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行业深度:市场空间、发展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40520(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DC行业深度:市场空间、发展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40520(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34 2024 年年 5 月月 20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ADC行业行业深度:深度:市场空间市场空间、发展趋势发展趋势、产业产业链链及及相关公司相关公司深度梳理深度梳理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继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之后,人们对抗恶性肿瘤的新的有效手段。因靶向性高和治疗窗口广的特点,ADC 正在开启广谱抗肿瘤模式,有望引领精准化疗新时代。围绕 ADC 行业,下面我们从其作用机理、发展历程、治疗优势等方面入手,了解该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我国发展现状、近些年发展的市场空间,并对其产业链及相
2、关公司进行梳理,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方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目录目录 一、概述.1 二、驱动因素.4 三、我国发展现状.9 四、市场空间.13 五、产业链及研发壁垒.17 六、相关公司.17 七、发展趋势.30 八、参考研报.34 一、概述一、概述 1.ADC 药物概念药物概念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即抗体-药物偶联物,是一类新兴的高效药物,是化学疗法和免疫疗法的完美结合;属于一类新的治疗肿瘤、传染病和免疫疾病的生物治疗用药,它由三种不同的成分组成:负责选择性识别癌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负责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有效载荷,以及连接抗体和有效载荷的连接子:针对癌
3、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Antibody):可以特异性的靶向特定抗原,该抗原在肿瘤细胞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或低表达。而且应具有和其他组织细胞最低的非特异结合活性。可使细胞毒素共价附着在抗体上的连接子(Linker):作为 ADC 药物的桥梁,通过可切割或不可切割的连接物与抗体连接,需要精妙设计,既需要具有稳定性,防止生理状态下的断链,又要具有在特定的部位,比如肿瘤细胞释放的特征。2/34 2024 年年 5 月月 20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高效的细胞毒性药物(小分子,Drug):应具有高细胞毒性和低免疫原性的特征。而且还需要具有和连接子连接的活性基团以及明确的作用机
4、理。2.作用作用机理机理 ADC 药物进入体内后,先通过抗体部分精准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识别后通过内吞作用整体进入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内,可裂解连接子可以在特定的 pH 值、蛋白酶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下裂解释放最终的有效荷载(payload)。而不可裂解的连接子则可以在溶酶体内消化抗体结构,以释放payload,最终杀死细胞。由于部分 payload 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微环境中,对于相邻的细胞进行杀伤,也就是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在旁观者效应的帮助下,即使部分癌细胞表面没有足够的可识别抗原,也依然可以被杀伤,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作用。3.发展历程发展历
5、程 3/34 2024 年年 5 月月 20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ADC 药物发展历史已经长达百年,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1910 年 Paul Enrich 首次提出“魔法子弹”的概念,也是 ADC 药物概念的前身,然而由于技术的不成熟,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1967 年,ADC概念首次被提出,随着后续杂交瘤技术的开发、单抗人源化改造技术的成熟等,2000 年,第一个 ADC新药 Mylotarg 获批上市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 Mylotarg 属于第一代 ADC 药物,稳定性差且毒性较高,因此,2010 年由于严重的副作用退市。ADC 药物研发也陷入了沉寂期
6、。2011 年后,随着 Adcetris、Kadcyla 上市,药品销售规模不断走高,ADC 药物又引发了业内的兴趣。而随着第三代 ADC 技术的成熟,ADC 迎来了上市高峰期,2019-2022年间又有 10 个 ADC 新药上市销售。而现在,随着 ADC 技术的成熟,上百种 ADC 药物已经处在临床研发阶段。全球共有 15 个 ADC 药品获批上市,但商业化/验证性临床不顺,已有两个产品撤市。截至目前,全球共有 15 个 ADC 药物获批上市。包括 14 个新药和 1 个生物类似物。获批上市的 ADC 药物中,80%的产品都是在美国首发上市。在已上市的药物中,阿斯利康的 CD22ADC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