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W-港股公司研究报告-智驾引领者降本增效+产品大年改善盈利-240316(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鹏汽车~W-港股公司研究报告-智驾引领者降本增效+产品大年改善盈利-240316(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申万宏源研究 上海市南京东路99号|+86 21 2329 7818 汽车|公司研究 2024 年 3 月 16 日 买入 首次覆盖 市场数据:2024 年 3 月 15 日 收盘价(港币)37.80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16,961 52 周最高/最低价(港币)96.30/30.30 H 股市值(亿港币)713 流通 H 股(百万股)汇率(人民币/港币)1,538 1.10 股价表现:资料来源:Wind 证券分析师 樊夏沛 A0230523080004 研究支持 邵翼 A0230123090002 联系人 邵翼(8621)23297818 智驾引领者,降本增效+产品大年改
2、善盈利 小鹏汽车-W(9868.HK)专注技术的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于 2014 年由何小鹏等发起创立,公司始终坚持自研软件架构,自主开发全栈自动驾驶软件系统,2024 年 1 月已实现智能驾驶 243 城覆盖。随着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公司营收规模稳定增长,2022 年营收 268.55 亿元,同比增长 27.95%,归母净利润-91.39 亿元,同比增亏 87.92%;2023 年前三季度营收 176.26 亿元,同比减少 18.83%,归母净利润-90.28 亿元,同比增亏 33.20%。小鹏汽车目前仍处于大规模放量前的亏损期,但随降本增效措施的持续推进及新车型贡
3、献销量,有望快速实现减亏。技术与应用完善,智驾打开市场空间。2023 年以来,国内智能驾驶的落地进入加速阶段。2023年前,智能驾驶技术、法规均不完善,用户接受度也处于低位;随 2023 年相关法规的不断出台,以及各车企将智驾工况从高速拓展到城市,用户接受度迎来快速提升,有望形成更高的销量转化。中国消费者则持更开放的态度,同时支付意愿为 30-70 欧元/月,相较于德美消费者约 10-30 欧元/月的支付意愿高出一倍。我们预计,2025 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将达 2819 万辆,对应 L2及以上汽车销量 1410 万辆,2022-2025 年间复合增速超 20%。智驾去冗余化,为车企实现减负。20
4、21-2022 年为国内激光雷达路线车企比拼自动驾驶硬件配置的阶段,激光雷达+冗余算力带来高自动驾驶硬件成本。相较于特斯拉方案(据 HiEV 大蒜粒车研所,单车成本 7000 元),国内新势力车企对于算力、硬件预留的冗余也导致了高额的单车 BOM成本(据我们测算单车成本约 20000 元),为单车盈利性带来较大压力。小鹏目标智驾硬件 BOM成本降低 50%,据我们测算硬件成本将由 22470 元降至 11235 元,占单车成本比重也将由10.85%下降至 5.43%,释放高单车毛利率。小鹏 XNGP4.4.0 发布后,也将显著降低研发及维护费用。多举措降本+高端车型批产,共同助力营收、盈利能力
5、改善。小鹏从智驾硬件、电驱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一体化压铸等方面多点优化实现技术降本;与大众签署合作协议、内部供应链改革助力实现供应链降本。技术降本与供应链降本并进下,小鹏有望于明后年实现整车成本的快速下降,极大改善车型的盈利能力。2024 年为小鹏产品大年,新车 X9 整体产品力及性价比不输 30 万元以上销量领先的 MPV,同时作为高端车型,X9 有望显著带动小鹏整体毛利率上行,第二品牌MONA 也将贡献可观销量。小鹏汽车自有工厂加在建工厂的总设计产能超 40 万辆,双班制下将支持更高销量水平,除产能外,小鹏正积极优化供应链管理,以保证交付能力。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为优质造车新势力,故选取理
6、想、蔚来、零跑、特斯拉作为可比公司。由于除理想、特斯拉外其余三家公司均未盈利,故选取 PS 为相对估值指标,四家可比公司 2023-2025 年平均 PS 为 2.60 x/1.81x/1.38x,小鹏为 2.09x/1.15x/0.74x。公司智驾能力领先,有望深度参与国内高阶智驾发展浪潮;降本增效后盈利性将显著改善;即将迎来 24、25 年产品大年。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其 2024 年 1.80 倍 PS,对应目标市值人民币 1,012 亿元,相较当前(2024/3/15)有 56%的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净利润尚未转正 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