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向回看”系列研究8:新加坡组屋模式(1)从中新比较看新加坡组屋制度特点-240315(19页).pdf

上传人: 开*** 编号:156954 2024-03-21 19页 963.59KB

下载: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报告推荐

相关图表

本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 新加坡住房保障体系以组屋制度为主,经历了组屋启动前的困难时期,组屋建设的起步、扩大、高峰、成熟的连续发展阶段,以及组屋发展的新阶段。 2. 新加坡发展组屋的宏观背景包括:经济发达与人均收入水平高,GDP贡献度以消费和净出口为主,M2/GDP适中且房价增速较低,土地国有为主保证了保障房制度的顺利实施。 3. 新加坡商品房市场良性、自有率高,私人住宅房价收入比偏低,各类住宅自有率高,居民杠杆率适中,组屋的保障体系完善。 4. 新加坡组屋制度的不足包括:政府支出高导致财政赤字不断增加,适应市场化需求后期房价较快上涨。 5. 中国学习借鉴新加坡组屋模式需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来进行。
新加坡组屋制度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新加坡发展组屋的宏观背景有哪些? 新加坡组屋制度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