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研究院:6G如何适应更加差异化、碎片化场景需求(2023)(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研究院:6G如何适应更加差异化、碎片化场景需求(2023)(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6G如何适应更加差异化、碎片化场景需求?刘光毅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关村泛联院2023年11月16G面临更加差异化碎片化场景需求3总结26G架构如何提升差异化场景适应能力?5G发展的启示(1)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5G发展的启示(2)针对2B用户的差异化需求,5G网络为不同用户单独打造“优专尊”的网络普通道路 VS 高速公路优享模式普通道路 VS 公交专用道专享模式普通道路 VS 高铁线路尊享模式2B2C信令数据无线网络实体智能网络运维核心网控制实体Internet一张统一网络解决2C场景分级专属网络解决2B场景打造专网的服务模式:成本高、研发周期长、适应性差多样化场景需要5G网络提供更强的通信能
2、力,也开始产生计算、数据、AI等新需求核心网核心网5G发展的启示(3)MECAI安全计算数据叠加通信网简单的外挂和叠加使得效率低、效果差为解决5G时代2B行业碎片化需求,产业界探索端到端云化新途径业界推出端到端云化解决方案(4)6G挑战场景的适应能力智能交互全息通信虚拟旅行数字孪生人机器翻译智能交通医疗识别安全监控机器人救援智能制造声纹识别智能运维6G使能社会的“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发展,能力要求更多维,场景更加差异化、碎片化智赋生活智焕社会智赋生产场景的适应能力的提升对6G网络的商业变现至关重要6G挑战超越通信的新能力6G六大典型场景要求网络内生支持AI、感知、泛在连接等新能力,网络将从通
3、信服务向信息服务转变6G将超越传统通信,实现XaaS16G面临更加差异化碎片化场景需求3总结26G架构如何提升差异化场景的适应能力?打造通感算智一体融合的综合能力体系,通过云化实现底层资源的动态共享和弹性扩缩容,通过端到端服务化设计实现服务、功能和资源的按需编排和组合,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按需服务。n 通感算智一体化:打造多维的能力体系,满足更加丰富的场景需求n 云原生设计:多维能力所需物理资源的动态共享,带来网络的弹性n 端到端服务化设计:能力原子化,接口标准化,“松耦合”和“高内聚”,服务自组织n 平台化网络:提供一站式用户服务,满足“交钥匙”需求打造通感算智融合、按需服务的体系架构G.L
4、iu,N.Li,J.Deng,et al.,“The SOLIDS 6G Mobile Network Architecture:Driving Forces,Features,and Functional Topology,”Engineering,vol.8,pp.42-59,2022.5G网络逻辑功能设计参考聚焦通信业务,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逻辑,具体将通信面划分为控制和用户面存储计算通信网络功能层控制面用户面管理面信道状态感知网络能力提供通信面业务需求获取通信需求用户需求:6G网络逻辑功能设计(1)12数据开放需求计算服务需求AI服务需求通信需求安全服务需求用户需求:管理与编排数据面:
5、管理网络数据,提供数据服务计算面:内生计算设计,管理计算并提供计算服务智能面:内生AI的设计,提供全生命周期的AI服务运行环境安全面:内生的安全设计,提供安全即服务在5G网络通信协议面的基础上,6G网络将定义新的数据面、智能面、计算面、安全面等面向泛在通信、感知、智能等多种服务需求,6G将新增多个逻辑功能面,提供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等一体融合的多维网络能力,以及平台化、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6G网络逻辑功能设计(2)AI面数据面安全面统一管控通信面连接控制连接承载通信需求安全面安全控制安全执行安全保护需求计算面计算控制计算执行计算服务需求AI面模型控制模型操作AI服务需求数据面数据
6、控制数据处理数据开放需求控制面用户面模式1:控制面+统一管控其他面模式2:各个面均具备控制面与用户面功能6G逻辑面的拓展新增了更多网络功能,与控制面、用户面存在多种结合模式向差异化碎片化场景提供按需服务,需要网络功能和资源的灵活组合需要端到端云化和服务化端到端云化-5G阶段5G网络已经实现核心网云化,无线网采用C-RAN的部署方式实现BBU的池化,以此节约机房租金6G将进一步推动无线网的云化,以此实现端到端云化AMFUPF5G核心网gNBgNBgNB-CUgNB-DUgNB-DUNG-CNG-UXn-CXn-UF1核心网RAN集中式DU5G2G/3G/4GBBU分布式DU5G核心网云化: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