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CSA GCR:2023云原生可观测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白皮书(68页).pdf

上传人: 拾亿 编号:150602 2024-01-04 68页 2.30MB

下载: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云原生可观测性的发展、定义、成熟度模型、能力构建、应用场景以及优秀项目介绍。云原生可观测性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日志、指标和链路追踪数据,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保障系统稳定性。文章提出了可观测性成熟度模型,分为监控、基础可观测性、因果可观测性和主动可观测性四个级别,并详细介绍了每个级别的特点和能力。在能力构建部分,文章强调了指标、日志和链路追踪三种数据类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 eBPF 技术构建云原生数据采集的优势。应用场景部分涵盖了故障分析、事件预测、日志审计、监控和微服务追踪等。最后,文章介绍了 Prometheus、OpenTelemetry 和 SkyWalking 三个优秀的云原生可观测项目。
云原生可观测性成熟度模型包含哪些级别? 基于eBPF的云原生可观测性技术有哪些优势? 云原生可观测性在故障分析中起到什么作用?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