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行业报告:消费电子钛浪起3D打印黎明至-231211(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打印行业报告:消费电子钛浪起3D打印黎明至-231211(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 专 业 领 先 深 度 诚 信证券研究报告2 0 23.1 2.1 13D打印行业报告消费电子钛浪起,3D打印黎明至中泰机械首席分析师:王可中泰机械首席分析师:王可执业证书编号: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80001S0740519080001中泰机械分析师:姜楠宇中泰机械分析师:姜楠宇执业证书编号: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2110001S07405221100013 3D D打印是通过二维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打印是通过二维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直接成形三维复杂结构的数字制造技术直接成形三维复杂结构的数字制造技术。对比传统制造方法,增材制造最适合小批量、复杂设计
2、以及速度至关重要的应用。复盘全球和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014年前后3D打印泡沫的积聚和破裂,未来3D打印的核心看点在于基本面能否根本改善。为什么现在看好为什么现在看好3 3D D打印打印?过去3D打印的痛点在于无法大规模量产,当前消费电子钛合金趋势之下,3D打印钛合金成本低于传统CNC制造,市场空间释放;国内厂商金属3D打印技术SLM、LPF均成熟,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应用;金属3D打印成本降低,2020-2022年铂力特金属3D打印粉末售价降幅46%,另外激光头增加、双面铺粉等技术助力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下降。3 3D D打印产业链中打印产业链中,设备厂商占据主导地位设备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上游原
3、材料价值量约占16%(2021年数据,下文同),目前基本完成国产替代,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7%,激光器和振镜国产替代进展较慢;中游3D打印设备厂商价值量占比55%,3D打印服务商价值量占比21%,国产厂商收入规模和外资龙头仍有一定差距;全球3D打印下游较分散,我国工业级3D打印下游约六成用于航空航天。消费电子新增消费电子新增3 3D D打印设备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打印设备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短期分产品测算,假设2024年折叠屏轴盖、手表表壳、iPhone中框的3D打印渗透率分别为10%/25%/10%,新增3D打印设备空间1.6/10.4/117亿元。中长期,消费电子领域3D打印成长空间巨大。根据St
4、atista和Wohlers,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领域3D打印市场规模为21.27亿美元,在全球1.01万亿美元消费电子市场的渗透率仅约0.21%,3D打印应用有巨大上升空间。投资建议:投资建议:随着3D打印持续降本增效,消费电子的3D打印空间打开,行业进入产业爆发期,建议关注产业链结构性机会,中游3D打印设备、后处理研磨抛光设备的价值量较大。受益标的为设备商:铂力特(金属3D打印设备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华曙高科(金属+非金属3D打印设备、非金属材料及软件)、金太阳(钛合金打磨设备、喷砂、液体抛光龙头)。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测算假设误差、行业历史数据代表性有限、3D打印成本下降不及预期、其他
5、钛合金加工技术路线的成本下降进度快于3D打印、技术升级换代、研报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投资要点投资要点xXdVdW9UeYbUsQrRnMqOoOaQaO6MmOpPoMtQfQoPmOlOrQnO7NqRnMMYnPmNxNqRrR目录CONTENTS3D打印复盘: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和大众为什么现在关注3D打印?3D打印产业链哪些环节受益?消费电子新增3D打印空间测算1234投资建议5CONTENTS目录CCONTENTS专 业 领 先 深 度 诚 信专 业 领 先 深 度 诚 信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13D3D打印复盘:从实验室走向
6、工业和大众打印复盘: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和大众5图表图表2 2:金属金属3D3D打印技术与传统精密加工技术的比较打印技术与传统精密加工技术的比较来源:铂力特招股说明书,中泰证券研究所图表图表1 1:增材制造(上)减材制造(中)成型制造(下)对比增材制造(上)减材制造(中)成型制造(下)对比来源:Hubs,中泰证券研究所增材制造减材制造成型制造1.1、3D3D打印:一种用于制造零件的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方法各有侧重打印:一种用于制造零件的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制造方法各有侧重 3D打印是打印是通过二维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直接成形三维复杂结构的数字制造技术,对于加工通过二维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直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