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专题报告1: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模式经验分享-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尚德磊.pdf

上传人: 张** 编号:159544 2024-04-05 26页 1,015.93K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北京市建筑垃圾治理模式经验分享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23年12月。北京市建筑垃圾产生量近年激增,2016年至2022年产生量分别为:2016年1.3亿吨,2017年1.3亿吨,2018年1.3亿吨,2019年1.3亿吨,2020年1.3亿吨,2021年1.3亿吨,2022年1.3亿吨。运输方面,全市注册车辆近1.5万台,运输企业1900余家。消纳方面,固定式资源化处置工厂4处,在建2处,临时性资源化处置设施80处。利用方面,全市共有弃土利用点约200个,直接利用土方5000万吨以上。其余建筑垃圾可加工为再生建材回用到各类工程,2023年生产各类再生建材3800万吨、销售1900万吨左右。北京市实施统筹规划、属地负责、政府主导、社会主责、分类处置和全程监管的治理模式,构建“政府管企业、上游管下游、企业管人员”逐级负责的监管体系。实施运输企业许可制、车辆许可制,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实施行政许可管理,运输企业风险评价信用监管等级分为四个级别。监管方面,实施许可信息、消纳总量、消纳种类、扬尘监管、堆料区是否合理、车辆违规、台账、日常检查、违规移送、违规查处。科技赋能方面,实施卫星监测机制、工地视频监控平台、车辆监控系统、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信息平台。打击垃圾非法中转倾倒行为,今年共侦破垃圾非法中转倾倒案件26起,作拘留以上人员82,其中刑事拘留38人、行政拘留44人。
北京市如何应对建筑垃圾产生量激增? 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在北京面临哪些挑战? 北京市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