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标识体系工作组:2023年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报告(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联网标识体系工作组:2023年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报告(66页).pdf(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报告车联网标识体系工作组2023年6月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前言本报告主要对车联网系统使用标识的需求进行研究,梳理现有标准中对车载终端、路侧终端、网络、平台等的各类标识的定义,对可能缺失的标识提出设计建议,完善车联网标识体系。本报告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郑银香 郄雅坤 付瑶 李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林琳 李凤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许
2、玲 董昊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梁承志 关云涛 房家奕 周巍 王精丰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邓辉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网创新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智网创新中心邱佳慧林晓伯斯润天朗(无锡)科技有限公司斯润天朗(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刘志杰、陈天宇、谢豪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周建交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刘为华 康亮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长隆 瞿仕波一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陈子韬 柴腾飞 程卫
3、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零束科技有限公司 侍兴华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王淼 路宏湖南湘江智芯云途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江智芯云途科技有限公司 周声兆 杨桓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刘建行 吴志明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鹏 郑洪江 詹正涛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马凌峰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晓青 曾少旭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李岩 张旺 张开颜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4、 郭登海 李璇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彭雪娜伟创力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伟创力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王飞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1.1.范围范围本报告主要研究C-V2X车联网系统的标识需求,梳理现有车联网标准体系内已定义的标识,包括设备标识、通信标识、应用标识等,并对可能缺失的标识提出设计建议,完善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2.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YD/T 4008-2022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应用标识分配及映射3.3.术语术语定义定义和和缩略语缩略语3.1.3.1.缩略语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报告。
5、表3-1 缩略语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名英文全名中文解释中文解释5GS5G System5G系统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C-V2XCellular-Vehicle to Everything蜂窝车联网通信CAG-IDClosed Access Group闭合接入组标识DCN-IDDedicated Core Networks Identifier专用核心网标识DSADedicated Management Advertisement专用业务公告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
