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T-2030(6G)推进组:2023年6G通信感知一体化评估方法研究报告(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MT-2030(6G)推进组:2023年6G通信感知一体化评估方法研究报告(29页).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北京稻壳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Rice Hull Technology Co.,Lt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九住路 188 号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2023 年年 10 月月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Copyright Notification未经书面许可未经书面许可 禁止打印、复制及通过任何媒体传播禁止打印、复制及通过任何媒体传播2023 IMT-2030(6G)推进组版权所有2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目录第一章 引言.5第二章 评估场景.62.1 室外场景.72.1.1 检
2、测定位跟踪.72.1.2 环境重构.82.2 室内场景.92.2.1 检测定位跟踪.92.2.2 环境重构.102.2.3 模式识别.10第三章 评估指标.12第四章 评估方法.134.1信道模型.134.1.1 模型框架.144.1.2 路损模型.154.1.3 小尺度多径模型.164.1.4 目标散射特性建模.174.1.5 通信信道与感知信道相关性.194.2场景评估方法.194.2.1 系统级仿真评估流程.204.2.2 链路级仿真评估流程.214.2.3 评估场景和仿真方法映射.22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253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
3、roup图目录图 1 ITU-R IMT-2030 应用场景.5图 2 室外智能交通场景目标检测示例.8图 3 室外环境重构.9图 4 智能工业场景的网络及目标部署示例.10图 5 通感一体化混合信道模型框架(左:自发他收,右:自发自收).15图 6 通感一体化信道的建模流程.16图 7 系统级评估流程图(以 Full-SLS 为例).20图 8 链路级感知的流程图.214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表目录表 1用于 6G ISAC 评估场景(测试环境)建议.11表 2不同评估场景建议考虑的评估指标.13表 3感知目标建模方法对比.17表
4、 4不同评估场景下的多散射中心模型.18表 5 各测试环境对应的评估方法及关键要素.245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第一章 引言6G 作为更先进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跨越人联和物联,迈向万物智联的新时代。2023 年,通信感知一体化已被 ITU-R 确认为 IMT-2030 的六大应用场景之一,未来 6G 网络将利用全频段、大带宽、大规模天线阵列、多节点协作等能力,提供超高分辨的检测定位跟踪、环境重构与成像、目标动作识别等能力,在支撑极致通信体验的同时,实现智能家庭、智慧工厂、智慧医疗、终极自动驾驶等网络服务场景。通信感知一体化,还将
5、进一步与 AI 结合,为构建智能数字世界提供数据入口,使能未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图 1 ITU-R IMT-2030 应用场景在 6G 阶段,通信和感知融合的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将明显的区分与 5G 阶段,主要可以体现在频率的多样化、空间技术的成熟化和设备的高度协同化。频率的多样化将提供多层次化的通信能力和感知能力的交融,最终达到两种功能的一体化。空间技术的成熟化将从空间细微差异化满足感知和通信功能的分离,同时实现感知物体的容量极大的提升。设备的高度协同化将突破单个基站、单个终端感知的局限,实现全域、3D 化的感知能力,也可以实现 6G 分布式组网与通感技术的高度协同。6G 通感的研究已
6、经开展了 2 年余,作为一个新的技术方向,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是可以预见的未来发展蓝海,是第一次多行业间的全浸入式的融合,可以说是从骨血互溶的创新性突破,需要巨大的勇气去推进,需要极其深厚的技术研究的推动,6IMT-2030(6G)推进组IMT-2030(6G)Promotion Group需要行业间的深度认同的包容。在 6G 阶段,我们需要对通信和感知技术的前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场景进行多次深刻的分析和梳理,只有明确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的场景才能推进技术的发展,才能避免人员和经费的浪费。其次,由于通信的感知融合是新的方向,其评价标准需要彼此融合,在 ITU 也开展了相关的技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