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建材行业:减隔震行业专题报告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政策有望释放下游需求-20200618[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建材行业:减隔震行业专题报告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政策有望释放下游需求-20200618[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推荐推荐(维持维持)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2020 年年 06 月月 18 日日 分析师:濮阳 S1070519050001 021-31829703 行业表现行业表现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政策有建筑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政策有 望释放下游需求望释放下游需求 减隔震行业专题报告减隔震行业专题报告 我国属于地震高发国,建筑减隔震技术必要性及发展空间大。我国属于地震高发国,建筑减隔震技术必要性及发展空间大。 我国属于地震高发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大部分处于地震带。我国属于地震高发国家,尤其是西部
2、地区,大部分处于地震带。我国大 陆 7 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 7 级以上地震的 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 球的 1/2;我国有 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区,6 度及 6 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79%。我国几个地震活 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 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 减隔震技术可大大减少地震损害,属于朝阳行业。减隔震技术可大大减少地震损害,属于朝阳行业。同等强度地震下,发展 中国家由于抗震技术落后, 其受到地震的损害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在大地 震中, 发达国家的伤亡人数仅为发展
3、中国家十分之一左右, 其中一个主要 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房屋建筑物大量采用隔震技术, 从而提高了房屋建 筑物的抗震性能。 近几年, 随着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 传普及度的提高,整个行业处于平稳成长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属于典 型的朝阳产业。 目前国内传统抗震防震技术仍占主流地位,而隔震技术作为减隔震领域目前国内传统抗震防震技术仍占主流地位,而隔震技术作为减隔震领域 的主流技术有较大的推广空间。的主流技术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过去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 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规定的关键技术指标均低于国际标准, 因此, 减隔震技术的推广 应用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我国减隔震企业
4、技术的提高, 国家 规定的行业技术指标的提高, 减隔震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推广还有较 大的空间。 减隔震房屋建筑工程逐年增加,行业需求增长态势良好减隔震房屋建筑工程逐年增加,行业需求增长态势良好 全国减、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加,减隔震行业需求保持较好的全国减、隔震房屋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加,减隔震行业需求保持较好的 增长增长,2019 年前三季新开工减隔震工程年前三季新开工减隔震工程 916 项项。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 2015 年 2 月 25 日颁布的关于印发 2014 年 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 (建质抗函201512 号) 、在 2016 年
5、2 月 26 日颁布的 关于印发 2015 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 函 (建质抗函20167 号) 、在 2017 年 3 月 7 日颁布的关于印发 2016 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 (建质抗函20178 号)以及在 2018 年 5 月 4 日颁布的关于印发 2017 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有关统 计数据的函 (建质抗函201823 号)的统计情况,截至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全国累计已建成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 2,662 栋、3,181 栋、3,659 栋和 4,295 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震房屋建筑工程分 -20% -10% 0
6、% 10% 20% 30% 建材沪深300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分析师分析师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行 业业 专专 题题 报报 告告 行行 业业 报报 告告 建建 材材 行行 业业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别为 174 栋、270 栋、432 栋和 824 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隔震房屋建 筑工程分别为 2,836 栋、3,451 栋、4,091 栋和 5,119 栋。 云南省由于减隔震技术发展起步较早,技术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云南省由于减隔震技术发展起步较早,技术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 设计、产品制造相关成套技术,设计、产品制造相关成套技术,同时政府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