6、ccess Network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ECGI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E-UTRAN全球小区识别码FQDN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全限定域名GUAMIGlobally Unique AMF IdentifierAMF全局唯一标识GUTI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fier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PSI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通用公共用户标识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
7、动设备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HVHost Vehicle主车ICCID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集成电路卡识别码MIIMajor Industry Identifier主要工业标识符MME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移动管理功能实体MMECMME CodeMME编码MMEGIMME Group IDMME组标识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PSTNnumber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NAINetwo
8、rk Access Identifier网络接入标识NCGINR Cell Global IdentifierNR全球小区识别码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NRFNF Repository Function网络存储功能NSSF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网络切片选择功能OBUOn Board Unit车载单元PEIPermanent Equipment Identifier设备永久标识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9、 Indentifier无线网临时标识RSURoad Side Unit路侧单元RVRemote Vehicle远车S-TMSI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身份S-NSSAI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information单个网络切片选择协助信息SNSerial Number产品序列号SUPI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订阅永久标识符SUCISubscription
10、 Concealed Identifier用户隐藏标识符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跟踪区域标识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辆对基础设施V2NVehicle to Network车辆对网络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辆对行人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辆对车辆VDSVehicle Descriptive Section车辆说明部分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代号VISVehicleIndicator Section车辆指示部分WMIWorld Manufactu
11、rer Identifier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3.2.3.2.术语术语定义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报告。C-V2XC-V2X技术技术C-V2X(Cellular-Vehicle to Everything)技术是基于蜂窝网络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包含了两种通信接口:一种是直接通信接口(PC5),另一种是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Uu),支持 V2N(车与网络/云)、V2V(车与车)、V2I(车与道路基础设施)和V2P(车与行人)之间的通信,为汽车赋能通信能力。证书授权中心证书授权中心 CertificationCertification AuthorityAuthority(CACA)被信任的
12、证书颁发机构,负责创建公钥证书和提供数字签名。车联网消息车联网消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一阶段)定义了BSM(车辆基本安全消息)、MAP(地图消息)、RSI(路侧交通事件及交通标志信息)、RSM(路侧安全消息)、SPAT(信号灯消息)共5个车联网消息。雷视一体机雷视一体机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雷视一体机是专门针对车路协同所设计的智能传感器,是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高性能处理器结为一体的交通传感器。智能分布式标识系统智能分布式标识系统 IntelligentIntellig
