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研报】从调控框架展望货币政策:价量有空间-20200407[21页].pdf

上传人: 小荷****角 编号:14828 2020-08-01 21页 1.22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和未来走向。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并构建了利率走廊机制。接着回顾了我国历次降息周期的背景,包括经济下行、通胀回落以及海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货币政策的发展,认为在内外部经济压力下,我国货币政策将配合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全面降准、降息、调降存款基准利率可期。文章还指出,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存,但需关注海外疫情、通胀压力和人民币贬值压力等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货币政策整体较为谨慎,以定向的、结构性政策为主。在疫情的冲击下,国内一季度经济预计“深蹲”,未来货币政策如何发力?分析货币政策的走向离不开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本文将通过介绍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框架和历次降息周期的背景来展望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需要,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在由以存款准备金制度为核心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向以价格型工具为核心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2013 年以来,央行创设了多种新型政策工具,并建立了利率走廊机制调控短期利率。SLF 成为利率走廊上限,超额准备金利率为理论下限,而逆回购利率和 MLF 利率作为政策利率,发挥利率锚的作用,以收窄利率走廊区间,形成了“利率走廊+政策利率”的调控框架。所以目前这个阶段,逆回购利率、MLF 利率、SLF 利率等都是重要的政策利率,构成了当前国内的基准利率框架。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阻滞,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回顾国内不同时期基准利率的变化,我国目前经历了六轮降息周期,1990-1993 年、1996-1999 年、2005 年、2008 年、2012 年、2014-2015 年。 其中五次降息均有相似的背景,如经济下行、通胀回落以及海外金融危机的影响;2005 年则是为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提供有利条件。 我们认为,在美联储进入零利率、全球纷纷量化宽松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央行表现颇具定力,以结构性货币政策为主,定向支持实体经济。 但随着疫情在海外的快速蔓延,全球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我国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加大,在内外需求乏力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是主要发力点,刺激需求抬升,货币政策预计将配合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全面降准、降息、调降存款基准利率可期。 配合财政加码,货币政策空间仍存.................................................................................... 17五、 风险提示 ......................................................................................................................................................... 19宏观研究报告图表 1 春节以来央行主要货币政策 ........................................................................................................................... 4图表 2 国内利率走廊(%) ........................................................................................................................................ 6图表 3 美国存款准备金比例 .......................................................................................................................................... 7图表 4 美国利率走廊(%) .................................................................................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总结了以下关键点 货币政策框架正在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利率传导机制存在阻滞。 我国经历了六轮降息周期,背景包括经济下行、通胀回落和海外金融危机等。 在全球量化宽松环境下,我国央行表现定力,以结构性货币政策为主。 4. 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预计将配合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降准、降息可期。 5. 风险提示包括海外疫情拐点、通胀压力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6. 报告由万和证券研究所撰写,分析师沈彦东,研究助理潘宇昕。 7. 报告旨在为万和证券客户提供专业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8. 报告遵循行业规范,力求准确、完整,但不保证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9. 报告发布日期为2020年4月7日。 请确认我的理解是否准确,如果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地方,请告知我。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