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 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3年)(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 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3年)(57页).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2022023 3 年年 1212 月月 量子计算发展态势量子计算发展态势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2023 3 年)年)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量子计算发展态势
2、研究报告 (20232023 年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2023年12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本报告版权属于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本院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前 言言 量子计算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利用量子叠加和干涉等原理实现并行计算,能在某些计算复杂问题上提供指数级加速,是未来计算能力跨越式发展的
3、重要方向。量子计算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科学价值,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领域的政策布局和投资推动的重点方向之一。当前,量子计算处于理论研究、工程研发、应用探索和产业化培育并行发展的关键阶段。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硅半导体等主要技术路线的基础科研和工程研发亮点成果不断涌现,应用场景探索在化学模拟、量化金融、医疗健康、航空交通等领域广泛开展,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布局以量子计算云平台、软件开源社区、产业联盟等为重点的产业生态建设发展迅速。量子计算云平台是推动应用探索和产业化发展的生态汇聚点和支撑驱动力,国内外不同类型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放发展竞争激烈,三大服务模式日趋成熟
4、,标准体系建设和基准测评研究逐步成为业界各方的关注热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量子计算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2年)的基础上,持续跟踪分析 2023 年国内外量子计算技术研究、应用场景探索和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的进展成果和发展演进趋势,并进一步聚焦量子计算云平台,初步提出量子计算云平台功能框架和标准体系建议,分析总结基准测评的研究与实践结果,最后结合量子计算领域发展现状、趋势和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凝聚业界各方共识合力提供参考。目目 录录 一、量子计算已成为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关注热点.1 二、量子计算科研攻关与软硬件研发保持高度活跃.2(一)多种硬件技术路线并行发展,亮点成果频出.2(二)量子计算软
5、件持续开放探索,功能各有侧重.7(三)量子纠错突破盈亏平衡点,未来需持续攻关.11(四)环境测控系统取得新进展,性能指标待提升.13 三、应用探索多领域广泛开展,产业生态初步形成.16(一)应用探索成业界热点,行业领域趋向多元化.16(二)实用化落地尚未突破,硬件性能提升是基础.19(三)产业联盟与开源社区成为生态发展重要助力.21(四)欧美量子计算企业活跃,产业生态初具雏形.23 四、量子计算云平台是构建应用产业生态重要支点.28(一)国内外企业机构加速布局,抢占产业生态位.28(二)量子计算云平台功能架构可借鉴经典云计算.30(三)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服务和业务模式逐步完善.32(四)云平台成
6、为开展科研与应用探索的重要支撑.34 五、量子计算云平台标准和基准测评研究持续开展.37(一)国内外积极布局推动量子计算基准测评研究.37(二)构建量子计算云平台基准测评体系参考模型.39(三)开展测评实践验证,验证平台硬件实际能力.41(四)量子计算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需进一步推动.46 六、机遇与挑战并存,多策并举加快量子计算发展.49 图图 目目 录录 图 1 量子计算主要技术路线代表性研究成果.3 图 2 量子计算主要硬件技术路线关键指标对比概况.7 图 3 量子计算软件体系架构图.8 图 4 2023年 Gartner 量子计算技术成熟度预测.20 图 5 全球代表性量子信息产业联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