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烧了一千万终于想明白了? —— 设计稿转代码的路为什么这么难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帆《烧了一千万终于想明白了? —— 设计稿转代码的路为什么这么难走》.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烧了一千万,终于想明白了?设计稿转代码的路为什么这么难走CODE.FUN 创始人杨帆 DanneyYang自我介绍00About me杨帆 Danney YangCODE.FUN 创始人前腾讯 PC QQ 团队高级工程师、Win8QQ Team Leader,TGO 鲲鹏会成员技术狂热爱好者,九零年代开始接触互联网和编程,曾为 Palm 智能机开发过多款热门 App2011 年曾在团队内部主导 PC QQ Web 化技术的探索2017 年正式开始创业,希望通过 AI、编译器等相关技术,在跨平台、代码生成器、低代码等多种解决方案的融合下,打造下一代软件工程解决方案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设计稿转代码
2、工具https:/code.fun2023 年当前 D2C 的行业现状01D2C 工具在产研团队落地的状况u以前用过的,后来也不用了u部分团队尝试基于原始数据,进行过二次开发u有些团队宁愿自己做,也不愿意用成熟的产品各路友商的状况带头大哥的状况D2C 工具在产研团队落地的状况为何无法“飞入百姓寻常家”?02技术性问题u脏数据问题u分组问题 u布局问题u组件化难题噪元素动清理 脏数据清理脏数据清理图标合并不居中左右白边不相等ListItem 间距不相等脏数据清理像素误差自动消除?矢量图形解析(5%)?AI 智能推算(90%+)(大大小小共有上百个算法)?多平台输出(1%)研发工作量分布算法成熟度
3、不足,扭曲了产品的设计u算法成熟度不足,导致认知成本极高u扭曲的产品设计u人性的挑战,工作量到底归谁?推广的挑战u内部团队推广u外部推广 u开源终极问题:成本挑战u做一个 D2C 到底要花多少钱?u我是一个 CTO,我要投入研发一个 D2C 工具吗?从算法走向产品CODE.FUN 的商业化之路03启动内测2020.62020.9关闭内测,回炉重来2020.11团队经历了离职潮2021.7全网正式上线2022.3-6算法全新升级2019.9写下第一行代码2022.8正式启动商业化CODE.FUN 匍匐前进的日子典型用户活跃模型但是 ROI 依然难以计算非常艰难的转型CODE.FUN 的商业化转型SAAS 客户KA 客户生产力工具服务大模型时代,寻找新的“共识”04什么是新的共识?1.目标就像大象,创新更是在盲人摸象2.如果只提目标,那大家摸到部位大概率不一样3.共识就是要让大家所看、所想、和最终完成的东西尽可能一致什么是共识?几大灵魂拷问uD2C 会被 GPT 取代吗?u图像转代码和设计稿转代码有什么本质的区别?u除了D2C、拖拽,我们还能做什么?Q&A谢 谢 观 看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