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42页).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4年4月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波士顿咨询公司与B Capital联合研究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目录1.内容概览 12.合成生物学概况和发展前景 22.1 合成生物学定义、发展历史和布局意义 22.2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和底层技术 42.3 合成生物学子行业、企业分类 42.4 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 93.全球和中国合成生物学细分市场 113.1 上游:使能技术平台 113.2 中游:平台赋能型公司 123.3 下游:按产品类型划分 154.中外产业生态对标 324.1 国家和地方政策 324.2 产业集群、产业园 334.3 科研机构 344.4 资本投入 354.5 行业协会
2、37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波士顿咨询公司B Capital11.内容概览合成生物学是一项基于工程化理念的跨学科领域,结合多学科知识,为改造和创造人造生命体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自21世纪初问世以来,合成生物学经历了DNA工程、生物分子工程、宿主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方向的技术突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高度体系化的学科。从广义的产业分类而言,合成生物学产业可被界定为以生物基材料替代化石基材料、以生物技术路线替代传统化工技术路线的科技产业。在双碳减排成为产业发展主旋律的当下,发展好合成生物学具备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合成生物学产业链环环相扣,上游企业聚焦于使能技术开发
3、,中游企业提供赋能型技术平台,下游企业则为各垂直行业带来创新产品。本报告根据需求量和单位价值两个维度将终端产品归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市场需求量少、单位价值高的产品(例如创新药),第二类为市场需求量中、单位价值中的产品(例如农业、食品相关产品、精细化学品),第三类为市场需求量大、单位价值低的产品(例如大宗化学品、生物能源)。基于对国际及国内行业洞察,本报告对终端产品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了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农业、食品与营养、消费个护、高性能材料、大宗化学品、生物能源等方向的应用,并对各细分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切实地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人们可
4、享有更加美味人道的食物、功效新颖的个人护理用品、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生产中,各企业可获取更加经济环保的原材料、更加可持续的能源,并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产品来颠覆全球供给格局。相对于发达市场,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政策对于合成生物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主要省份均在加紧布局合成生物学产业集群,科研院所的发展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吸引了大量国际及国内资本对于本赛道的关注,而资本的注入正不断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进程。合成生物学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行业风口,更是中国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的契机。在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的支持下,BCG与B Ca
5、pital联合推出本报告,旨在总结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 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波士顿咨询公司B Capital2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白皮书20242.合成生物学概况和发展前景2.1 合成生物学定义、发展历史和布局意义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基于工程化的设计理念,结合生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工程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等交叉学科技术,旨在改造或创造人造生命体系的新兴学科,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两个层面均具备全面颠覆现有格局的潜力(参阅图1)。定义:采用工程化的设计理念,改造或创造超越自然功能的人造生命体系(狭义)或功能系统(广义)狭义两
6、大方向:Top-down:应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等技术,将全新功能引入活细胞等生命体;也包括在此基础上设计组装的生物非生物混合系统 “改造生命”Bottom-up:体外合成全新生命系统,如人工细胞等 “创造生命”广义边界拓展:任何对生命有机体关键要素的创新应用,如酶催化合成、无细胞合成、DNA存储等DBTL循环生物分子工程:生物元件设计和优化、基因线路设计等DNA工程:基因合成、基因(组)编辑等宿主工程:基因/转录/蛋白/代谢多组学品系特征分析、菌株改造计算机和数据科学:数据分析、基因回路设计、虚拟细胞建模、仿真测试等 两大角度:改变生产方式(new process)开发全新产品(new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