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2023面向6G数据服务的设计思考报告(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2023面向6G数据服务的设计思考报告(16页).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面向6G数据服务的设计思考李琴2023年12月目录216G数据服务的驱动力2设计思路3总结现网问题启示:C/D分离不彻底5G考虑到数据共享、网络容灾等原因,提出了计算和数据分离的网络架构设计方案,但因且前期驱动力不足、标准定义不完善,目前只实现了部分C/D分离初衷 UDM(或PCF)虽C/D分离,但标准定义不完善 接口和数据结构不统一 异厂家数据读写、管理机制有差异,数据不安全 新增功能需异厂家兼容,运维复杂度增加、定位问题难度增加用户静态数据统一存储与访问:为实现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和能力开放,进一步将所有的静态签约数据整合。相对4G已经实现数据分功能独立存储,5G采用统一的数据库、统一的数
2、据接口。HSS FEHSS BEPCRFSPR开放数据SCEF用户状态数据采用分离架构:为了实现网络迁移、备份容灾,进一步将控制面各NF内的上下文信息(Data)(如用户状态等)从负责逻辑处理(Compute)的NF中剥离出来单独部署。共享数据Subscriber dataMobility contextPolicy dataSMFAny NFAMFComputing unit计算单元Data unit数据单元Authentication dataSessioncontextCharging data统一数据库现状 AMF/SMF未实现C/D分离,但标准未定义或不成熟 数据的读写、异常处理都没
3、有定义完善 数据外置后,不同厂家不同网元类型数据结构不统一,无法有效开放和利用;现网问题启示:数据利用不充分网络智能分析功能、网络能力开放功能都从网元访问数据、效率低下DBAMFDBSMFDBNRFUDMPCFUDRUDRNWDA、NEFBOSS通信网络数据很多,但分散在网元里,形成数据孤岛,不易开发利用思考现状UDM/HSSPCF/PCRFSCP/NRF/DNSDRA/BSFSMF/SGWAMF/MMEUPF/PGW用户签约类网络信令类用户会话上下文类用户面报文类用户鉴权和签约数据用户策略数据信令转发和代理数据NF Profile用户会话控制数据用户会话报文数据结构化数据(3GPP已定义的数
4、据模型)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3GPP未定义的数据模型)需从源头解决数据问题数据的解耦解决数据的高效获取问题数据的统一采集、处理和管理机制解决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解决数据的高质量获取问题数据结构的定义和标准化6G新需求的启示:内生AI带来了网络架构升维需求网络需新增两类功能:面向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面向计算的高性能处理机制能力问题:l面向新型AI和感知数据的传输、处理没有相应功能设计l面向感、智、算的业务与传统业务特征不同,控制手段不同性能问题:l现有网络的数据采集能力,在数量、质量、性能上存在不足l现有AI计算能力难以满足极致的个性化性能需求lAI的算法、数据、算力要素不能高效集成,与网络要
5、素不能有机融合现有架构的不足业务需求跃迁服务于机器和智能服务于智能信息处理全流程服务于业务报文转发 服务于感知+AI数据综合处理规则式信息“生产”智能化信息“生产”+服务于人与物 服务于连接管道5+6G新需求的启示:网络数字孪生的需求感知能力计算能力 AI能力通信能力安全能力 数据能力通感互联智慧工业超能交通全息交互精准医疗智能交互元宇宙边算力IP网络IP网络光底座光底座中心算力边算力端算力数字孪生体新网络:6G是通感算智深度融合、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数字孪生通过构建网络的数字空间,实现虚实映射,是助力网络高阶数智化演进的重要技术方向。而数据是构建网络数字孪生的基础底座。构建网
6、络数字孪生需要满足数据、模型、映射和交互四个关键要素要实现虚实映射、实时交互的网络数字孪生体需要网络原生支持孪生接口,其中首要支持的即是实时数据接口思考网络自治鲁棒自愈智能运维零等待零故障零接触自配置自修复 自优化自演进L5完全自智网络通过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自演进技术手段,达到零等待、零接触、零故障的终极目标目录716G数据服务的驱动力2设计思路3总结面向6G数据服务的设计理念独立统一安全可信按需编排兼容设计从面向用户数据的转发通道转变为面向全要素数据的处理全流程,支持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能力开放,实现数据服务的解耦,支持统一的数据服务控制6G数据中具有大量敏感数据有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