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链脉搏:2019中国技术团队公链技术发展报告(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链脉搏:2019中国技术团队公链技术发展报告(21页).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19中国技术团队公链技术发展报告 2019.12 指导单位: 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 荣誉出品: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联合发布: 报告撰写:互链脉搏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 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副主任 陈波博士 引言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公链,在过去10年间,公链一直引领着区块链技术不断创新突破。 公链大都是无国界的,本次参与评估公链的技术团队主体或者核心开发人员在中国或者是中国籍的。 中国公链的技术发展水平究竟如何?互链脉搏联合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从技术能力、 性能表现、应用能力、安全性、社会影响力五大纬度,按照37个指标,对国产38条公链进行综合评
2、估,并共同制作和发 布本报告,供业界同仁参考。 Part One 公链技术评估说明 Part Two 中国公链发展现状 Part Three 中国公链技术评估结果 Part Four 中国公链发展趋势 目 录 CONTENTS 一、公链技术评估说明 公链项目通过官方渠道自主报名,自 愿参与。 公链技术评估专家委员会专家推荐参 与。 对于自主研发实力较强的公链,技 术评估小组进行定向邀请参与评估。 自愿参与专家推荐 自主开发 公链参与评选的方式 数据收集 多种数据来源交叉验证 可靠性因子 对数据来源的区别 熵权法 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权重 社会影响 对负面舆情的关注 活跃度 适当纳入社区因子 本
3、次公链技术评估采用了创新、严谨的方法,在指标权重计算方面采用了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在对数 据来源进行交叉验证上加入了可靠性因子,而在公链活跃度评估方面适当纳入了社区因子。 公链评估方法说明 可靠性因子 无任何数据0 官方文件自行披露0.4 区块链媒体披露0.6 权威主流媒体披露0.8 第三方可核实1.0 本次公链技术评估体系从技术能力、性能表现、应用能力、安全性和社会影响力五大纬度,涵盖了13个一级指标 和37个二级指标。 在权重体系计算方面,根据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引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 同时纳入可靠性因子系数,有效避免了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而形成的权
4、重分配偏差。 独创权重体系:灰色关联度分析*可靠性因子 维度权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权重 技术能力0.250636主网开发 技术原创性0.202229 开发周期0.285975 代码质量0.233082 代码活跃0.136775 代码(主要是token部分)开源度0.141939 性能表现 0.250636 去中心化程度共识机制0.179831 交易性能 交易处理速度0.147561 是否分叉0.211594 跨链互操作机制0.147561 智能合约 应用环境0.179831 图灵完备性0.133623 应用能力0.111029 支持语言语言数量0.028078 扩展性 能否和其他平台衔接0.02
5、6008 能否支持其他程序0.053294 是否存在侧链及数量0.033281 是否分片0.056773 是否存在DAG0.031873 存在子链0.086758 DAPP及DAPP活跃性 现已开发DAPP数量0.047937 余额0.030412 24H用户0.094135 24H交易额0.119199 24H交易数0.087286 7天用户0.033549 7天交易数0.062855 真实用户(%)0.029748 应用场景落地 合约调用数0.056403 应用案例数0.122411 安全性0.224069 身份认证技术采用的数字签名算法0.35918 隐私保护加密存储0.362813 可
6、审计性代码审计0.278007 社会影响力0.16363 舆情 舆论报道数(过去6个月)0.191152 负面报道数(逆向指标)0.124094 历史是否报道发生攻击事件0.110824 信息披露 官方网站更新速度0.39761 信息透明度0.17632 公链评估指标及权重分布 二、中国公链发展现状 66.26 42.93 27.84 24.68 11.517.07 6.51 5.38 4.643.13 2.91 2.051.96 1.78 1.72 1.571.321.31 1.2 0.92 0.84 0.83 0.740.73 0.4 0.28 0.260.20.20.09 0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