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服城市安全CT智能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服城市安全CT智能应用.pdf(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随着城市运行系统的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建 设 背 景一建 设 思 路二三建 设 内 容建 设 成 效四建设背景PART 01城市安全痛点道路塌陷管线破损桥梁失稳危房倒塌山体地灾溃堤溃坝发生频率高、安全运行风险较大123监测覆盖面小时间费用成本高各自处置难以统一协调部门间数据碎片化、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突出部门监管责任不够明晰、流程不够优化全领域、全链条闭环处置机制尚未形成监测数据分散运用,导致对多因子叠加的系统性风险预警能力不足,亟需通过技术创新、数据共享和打通部门壁垒、强化多跨协同推动城市安全风险识别预警“
2、提效降费”。“体检+复诊”监测预警模式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体检:体检:通过大面积、长时序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城市运行数据的动态接入,找出城市安全隐患。如inSAR、传感器、地铁监测数据等。复诊:复诊:针对隐患区域,通过探地雷达、人工现场核实等精准手段,对隐患进行确认和处置。“体检+复诊”监测预警模式1、在数字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大安全观,城市安全“一件事”,即对于政府来说,
3、城市安全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一个环节的事,是关联的、协作的、需要共同应对的事,需要在一个整体框架下统一实施。2、综合效益和成本,改革创新形成以“体检+复诊”为核心的城市安全风险全域监测预警模式,完善城市安全运行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系统、科学、整体、动态的城市治理观和方法论,构建更有韧性的城市安全生态。建设思路PART 02任务拆解 数字化智治理念任务定义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确定牵头/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数据需求确定数源系统任务整体画像集成流程监控智能分析业务集成数据集成确定数据集成流程确定业务协同流程依据V字模型深化解析业务需求,综合运用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建立六大风险场景
4、的城市安全协同防控体系。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提出V字模型构建改革推进工作能力1、任务定义六大子任务道路塌陷风险管控桥梁失稳风险管控管线破损风险管控危房倒塌风险管控山体地灾风险管控溃堤溃坝风险管控城市安全运行管控任务定义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确定牵头/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数据需求确定数源系统2、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主任务子任务任务项城市安全风险智治道路塌陷风险防控InSAR道路沉降监测移动雷达地下空洞测量人工巡查市政燃气管线压力监测道路周边盾构施工异常预警道路周边在建工地深基坑异常预警任务定义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确定牵头/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数据需求确定数源系统3、确定牵头/协同
5、关系任务定义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确定牵头/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数据需求确定数源系统序号任务项协同关系牵头单位协同单位1InSAR道路沉降监测城管局应急局2移动雷达地下空洞测量城管局各镇街3人工巡查城管局各镇街4市政燃气管线压力监测住建局燃气集团5道路周边盾构施工异常预警住建局市地铁集团6道路周边在建工地深基坑异常预警住建局各镇街4、建立指标体系、数据需求任务定义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确定牵头/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数据需求确定数源系统序号子任务指标指标定义1InSAR道路沉降监测年均沉降速率,累计沉降量基于InSAR数据获取年均沉降速率和时序累计沉降量。2移动雷达地下空洞测量检测断面公里数
6、探测道路下方7m内基础中是否存在空洞、脱空等问题3人工巡查道路巡查异常情况道路异常情况,评价道路状态4市政燃气管线压力监测检测燃气压力统计燃气压力异常情况,评价燃气压力危险状态5道路周边盾构施工异常预警道路周边施工盾构施工异常位置数据市地铁集团提供异常预警数据6道路周边在建工地深基坑异常预警道路周边深基坑施工异常数据在线监测设备提供异常预警数据6、确定数源系统任务定义逐级拆解至最小任务项确定牵头/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确定数据需求确定数源系统序号子任务系统名称系统描述1InSAR道路沉降监测城市CTInSAR系统系统对接2移动雷达地下空洞测量暂无系统手工录入3人工巡查智慧城管系统对接4市政燃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