13、ent DistributedDistributed IdentifierIdentifier SystemSystem面向工业互联网更为复杂的技术和应用场景研发的高性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和解析功能的核心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支持异构标识解析兼容互通,并能为异构标识应用提供自适应的、统一注册解析服务。4.4.概述概述C-V2X车联网是指通过基于蜂窝网络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车、车-人、车-路、车-云之间的信息交互,使得人-车-路-云之间智能协同与配合,可提供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车联网涉及的联网设施和信息多样,整个系统包含了多类物理和逻辑实体,如车辆、车载设备
14、、交通设施、行人设备、服务器、传感器等,不同的设备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和服务。车联网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在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唯一识别交互的实体。只有在识别车联网系统中不同实体后,才能对相关数据进行正确的路由和定位,并对不同实体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才能对不同实体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实体之间是可信互认的。因此车联网标识体系是打破车联网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通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开发、部署和运行大规模车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先决条件。C-V2XC-V2X车联网标识的作用主要如下:车联网标识的作用主要如下:(1)解决不同实体之间的互信互认及互联互通;(2
15、)解决不同层级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追踪问题;(3)满足制造方、运营方对设备、数据、信息、应用管理需求。C-V2XC-V2X车联网标识的基本要求:车联网标识的基本要求:(1)唯一性,在一定范围内标识需满足唯一性需求,用于区分不同实体;(2)能区分不同的实体类型,如通过标识可以明确所代表的实体是物理实体还是逻辑实体等;(3)在特定情况下满足匿名性需求,为满足信息安全需求,在某些情况下要保障实体的不可追溯,需要标识有一定匿名性;(4)便捷的识别性,方便在使用场合进行识别、使用。5.5.C-V2XC-V2X车联网标识需求分析车联网标识需求分析C-V2X网络体系的连接对象已经延伸到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
16、值链,这些连接对象在系统中都需要赋予标识,以解决数据互认、互操作的问题,构建统一管理、高效、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车联网。5.1.5.1.车联网应用场景标识需求分析车联网应用场景标识需求分析C-V2X技术,是基于蜂窝网通信技术演进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直连通信和蜂窝通信两种方式,是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标准,从演进上看,包含 LTE-V2X 和 NR-V2X。从实际应用上来说,蜂窝通信主要用于车-云(V2N)之间以及车-路(V2I)之间的信息交互。直连通信,则多应用于车-车(V2V)之间以及车-路(V2I)之间的信息交互。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
17、网标识体系研究6在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 中定义的第一阶段应用场景和第二阶段应用场景的信息汇总如下:表5-1 第一阶段应用场景和第二阶段应用场景的信息汇总第一阶段应用场序号序号类别类别通信方式通信方式应用名称应用名称主要消息主要消息物理设备物理设备1安全V2V前向碰撞预警BSMHV、RV-1、RV-22安全V2V/V2I交叉路口碰撞预警BSM/MAPHV、RV、RSU3安全V2V/V2I左转辅助BSMHV、RV-1、RV-2、RSU4安全V2V盲区预警/变道预警BSMHV、RV、5安全V2V逆向超车预警BSMHV、RV-1、RV-26安全V2V紧急制动预警BS
18、MHV、RV、RSU7安全V2V异常车辆提醒RSMHV、RV、RSU8安全V2V车辆失控预警RSMHV、RV、RSU9安全V2I道路危险状况提示RSMHV、RV、RSU10安全V2I限速预警RSIHV、RSU11效率V2I闯红灯预警SPAT/MAPHV、RSU、信号灯12效率V2P/V2I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RSMHV、RV、P、摄像头、雷达13效率V2I绿波车速引导RSI/SPAT/MAPHV、RSU、信号灯、雷达14效率V2I车内标牌RSIHV、RSU15效率V2I前方拥堵提醒RSMHV、RSU、摄像头、雷达16效率V2V紧急车辆提醒BSMHV、紧急 RV(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第二阶
19、段应用场景序号序号类别类别通信方式通信方式应用名称应用名称主要消息主要消息物理设备物理设备1安全V2V/V2I感知数据共享SSM2安全V2V/V2I协作式变道VIPHV、RV-1、RV-2、RSU3安全/效率V2I协作式车辆汇入RSC/VIRHV、RV-1、RV-2、RSU4安全/效率V2I协作式交叉口通行RSC5信息服务V2I差分数据服务RTCM6效率/交通管理V2I动态车道管理RSC7效率V2I协作式优先车辆通行VIR/RSC8信息服务V2I场站路径引导服务PAM/VIR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79交通管理V2I浮动车数据采集BSM
