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2023年5G+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全程可信“元信任”安全解决方案白皮书(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2023年5G+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全程可信“元信任”安全解决方案白皮书(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参与编写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编写组人员:袁捷、魏冰、谢玮、张峰、文静、冯媛、朱同先、杨鹏、邱勤、王国宇、何异舟、孙倩文、董航、李晓婷、丁雨晗、江为强、夏羿、熊诚锋、韩明伟、姚卓、谷宝晶、高亮、于乐、郑国忠、徐迪、廖婷、梁豪斌、朱运发、赵威、付超、岳玲、常珊珊、张紫光、秦岩、姜一娇、石磊、马禹昇、王昊、郝森参、李楠、史修报、徐思嘉、徐天妮、王光涛、郭中元、祁文博、徐嘉伟、李明培、苑雪梅、李雅璇 1 前言 当前,以 5G、工业互
2、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型基础设施,谱写着各自的使命与能力,不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3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公布了我国 5G+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基本情况,截至 2023 年 10 月,“我国 5G 行业虚拟专网超 2 万个,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 1.2 万亿元”,充分说明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驱动力量。5G 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特性极大丰富了工业互联网的功能和场景,推动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在 5G 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中,推动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其叠加
3、倍增效应和巨大应用潜力正在持续释放。与此同时,5G 也打破了传统工业互联网封闭的网络环境,工业网络的边界不断外延,更多的工业设备暴露于公网之中,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数据更易遭受破坏、更改、泄露,工业系统连续可靠运行、工业网络的持续服务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工业互联网安全亟需突破传统“打补丁”的防护方式,进入全新的安全防护阶段。2020 年,中国移动牵头发布5G+工业互联网安全白皮书,面向 5G+工业互联网安全需求提出“定制的 5G+工业互联网场景化安全能力”。在此基础之上,中国移动基于对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中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与深刻理解,突破传统安全防护理念,从运营商全程全网的角
4、度出发,安全防护从“以漏洞为核心”转向“以身份为核心”,创新打造“IT+CT 联防联控”的 5G+工业互联网一 2 体化全程可信“元信任”安全解决方案,从 9 个方面构建安全防护机制,推动 5G+工业互联网安全由“单点可控”迈向“全程可信”。3 目录 一、5G+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5(一)全球趋势.5(二)我国趋势.5 二、5G+工业互联网安全政策与标准.6(一)安全政策.6(二)安全标准.8 三、5G+工业互联网安全挑战.9(一)网络安全挑战.9(二)终端安全挑战.10(三)数据安全挑战.10(四)工业 AI 安全挑战.11(五)工业云安全挑战.11(六)软件供应链安全挑战.11(七)运营安
5、全挑战.12 四、5G+工业互联网“元信任”安全解决方案.12(一)身份可信保障.13(二)网络可信保障.14(三)终端可信保障.16(四)数据可信保障.18(五)应用可信保障.19 4(六)工业 AI 可信保障.20(七)软件供应链可信保障.21(八)运营可信保障.22(九)“元信任”网络安全保险.23 五、典型案例实践.26(一)应用简介.26(二)安全需求.26(三)安全方案.27(四)实施效果.28 六、展望.28 七、附录 1(缩略语表).30 八、附录 2(参考文献).31 5 一、5G+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一)全球趋势 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 5G 的八大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典型应用场
6、景有三类,一是增强移动宽带(满足流量暴涨时极致体验需求)、二是低时延高可靠(满足垂直行业应用需求)、三是海量机器类通信(满足以传感和数据采集应用需求),其中,低时延高可靠和海量机器类通信两类应用场景主要面向工业需求设计。随着 5G 的能力不断发展,以及客观的工业无线化诉求驱动,5G 将逐步深入到核心生产环节,成为主要的生产网络技术之一。目前 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已在智慧矿山、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厂和应急等多个垂直行业落地应用,并逐步走向成熟。随着以 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加速落地,全球范围内工业无线网络以每年 30%的速度增长,各大企业对于“5G+工业互联网”的认知度快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