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行业:两轮系列之全地形车赛道情况梳理及投资机遇-240328(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车行业:两轮系列之全地形车赛道情况梳理及投资机遇-240328(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两轮系列之全地形车赛道情况梳理及投资机遇涛涛涛涛/春风春风2024/3/28证券分析师:刘洁冰电话:19521279561执业证号:S119052309000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守正守正 出奇出奇 宁静宁静 致远致远概要2 在两轮系列的第一篇报告中,我们对道路电动两轮车的市场机遇进行研判,一是新国标带来的替换需求已近尾声,本土增长在于技术驱动下的新品迭代和对更多低线城市需求的挖掘,利好具备渠道优势的传统龙头,二是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并论述我国品牌在东南亚的出海可行性和竞争力;经过一年的市场验证,我们的判断基本兑现,格局进一步清晰后,龙头竞争的
2、重要抓手就在于出海拓展和研发推新兼降本。基于此,本文尝试在传统两轮品类之外,发掘更多以出海模式为主的细分赛道机遇,把握相关标的的投资机会。全地形车九成出口,全球规模预计全地形车九成出口,全球规模预计100100-110110万台。万台。我国的全地形车属于明显的出口型行业,本土产能超九成出口,七成流向欧美,国内相关消费起步晚、需求少;全球规模来看,根据Polaris年报,自2005年以138万台销量达峰之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销量降至最低谷的67万台,近年来逐渐恢复至100万台附近,2023年销量约96万台,我们认为,全地形车单价昂贵,有特定核心受众人群,不属于价格敏感型产品,只有在
3、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幅度经济环境波动时才会出现明显的需求变动,2021年疫情也属于这种情况,但由于娱乐替代和社交距离的双重限制,反而对全地形车行业产生正面影响,我们判断,疫情刺激了潜在需求的出现,尽管疫情后销量表现有所消退,但行业缓慢增长的趋势不变,预计未来三年销量在100-110万台之间,更长期中,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娱乐需求多元化、产品性能体验提升等因素,行业的全球销量有望向峰值附近靠拢,达到130万台水平。本土厂商的机会一是新兴市场潜在需求释放,二是借助性价比优势对老牌份额的替代。本土厂商的机会一是新兴市场潜在需求释放,二是借助性价比优势对老牌份额的替代。全球主要产能源于美日系厂商,
4、北美占比超5成,日系约3成;根据海关统计,中国全地形车每年出口量的3-4成是到欧洲,北美市场的出口占比从2020年的44%降至2023年的28%,导致欧美合计占比从2020年的78%降至2023年的66%,出口美国的份额主要转移到了东南亚如越南、泰国,以及南美如墨西哥等地,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持续降低,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新兴市场的需求逐渐释放出来,相较老牌巨头扎根的欧美核心市场而言,这对我国厂商而言是潜在的机会。我们统计销量较高的春风动力、华洋赛车、涛涛车业和林海股份,2021-2022年4家合计约在30-40万台出口量,规模增速较高,且集中度也较高,本土龙头在欧美市场探索多年,目前春风动力全地
5、形车在欧洲已经做到份额第一,产品性能和研发基本可与海外老牌厂商并肩,同时,本土厂商单价只有海外类似产品的1/3-1/2,且整体毛利率略高一筹,我们认为,在接下来进一步拓张全球份额、发展自主品牌方面,借助性价比优势和本地化的仓储营销,不断增加渠道渗透,本土厂商有望持续对老牌的部分份额进行替代,从而保持收入规模的成长。推荐标的:推荐标的:春风动力:春风动力:核心业务聚焦ORV非道路品类,不断精进产品性能,强化品牌认知度,拓增海外渠道和市场,对标产品相较于海外老牌极具性价比,具有较大的品牌替代能力和单价提升空间,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收入增长和盈利成长潜力,估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增长12.17
6、%、19.70%、18.54%至128/153/181亿元,归母净利润12/14/19亿元,摊薄EPS为6.80/9.60/12.3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11/8倍。涛涛车业:涛涛车业:海外主要市场的不良因素已经基本消除,公司会在核心业务业绩反弹的情况下,借助原有的合作资源及渠道基础,进一步拓展大容量ATV/UTV、E-BIKE、电动休闲车三大新品类,作为成长的第二曲线。我们估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增长20.6%、25.03%、23.14%至21/27/33亿元,归母净利润2.73/3.52/4.60亿元,摊薄EPS为2.49/3.22/4.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