20、/VIR/SSM10安全V2P弱势交通参与者安全通行PSM11高级智能驾驶V2V协作式车辆编队管理CLPMM12效率/信息服务V2I道路收费服务VPM注:表中“主要消息”列给出了实现对应应用场景所需要的主要交互消息,但不一定是所有消息。实际实现中,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服务水平,使用更多的消息。综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标识的需求。(1)(1)设备管理需求设备管理需求设备层的物理设备主要包含具备联网功能的车辆(轿车、货车、特种车等)、各种车载设备(OBU、传感器等)、路侧设施(RSU、摄像头、雷视一体机、信号灯等)、弱势交通参与者(行人手持终端、电动车终端等)、交通标志牌(警告标志、禁令标志、
21、指示标志、指路标志、辅助标志)、道路交通信息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识需求:1 1)设备生产管理中的标识需求设备生产管理中的标识需求:车辆和设备的生产制造、运输管理等属于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的典型场景,车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汽车行业二级节点的一个重要板块,还需要和国家顶级节点IDIS系统进行良好的数据交互,因此需要提供完备的接口服务。涉及到的链条如下图5-1所示。图5-1 设备生产管理中的标识设备的标识信息主要存于RFID、IC、条形码等主动和被动标识载体中,通过获取生产信息,主要是指车辆及车联网终端等出厂制造信息,包括VIN码、智能网联产品信息、制造设备信息、信息系统等,对资源
22、进行有效的调配,以降低人员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率,提升生产效率,并实现零部件溯源。各厂家虽然已经采用产品序列号(SN)来管理产品,但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的需要。除了产品或设备需要采用对象标识码,企业、第三方平台、行业/管理机构和国家节点需要相应的标识码,算法、工序等虚拟资源也需要身份标识。产品序列号、算法、工序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8可以厂家自定义,可以配以内部编码实现内部管理,需保证内部唯一。OBU/RSU模组/设备,需要唯一标识(如制造商id+批次+SN)用于入网认证、供应链管理,安全管理等;RSU与中心管理平台之间的接口,需要平台标识
23、,以及RSU设备标识;I2N底层承载如果使用Uu,则重用现有Uu相关的标识(如IMEI/IMSI/MS-ISDN/LAC/TAC等);OBU与远程业务平台之间的接口,需要平台标识,以及OBU设备标识等,V2N底层承载如果使用Uu,则重用现有Uu相关的标识。有相应的机构对企业、第三方平台、行业/管理机构进行统一标识分配,这样标识解析能够根据标识编码查询目标对象网络位置或者相关信息的系统装置,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2 2)设备在车联网应用中的标识需求:设备在车联网应用中的标识需求:车联网系统
24、中分为车内网和车外网,车内网主要通过CAN总线、车载以太网连接,车外网通过C-V2X网络(Uu和PC5)实现V2N、V2I、V2V、V2P,车外网框架如下图5-2所示:图5-2 车外网框架示意图不同的应用对应用数据要求不尽相同,但对设备管理的标识需求主要为:通过标识识别合法的设备,实现对车辆和设备的数据采集、诊断和控制,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通过标识关联企业提供的车联网服务与注册用户信息,是各种设备标识的注册信息以及标识查询入口等;通过标识,实现信息的的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在应用网络中实体设备与设备网络、服务进行映射、关联时,需要采用相应系统中的注册标识。在各自的应用场景中,需要保证标识唯一
25、性,与场景相对应的安全等级,标识和数据在服务之间的互通性等。由于不同系统中的应用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系统的标识是逻辑标识,逻辑标识一般基于物理实体标识生成。同样也需要对不同的应用中的虚拟资源分配不同的标识,便于数据管理。(2)(2)数据来源追溯数据来源追溯除了V2N中的数据外,C-V2X网络中数据来源主要是V2X消息:BSM、MAP、SPAT、RSI、RSM、CLPMM、PSM、RSC、SSM、VIR等。数据来源追溯需要结合各种标识,对接收到的数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9据来源进行标定,方便后续的辨别和处理。需结合的标识主要是在应用、通讯
26、、服务及机构等方面,只是在C-V2X网络中,与生产网络的表现有所不同。发送BSM、RSI等消息的车辆、路侧设备追溯;消息中信息来源,如RSM消息中周边交通参与者实时动态信息、RSI消息中交通事件信息及交通标志牌信息的来源追溯(路侧检测、交通参与者自行上报,其他参与者采集等);消息转发标识,指在转发消息时对消息的实际产生者进行标识,例如RSU转发平台的消息,需要在此消息对该平台ID进行标识,可能为平台的设备ID也可以为应用ID。具体涉及到消息可包括 SPAT、MAP、RSM消息等可能需要经过平台处理生成的消息。(3)(3)通信需求通信需求如前所述,C-V2X中的通信需求我们从蜂窝通信(Uu)和直
27、连通信(PC5)两个方面来分析。蜂窝通信蜂窝通信标识需求标识需求Uu通讯中需要进行标识机构主要有运营商、区域、基站、小区、终端等,目前已经有全球统一编码;应用和网络方面遵循3gpp LTE/5G的协议;终端在核心网侧的标识有终端标识、用户标识、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SIM标识)、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SIM卡临时标识)、P-TMSI、G-UT等。当LTE-V2X设备通过LTE网络的Uu口与其他V2X通信实体通信时,其在LTE网络中由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唯
