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告1: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模式经验分享-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尚德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报告1: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模式经验分享-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尚德磊.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模式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模式经验分享经验分享北京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委员会2022023 3年年1212月月37815993192841777812220143209835建筑垃圾近年北京市建筑垃圾产生量(单位:万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产生量激增行业现状产生产生建筑垃圾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5 5类,“十四五”期间,产生量维持高位,年产生量约年产生量约1.31.3亿吨左右。亿吨左右。运输运输目前全市注册车辆近注册车辆近1.1.5 5万台,运输企业万台,运输企业19001900余家余家
2、。消纳消纳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包括:固定式资源化处置工厂、临时性资源化处置设施,其中固定式资源化处置工厂固定式资源化处置工厂4 4处、在建处、在建2 2处,处,临时性资临时性资源化处置设施源化处置设施8080处处。利用利用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可以通过回填、绿化等方式直接利用,全市共有弃土利用点约利用点约200200个,个,直接利用土方直接利用土方50005000万吨以上万吨以上。其余建筑垃圾可加工为再生建材回用到各类工程,20232023年生产各类再生年生产各类再生建材建材38003800万吨、销售万吨、销售19001900万吨左右万吨左右。3乱倒乱卸现场频发处置水平参差不齐挑食现象严重消 纳 方
3、 面加工能力有待提升推广使用措施需要加强再生产品“出口”销售不畅利 用 方 面建设单位责任没有压实分类处置要求没有落地雇佣非法车辆运输源 头 方 面从业企业小散乱黑车经营现象突出道路遗撒严重运 输 方 面各环节问题全程监管精准排放规范运输分类处置高效利用在“产、运、消、利”全链条实施统筹规划、属地负责、政府主导、社会社会主责、分类处置和全程监管主责、分类处置和全程监管的治理模式,构建“政府管企业、上游管下游、企业管人员”逐级负责的监管体系。治理思路(一)在产生环节明确分类要求工程类型经费来源违法建设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置由各级支付(标准不高于45元/吨)土地开发建筑拆除垃圾处置由土地整理储备部
4、门纳入土地开发成本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置由项目建设成本中列支居民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置由个人承担明确处置经费(二)在运输环节运输许可要求运输单位应当取得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安装具备定位和称重功能的车载监控终端并取得建筑垃圾准运许可(第18条)运输行为要求运输中应当采取措施防止运输车辆遗撒、泄漏建筑垃圾,不得与其他垃圾混装混运。(第19条第1款)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发现交运的建筑垃圾与其他垃圾混运的,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有权拒绝运输,并应当立即向城管执法部门报告(第19条第3款)措施内容适用文件发文部门实施时间实施运输企业许可制从业车辆必须为企业自有、
5、必须具备固定办公和车辆停放场所,并取得城市管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从事生活垃圾经营清扫收集运输服务许可市城市管理委2020年修订实施运输车辆许可制车辆符合地方标准,一车一证。有效期一年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准运许可市城市管理委2020年修订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实施行政许可管理运输企业风险评价信用监管等级信用分值准运证件有效期风险类别A级751-100012-24个月低风险B级501-75012-18个月风险一般C级201-50012-15个月风险较高D级0-2006-12个月风险高新标准车辆外观设计运输车辆“六统一”(三)在处置环节处置环节监管固定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厂(4处)1.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设置
6、许可2.双向称重系统3.运输车辆识别4.扬尘污染实时监控装置5.建 筑垃 圾接 收 量、处置 量及 再 生产 品生 产 供应 等数 据实 时传 输至 本市 建筑 垃圾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筑垃圾简易填埋场(已全部关停)临时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80处)弃土需求点、临时贮存点(若干)静态数据:建筑垃圾消纳场设置许可、名称、地点、区、企业信息、统一社会信用号码、负责人、联系方式、垃圾处置种类、垃圾处理量、产线信息动态数据:双向称重数据、车牌识别数据、电子运单数据。黑车治理利用处置场所工地的车牌识别系统识别进出垃圾运输车辆与系统内备案车辆进行比对找出非系统内车辆或者与处置方案不符的车辆遗撒治理 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