聚了一批企业,并在积极寻求各领域的技术创新突破。上海各区也在陆续推动一些储能示范项目,布局一些储能应用示范场景,为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与建议方面,上海应加快集聚一批具有技术和市场前景的领军企业,攻克一批储能核心技术,推动一批储能示范应用场景,打造储能总部集聚区、技术创新策源地、系统集成应用高地和场景示范高地,加快建设世界级储能产业集群、国家级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引领未来能源变革的先行者和主力军。
储能技术如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新型储能技术有哪些应用场景? 上海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