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银行“补资本”系列专题之五:四大行TLAC缺口有多大海外银行如何达标?-231204(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银行“补资本”系列专题之五:四大行TLAC缺口有多大海外银行如何达标?-231204(22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银行“补资本”系列专题之五 四大行 TLAC 缺口有多大,海外银行如何达标?2023 年 12 月 04 日 新版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发布,交行首次入选,建行和农行组别上迁,进一步推升国内 G-SIBs 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至此四大行均归属于第二组,需额外满足 1.5%附加资本要求。根据监管规定,考核标准上,首次考核要求 TLAC 风险加权比率、TLAC 杠杆率分别不低于 16%、6%,且在计算 TLAC风险加权比率时,为满足缓冲资本要求计提的 CET1 不能计入 TLAC(四大行为4%,交行为 3.5%)。考核时
2、点方面,四大行首次达标考核时点为 2025 年初,第二次考核为 2028 年初。交行由于是 2023 年 11 月首次入选,按规定需要在入选后的三年内满足首次考核要求。建行农行上迁组别后,四大行 TLAC 缺口有多大?预计 2024 年底四大行TLAC 总 缺 口 约 在 2 万 亿 元,工 行/中 行/建 行/农 行 缺 口 分 别 约 在2362/4372/4783/6910 亿元。即便考虑存款保险基金豁免和资本新规下资本节约情况,四大行距完成考核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原因或为息差承压下四大行通过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能力受限。而从四大行近两年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发行节奏来看,也不足以弥补 TLAC
3、 缺口。随着考核时点临近,2024 年或进入TLAC 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高峰期。国外 G-SIBs 如何达标?1)达标进度上,大多数国外 G-SIBs 在首次考核时点就已达标第二次考核要求,但在二次考核之前仍保持较高发行速度。我们选取部分国外 G-SIBs,其 TLAC 风险加权比率在二次考核前年均补充约100BP,考核后 2022 年平均补充约 30BP。2)达标手段来看,国外 G-SIBs更倾向于使用灵活性更高、成本更低的债务工具,一级、二级资本工具发行占比相对较小,2017.4-2021.12 发行的 TLAC 债券规模约为同期资本工具发行规模 3 倍。3)达标实践上,日本允许将存款保险
4、基金纳入 TLAC,欧洲部分银行将部分符合条件的高级债券计入 TLAC,抵扣上限均为 2.5%RWA,充分利用可行免除条款使得三菱日联金融集团、法国巴黎银行和裕信银行得以在首次考核时点满足 TLAC 指标要求。国外 G-SIBs 发行的 TLAC 非资本债券有何特征?1)以结构性后偿与合约式后偿为主,前者适用于非控股公司结构,银行控股公司不参与运营,由其发行的 TLAC 债券偿付天然劣后于子公司普通债;2)5-10 年期债券占比超 30%(5 年、6 年、10 年期为主),其中 6 年期债券付息大多为固定转浮动利率,前5 年为固定利率,并在第 5 年设立提前赎回条款;3)超 60%TLAC 债
5、券含提前赎回条款。4)发行价介于普通债券和二级资本债之间,10 年期 TLAC 债券发行价较同期限普通债平均高 40BP 左右,较二级资本债平均低 79BP 左右。投资建议:四大行损失吸收能力有望再提升,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我们测算到 2024 年底,四大行 TLAC 缺口共计约 2 万亿元,参考国际实践经验,TLAC 非资本债券是填补缺口的重要抓手。国内 TLAC 监管、发行工具、权重和披露相关政策相继落地,TLAC 非资本债券发行提上日程,大型银行损失吸收能力进一步提升,维持行业“推荐”评级。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利率转向;供给压力加剧;政策影响超预期 推荐 维持评级 Table_A
6、uthor 分析师 余金鑫 执业证书:S0100521120003 邮箱: 相关研究 1.2023 年 10 月社融数据点评:政府债支撑社融增速回升,信贷仍显低迷-2023/11/14 2.银行“补资本”系列专题之四:“资本新规”对银行资本水平和投资行为影响几何-2023/11/13 3.上市银行2023 年三季报业绩综述:业绩筑底中分化,拥抱高景气个体-2023/11/02 4.细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重要变化:关于过渡期、公募基金穿透、部分权重下调等-2023/11/02 5.9月社融数据点评:信贷结构优化,地产政策见效-2023/10/14 行业专题研究/银行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