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54页).pdf(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 2024年3月 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数字包容发展研究报告 (2 202024 4 年)年)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前 言言当前,数字技术和产业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提供了强有力的底层驱动力。但是,数字技术在创造巨大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包容发展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社会的不平等。如何建设一个更加平等、普惠、包容的数字世界,越来越成为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2016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2017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指出,我们要把提升包容性置于更突出位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和就业的关系,重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让更
3、多人共享发展成果。2022 年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提出,各国应该携手推动数字时代互联互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和素养,尤其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融入数字化浪潮,努力消除数字鸿沟。202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致辞中强调,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本报告旨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字包容(Digital Inclusion)的概念内涵、全球困境、中国实践以及推进策略等进行分析总结,推动形成对数字包容的广泛共识。报告主要观点包括:数字包容是对原有相关概
4、念的整合和升华。数字包容概念是结合数字鸿沟、包容性发展等概念提炼发展而来的。数字包容更加关心如何采取行动影响技术应用效果、更具实践意义,更加关注人们应用数字技术、参与数字生活的结果。数字包容的本质是数字化技术-经济范式两面性的体现。数字化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相比以往更为迅速,其带来的偏向性也更加明显和激烈。未来,在充分发挥技术赋能作用的同时,也需要新的理念和制度安排,克服技术扩散中产生的偏向性。数字包容在全球推进面临困境,中国方案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全球来看,各国数字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数字时代的“南北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或将更加悬殊。相比之下,中国构建了一整套推动实现数字包容的“中国方案”,
5、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把握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推动数字化红利普惠共享提供了有益参考。数字包容不会自发实现,需要积极开展实践。当前,数字包容仍处于发展初期,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各类主体结合各领域实际特点和需求,瞄准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推进机制、探索实施方式、积极筹措资源、明确发展路径。本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大力支持,包括华为 TECH4ALL 数字包容项目办公室、华润智能与数字化部、腾讯研究院、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等,在此一并致谢。研究报告仍有诸多不足,望请各界批评指正、共同探索。目目 录录 一、数字包容概念的源起和意义.1(一)源起:数字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6、的最大变量.1(二)概念:减少数字时代不平等的一种理念和安排.3(三)意义:推动数字红利普惠共享的关键举措.6 二、推动数字包容的全球困境与中国实践进展.9(一)技术-经济范式视角下数字包容的本质特征.9(二)部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在数字时代掉队风险.12(三)中国数字包容实践探索取得积极进展.15 三、践行数字包容的典型案例.22(一)青椒计划:以“互联网+”赋能乡村青年教师全面发展.22(二)小修补大民生:腾讯推出“小修小补”便民地图.27(三)以科技为“耳目”:鸿蒙用数字技术打造有温度的无障碍体验.30(四)数字助农:华润“软硬件+物联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加快推动农产品数字化管理.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