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IACS无人行车白皮书(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耐德电气:IACS无人行车白皮书(25页).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施耐德电气 IACS 无人行车白皮书 融合创新,实现更安全,可靠,高效的智能库区管理 目录 前言 钢铁行业处于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 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将是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 1 章 智能制造为钢铁行业赋能 1.1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蓬勃发展 1.2 智能制造助力钢企降本增效 1.3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展望 第 2 章 钢企发力无人行车,打造钢铁智能制造新标杆 2.1 行车智能化转型的驱动因素 2.2 无人行车技术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 2.3 保障行车无人化设计成功的关键要素 第 3 章 利用融合创新技术,实现更安全,可靠,高效的智能库区管理 3.1 IACS 无人行车系统客户价值 3.2
2、IACS 无人行车系统架构 3.3 IACS 无人行车系统关键技术 3.4 IACS 与 5G 技术的融合创新 第 4 章 IACS 无人行车系统价值主张 附录 1:名词术语和缩略语 附录 2:参考资料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施耐德电气 使用说明:未经施耐德电气事先的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抄袭、影印、翻译本文档的任何部分。凡转载或引用本文的观点、数据,请注明“来源:施耐德电气”。前言 钢铁行业处于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虽然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但钢铁产业仍面临产能过剩、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严峻
3、挑战。未来,我国钢铁工业已不再是大规模发展时期,将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是钢铁工业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阶段。钢铁行业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实现调整升级,提高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将是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由于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数字化)和工业制造运营(自动化、电气化)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尤其是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规模进入制造业,并改变
4、工业制造的既有流程、模式和市场格局,因此,智能制造、融合创新等概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政产学研等各层参与者的高度重视,并投入了相当周期对上述概念进行探索和实践。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打造“互联网+”的产业生产体系,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全流程智能制造系统,力促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了钢铁企业发展关注的核心。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钢铁企业正在向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通互联为支撑的智能制造模式转型。其中,无人行车与库区的智能化建设,成为钢铁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极具代表性的一项技术。第 1 章 智能制造为钢铁行业赋能 1.1 钢铁行业智能
5、制造蓬勃发展 钢铁行业围绕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在质量全过程管控、设备预防性管理、能源综合管理、供应链集成等方面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大型钢铁企业在整体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积累大量信息资产。经过多年发展,尽管面临着产能过剩、结构失衡,能源环境等巨大压力,总体上,大型钢铁企业在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积极探索大数据在研发、生产、能源管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有效的支撑了整体行业制造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智能生产新体系正逐步构建。1.2 智能制造助力钢企降本增效 钢铁行业作为亟
6、待转型的传统行业,在以互联网、大数据、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钢铁行业数字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开展智能制造具有先天优势,推动数字化对钢铁企业降本增效也有重要意义。首先,钢铁行业生产流程长,涉及设备量大,是大数据产生及应用的典型行业;其次,钢铁行业流程制造环节的数字化具有广泛实施的可复制性;最后,钢铁行业具备较为广泛的自动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抓手。智能制造的实施有助于钢铁企业实现全流程降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研发能力,助力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十一五期间 钢铁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促进,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钢铁企业在工艺装备、流程优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和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