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创新:2022云原生技术应用情况调研报告(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云创新:2022云原生技术应用情况调研报告(29页).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11.1.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份报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份报告?如果说云原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短路径,那么云原生研如果说云原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短路径,那么云原生研发就是企业业务创新的源动力。发就是企业业务创新的源动力。云原生(Cloud Native),可以理解成:应用生在云里,长在云里,以业务开发为中心,开发者只需关注核心业务的研发,其它能力均可从云上获取即可。其代表技术包括容器、微服务、DevOps、服务网格、声明式 API,甚至是新兴的低代码开发等。云原生的技术范畴是丰富且快速演进的,切勿把云原生简单、狭隘地理解为“容器+微服务+DevOps”。传统方式下,应用在本地近乎隔离的环境下开
2、发,无法充分享受云上能力并满足业务部门快速开发、快速上线的诉求;上线后,应用跑在自有机房内服务器上,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灵活性差、无法弹性扩缩容等潜在问题。而云原生技术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加“聪明的方式”去工作,即充分利用云原生世界的各类组件及工具链为开发大幅度提效,同时屏蔽基础资源和技术细节,更加聚焦在业务价值创造以及业务和技术创新上;在运维侧,云原生充分发挥容器、函数等技术优势,轻松实现动态调度,流量监控等特性,同时借助服务网格的能力,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流量插件等技术独立完成以前要开发人员参与才能完成的部分业务诉求,做到运维更加聚焦并贴合业务,实现业务敏捷性的同时对稳定性提供更高保障。20
3、22 年初,行云创新开展“云原生技术应用情况”的调研活动,通过线上问卷,调研了上百名包括研发、测试、运维架构等在内的不同行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分别来自于互联网、金融、制造、能源、政府部门等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通过参阅报告,您可以深入了解各行业在云原生基础设施、应用架构等多个板块的应用情况、技术实践的难点及落地解决方案,从多角度观察云原生。特此声明特此声明:由于时间和数据的有限性由于时间和数据的有限性,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独特的观点,欢迎您扫码与我们取得联系。如果您有独特的观点,欢迎您扫码与我们取得联系。欢迎扫码留下您的独特见解2.2.哪些行业应用云原生技术最为积极
4、?哪些行业应用云原生技术最为积极?调研结论调研结论:互联网厂商是云原生应用的排头兵互联网厂商是云原生应用的排头兵,金融和制造行业金融和制造行业紧跟其后紧跟其后。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53%的企业是来自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行业,可见互联网厂商成为当之无愧的云原生技术应用排头兵。在互联网行业中,业务响应速度是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最关键要素。不同于传统行业,互联网提供了新的用户体验,在海量的用户基数下,快速变更和不断创新的需求给软件开发方式带来巨大推动力,同时也给传统软件开发方式带来巨大挑战。面对业务的快速迭代以及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降低沟通协作成本并加快产品的交付速度、为用户呈现更好的体验是企业在市场
5、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云原生极大提升了开发和运维效率,满足了企业对于业务响应速度的需求。加之互联网行业有从业人员相对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历史性技术包袱不大、监管相对宽松、文化相对自由的特点,所以云原生技术在互联网相关行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除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行业外,紧随其后的是金融和制造行业。对于金融行业来说,科技一直是推动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容器、DevOps,还是微服务架构这些云原生基础要素都已在诸多金融机构的应用中渐入佳境,甚至一些更前沿的企业,开始实践基于 API 编排、低代码化开发等更高效的模式。对于制造行业,特别是承载了国家使命的头部国有制造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工
6、业互联网和工业 4.0 的大趋势下,渴望构建新型的IT 基础设施、赋能应用创新、逐步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在这个过程中,云原生技术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抓手。同时,政府、能源、医疗等行业也在不断寻求变革,探索并尝试采用云原生技术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赋能。但无论哪个行业,在实践云原生技术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困难,以金融行业为例,一方面金融企业希望赶上数字化浪潮的步伐,通过IT 驱动业务创新并最终占领更多市场分额,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对金融企业的系统稳定性造成冲击;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历来是强监管、高安全性的行业,监管部门对金融 IT 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了对各类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