28、一标识。标识在Uu接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对移动蜂窝网络中终端和设备单元的标识定义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终端设备通常会连接到网络并直接进行身份验证;而身份验证过程是设备通过将其IMSI/SUPI发送到网络来请求访问开始。直连通信直连通信标识需求标识需求PC5通讯中需要进行标识的机构与Uu通讯中的类似,主要是运营商、区域、道路、基础设施、终端等,目前这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尤其是运营商和终端方面。由于C-V2X网络中,有很多设备是同时具备UU和PC5两种接口的,所以在标识上沿用了Uu接口的标识定义。当V2X设备不具备Uu接口,通过PC5口与其他V2X通信实体通信时,则需要另一个承载唯一标识
29、的实体来以及相对应的身份验证功能。在应用和通讯方面,直连通信对标识的需求与蜂窝通信有较大的区别。由于V2X消息中的id主要通过设备id来生成,因此设备id需具备唯一性。V2X消息层中的id主要用于标识自身以及通信对端,其中可能关联车辆轨迹等车辆隐私信息的id,取值需具有临时性,如BSM,RSM中的ptcId id等;V2X消息中MAP、SPAT等消息不含设备的身份标识。采用广播传输模式时,安全层需要保证消息发送方的合法身份,消息中附带的发送方的安全短证书需定期更换,相关id取值具有临时性质。网络层中消息内容需要携带对应的应用标识AID以区分。接入层中实现单播寻址时,单播id作为码号需要统一管理
30、。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05.2.5.2.标识典型使用需求总结标识典型使用需求总结根据5.1节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将各种标识的使用情况做如下归类总结:表5-2:标识需求总结标识种类标识种类标识说明标识说明标识应用标识应用说明说明设备标识V2X设备制造商/管理方定义的能够唯一标识V2X设备的标识符。供应链管理,安全管理、入网认证在设备标识的使用环节具备唯一性,不可篡改,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变。注册标识车联网系统定义的能够唯一标识该系统中不同制造商生产的V2X设备的标识符。用于实体设备与设备网络、服务进行映射、关联数据来源追溯(需与其他标识
31、相结合)车联网系统内,后台需要基于注册标识对V2X设备进行管理,提供服务。注册标识需在系统中具备唯一性,需是具备安全功能的主动标识。可以包含设备标识,产品厂家和型号,运营信息等信息,以实现对所有设备类别及设备厂商的覆盖。目前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中对设备标识和注册标识未作严格区分,对注册标识和平台标识的编码未作规范,缺乏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手段。通讯标识用于对网络中的通信实体进行标识广播通信id需要唯一源,以避免自生成的id产生冲突PC5接口id或者说设备id无统一规范,难以保证唯一源的需要部分通讯id取值需具有临时性,并能实现消息追溯、取证、监管等操作单播id是否作为码号统一管理待定应用标识
32、用于区分用户应用类型对有特定应用的消息进行区分对服务类型进行区分应用标识可以伴随相应数据通过跨层原语在不同协议层间进行传递。除了用于区分应用类型,应用标识还可用于确定目标层二标识、差异化调度以及接收端的数据过滤等。应用标识也可以用于发送端确定安全证书,以及接收端基于应用标识和安全证书对发送端身份合法性进行核实,进行访问控制管理、数据共享安全管理、权限管理。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1根据应用标识的作用不同,应用标识功能可以从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侧进行分类。证书标识在必要时可识别证书持有者假名证书的标识可用于证书撤销。非假名证书标识主要用于标
33、识证书持有者的信息,便于设备管理和证书管理建议注册证书、应用证书和身份证书在认证域内唯一综上所述,车联网数据应用场景多,数据类型广、变化速率快,在数据的采集、脱敏、传输、存储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中提出了更高要求,敏感数据的收集及传输,需要按照指导建议“匿名化”、“去标识化”、“数据脱敏”、异常行为识别等处理,保证数据安全乃大势所趋。(1)(1)V2XV2X设备需要唯一的标识设备需要唯一的标识IDID。V2X系统需要对网内的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要求每个设备有唯一的ID标识。鉴于V2X系统中存在众多设备类别(如OBU、RSU等)、众多设备厂商,因此需建立统一的设备标识体系,以实现对所有设备类别及设
34、备厂商的覆盖。(2)(2)V2XV2X设备需要向证书机构提供安全身份凭证。设备需要向证书机构提供安全身份凭证。V2X技术体系中采用安全证书方案来保证V2X设备通信安全,但在证书初始化环节,尚缺少向证书机构提供安全身份凭证的手段。当前技术体系中的AAA环节,存在GBA、Oauth等不同的通道,关于可信身份凭证方案尚未形成统一标准。(3)(3)V2XV2X应用服务商需要设备标识应用应用服务商需要设备标识应用AIDAID。除基础网络层面的ID以外,在车联网应用服务层面,应用服务商需要基于用户标识对V2X设备进行管理,因此要求V2X设备具备安全的用户标识机制。(4)(4)V2XV2X的注册标识的注册标
35、识IDID需要定义统一的编码方案需要定义统一的编码方案。同时与现在的安全证书体系兼容;利用成熟的安全体系架构实现V2X设备的可信身份凭证鉴权入网。6.6.车联网标识体系车联网标识体系基于识别目标、应用场景、技术特点等不同,标识可以分成设备标识、通信标识和应用标识三类。一套完整的应用流程需由这三类标识共同配合完成,如图6-1所示。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2图6-1 设备标识、通信标识和应用标识6.1.6.1.对象标识对象标识真实世界的设备标识,用于唯一识别车联网中的物理实体(如车、路侧设备等)或逻辑实体。随着车联网应用、跨行业设备互联等
