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智慧建筑联盟: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发展白皮书2024(运行管理篇)(1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智慧建筑联盟: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发展白皮书2024(运行管理篇)(148页).pdf(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 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发展白皮书 2024(运行管理篇)Low-Carbon Smart Buil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te Paper 2024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hapter)2024 年 5 月 1 低碳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介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数字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发展规划,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2、联盟的倡议,进一步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化”与“数字智慧化”两化深度融合,并为低碳智慧建筑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创新合作平台。在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网的指导下,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二十余家产业知名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于 2023 年 4 月正式缔约成立了“低碳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的目标是成为低碳智慧建筑产业国家级智库以及国内一流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联盟是由致力于推进我国低碳智慧建筑及园区应用技术、标准和软件协调配套发展,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标准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机构自愿组成,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低
3、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合作组织。1 指导委员会 王清勤、林波荣、李丛笑、李百战、冯国会、朱能、杨建荣、于兵、李楠、狄彦强 编写组成员 李晋秋、徐思婷、刘魁星、窦强、喻伟、张伟荣、应小宇、耿阳、沈启、谭杨 杜晨秋、白一飞、赵雪园、刘哲、王欣、石轶趺、游伟洁、袁灿 主编单位 低碳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参编单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博锐尚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浙大城市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云栋科技有限公
4、司 鸣谢支持 1 合作联系 低碳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 版权声明 本研究报告版权属于低碳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免责申明 本白皮书呈现内容仅供行业参考,报告内容不代表任何出版方意见或建议,主编单位不对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本白皮书基础上做出的行为承担责任。1 报告摘要 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发展白皮书 2024(运行管理篇)深入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建筑行业向低碳化、智慧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报告指出,低碳智慧建筑结合了低碳建筑和智慧建筑的优势,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手段
5、,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报告首先强调了低碳智慧建筑的概念内涵,提出了这一概念在建筑材料选择、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以及拆除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报告进一步分析了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在运管阶段的应用现状及挑战,包括数据不准确、能耗管理效果差、智慧运维系统安全性不健全以及技术成熟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建筑运维相关标准梳理方面,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在建筑智能化运维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并指出现有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报告深入探讨了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层面的集成与优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数据获取与处理、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以及政
6、策与法规层面的支持与制定、标准规范的完善、碳排放核算与交易机制等挑战。同时,报告也提出了市场与投资层面的问题,如投资回报周期长、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融资渠道有限等,并强调了人才培养与交流层面的挑战。报告展望了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在运管阶段的创新方向,重点讨论了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能源微网技术以及大模型技术在建筑运维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报告强调了这些技术在提升建筑能效、优化能源管理、增强安全性和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潜力。最后,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与建议,包括加强政策支持与标准引导、1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广示范工程与应用、培育专业人才与团队等,以促进低碳智慧建筑技术创新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