36、需求的快速增长,实体标识作为身份验证、数据采集、异构数据融合与信息安全的重要载体,可以为整个车联网行业的发展和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并加快汽车行业与通信领域、信息领域、供应链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因为功能范畴的区别,一个实体可以拥有多个实体标识,但从溯源角度考虑,一个标识必须唯一地对应一个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车联网中的实体包括但不限于:表6-1:车联网中的实体分类分类分类对象对象标识标识车侧车辆(1)车牌号(电子车牌)(2)车辆识别号码(VIN)(3)汽车电子标识车载终端(V2X-OBU)(1)产品序列号(SN)(2)OBU ID(3)CA认证初始凭证(PC5短证书)(4)CA认证初始凭证(Uu长证书
37、)车载传感器(1)产品序列号(SN)路侧.路侧通信单元(RSU)(1)产品序列号(SN)(2)RSU ID(3)rsuName(4)CA认证初始凭证(PC5短证书)(5)CA认证初始凭证(Uu长证书)路侧计算单元(1)产品序列号(SN)(2)路侧计算单元id路侧传感器(1)产品序列号(SN)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3(2)传感器ID信号灯(1)相位ID(Phase id)信号控制机(1)产品序列号(SN)(2)信号机名称路侧标识标牌(1)电子标牌ID手持终端手机(1)产品序列号(SN)(2)CA认证初始凭证(Uu长证书)便携终端(1)
38、产品序列号(SN)网络设备基站(1)设备编号RTK定位基站(1)设备编号核心网相关设备(1)设备编号平台V2X平台(1)平台IDCA平台(1)CA平台识别码/CA平台ID行业平台(1)平台识别码地图路网相关(1)eregion id(2)Nnode id(3)Nnode name(4)Llink name(5)Llane ID兴趣点位(1)点位名称(2)点位ID6.2.6.2.安全证书标识安全证书标识C-V2X车联网安全凭证包括X509证书、V2X短证书、初始认证凭证等。证书标识主要用于识别证书持有者身份,初始认证凭证标识主要用于标识初始认证密钥。C-V2X车联网中的安全凭证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下
39、表中的内容。表 6-2 安全凭证标识分类分类凭证类别凭证类别凭证凭证标识标识X509证书CA证书主体名称(subject),描述与公钥相对应的CA终端实体证书 主体名称(subject),描述与公钥相对应的终端实体V2X短证书机构证书id,标识机构证书持有者注册证书id,标识V2X设备假名证书id,链接值应用证书id,标识RSU、VSP身份证书id,标识特权车辆初始认证凭证 X509证书初始认证凭证初始认证凭证一般为通过带外方式分发的初始认证密钥,凭证的标识用于识别初始认证密钥V2X短证书初始认证凭证-正则公钥正则ID,标识正则公钥V2X短证书初始 主体名称(subject),描述与公钥相对应
40、的终端实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4认证凭证-LTC体当前,V2X短证书的初始认证方式、初始认证凭证类型和格式,业界没有达成统一。初始认证凭证的生成、分发方式也不同,导致设备厂家需要逐一适配,建议进行规范。6.3.6.3.通信标识通信标识通信标识用于标识与信息数据传送和交换相关的逻辑实体,主要目的是寻址,实现信息的正确路由和定位。这些逻辑实体包括通信协议、会话、端口等。比如 IP 地址、E.164 号码、IMSI 号码、各类端口号等。通信链路两端的节点一定具有同类别的通信标识,作为相对地址或绝对地址用于寻址,以建立到目标对象的通信连接。
41、表 6-3:通信标识分类分类对象对象标识标识通信协议层IP层IP地址(IPv4、IPv6)MAC层MAC地址LTE-V2XPC5Layer-2 ID:(1)source Layer-2 ID(2)destination Layer-2 ID通信节点终端用户(1)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SUPI/SUCI)(2)临时用户标识码(GUTI/5G-GUTI)(3)临时用户标识码短码(S-TMSI/5G-S-TMSI)(4)移动用户的国际ISDN号码(MSISDN)(5)通用公共用户标识(GPSI)(6)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7)终端设备号(IMEI/PEI)(8)闭合接入组标识(CAG
42、-ID)基站全球基站标识(eNB ID/gNB ID)核心网(1)MME标识:MME Group ID(MMEGI)、MME Code(MMEC)(2)跟踪区域标识: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3)AMF标识(GUAMI)/AMF 名称/AMF集全限定域名/AMF实例全限定域名(4)专用核心网标识(DCN-ID)(5)V2X控制功能全限定域名(V2X Control FunctionFQDN)(6)网络存储功能全限定域名(NRF FQDN)(7)网络切片选择功能全限定域名(NSSF FQDN)(8)5G跟踪区域标识全限定域名(5GS TAI FQDN)(9)SMF集
43、全限定域名(10)NF集全限定域名/NF服务集全限定域名(11)网络切片标识(S-NSSAI)(12)网络接入标识(NAI)小区的标识(1)全球小区识别码(ECGI/NCGI)(2)物理小区标识PCI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56.4.6.4.应用标识应用标识用于唯一识别车联网应用层中各项业务或各领域的应用服务的组成元素(如电子标签在信息服务器中所对应的数据信息等)。基于应用标识就可以直接进行相关对象信息的检索与获取。关系:不同的消息体可以用于承载不同的用户应用。对于相同的消息体,根据其携带的信元内容、触发条件以及用途不同,其也可以承载
44、不同的用户应用。表6-4:应用标识应用领域或其他描述应用领域或其他描述应用标识取值应用标识取值(十进制)(十进制)字节长字节长度度消息消息DSA发送36162DSA车车基本安全应用-普通车辆状态1111BSM,常规车车基本安全应用-普通车辆关键事件提醒1121BSM,事件车车基本安全应用-紧急车辆状态1131BSM,常规车车基本安全应用-紧急车辆关键事件提醒1141BSM,事件车车基本安全应用-后装车载终端36172BSM地图类应用36182MAP信号灯类应用36192SPAT道路信息-静态类应用36202RSI道路信息-半静态类应用36212RSI道路信息-动态类应用36222RSI道路提醒
45、类应用36232RSM测试车辆发送36242测试路侧发送#136252测试路侧发送#236262证书管理36272证书撤销列表36282异常行为管理362927.7.车联网现有相关标识的定义车联网现有相关标识的定义7.1.7.1.对象标识对象标识7.1.1.7.1.1.机动车号牌机动车号牌7.1.1.1.7.1.1.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机动车号牌遵循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36-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强制性要求。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67.1.1.2.7.1.1.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机动车号牌是准予机动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46、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标志,其号码是机动车登记编号。机动车登记编号是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时,按规则给机动车确定的编号。机动车登记编号包含:用汉字表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用英文字母表示的发牌机关代号;由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序号;以及用汉字表示的专用号牌简称。图7-1为号牌式样示例,号牌完整分类、规格、颜色、适用范围、式样等内容参见GA 36-2018的表1及第5章。图7-1:汽车号牌示例(1)(1)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应符合表7-1的要求。表7-1: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1)1)发牌机关代号发牌机关代号发牌机关即车辆登记机关,为省、自治区、直
47、辖市公安厅、局和地、市、州、盟公安局、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例如河北石家庄市为 A、唐山市为 B。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7直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使用发牌机关代号为 AZ,应按照英文字母顺序依次启用新的发牌机关代号,并在启用前30天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备案,经确认后方可使用。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经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批准同意后可启用新的发牌机关代号。对于废止或者废止后重新启用发牌机关代号的,要报经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批准同意。2)2)序号序号序号位数、编码规则和适用号牌类型见表7-2。表7-2 序号位数和适用号牌
48、类型4位或5位序号使用规则:序号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方式的使用应按附录1-表1的规定依次有序使用。已使用的序号总量与序号理论容量的比例超过60%时,经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备案后,可启用下一种组合方式。6位序号使用规则: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序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应按附录1-表2的规定依次使用;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序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应按附录1-表3的规定依次使用。已使用的序号总量与序号理论容量的比例超过60%时,经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备案后,可启用下一种组合方式。机动车登记中收回的号牌,其机动车登记编号12个月后应重新启用。3)3)专用号牌简称用
49、汉字专用号牌简称用汉字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8各种专用号牌机动车登记编号中使用的汉字简称如下:a)领馆汽车号牌和领馆摩托车号牌为“领”;b)使馆汽车号牌和使馆摩托车号牌为“使”;c)警用汽车号牌和警用摩托车号牌为“警”;d)教练汽车号牌和教练摩托车号牌为“学”;e)挂车号牌为“挂”;f)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出内地车辆号牌为“港”;g)澳门特别行政区入出内地车辆号牌为“澳”;h)试验车的临时行驶车号牌为“试”;i)特型车的临时行驶车号牌为“超”。7.1.1.3.7.1.1.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要求:机动车号牌是机动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
50、路上行驶的法定标志,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按规定申请、安装号牌,因而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均具有机动车登记编号。发放:发牌机关即车辆登记机关,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地、市、州、盟公安局、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牌机关代号见GA 36-2018附录A。号牌成品应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生产。号牌的现场制作点应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经确认后方可设置。号牌制作点的设置应满足群众当场领取号牌的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使用信息系统对号牌生产进行监督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核发号牌前应采集机动车生产序列号和机动车登记编号,并上传至全国机动车信息资源
51、库。未签注的机动车临时行驶车号牌应由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制作。7.1.2.7.1.2.车辆识别代号(车辆识别代号(VINVIN)7.1.2.1.7.1.2.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车辆识别代号(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由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6735-2019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定义。该标准规定了车辆识别代号的内容与构成,同时还给出了车辆识别代号在车辆上的位置与固定要求。7.1.2.2.7.1.2.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对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大于或等于1000辆的车辆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的第一部分为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52、);第二部分为车辆说明部分(VDS);第三部分为车辆指示部分(VIS),如图7-2所示。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19图7-2 年产量大于或等于1000辆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结构示意图对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小于1000辆的车辆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的第一部分为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二部分为车辆说明部分(VDS);第三部分的第三、四、五位与第一部分的三位字码一起构成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其余五位为车辆指示部分(VIS),如图7-3所示。图7-3 年产量小于1000辆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
53、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结构示意图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用来标识车辆制造厂的唯一性,是车辆识别代号的第一部分,由车辆制造厂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授权机构预先分配,WMI应符合GB16737的规定。WMI的前两位由国际代理机构(ISO授权的国际代理机构为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分配,用以保证国家识别标志的唯一性。中国的WMI前两位区段为L0-L9、LALZ,它规定了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汽车产品的WMI编号必须在该区段内。WMI代号的第三位字码是由国家机构指定、用以标明某个特定的制造厂的一个字母或数字字码。WMI在与VIN的其余部分一起使用时,足以保证30年之内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的所有车辆的VIN代号具
54、有唯一性。车辆说明部分(VDS)是车辆识别代号的第二部分,由六位字码组成(即VIN的第四位第九位)。如果车辆制造厂不使用其中的一位或几位字码,应在该位置填入车辆制造厂选定的字母或数字占位。车辆说明部分(VDS)第一五位(即VIN的第四八位)应对车辆一般特征进行描述,其组成代码及排列次序由车辆制造厂决定。如果车辆制造厂不使用其中的一位或几位字码,应在该位置填入车辆制造厂选定的字母或数字占位。VDS的最后一位(即 VIN的第九位字码)为检验位。检验位可为“0-9”中任一数字或字母“X”,用以核对车辆识别代号记录的准确性VDS可从以下方面对车型特征进行描述:-车辆类型;-车辆结构特征(如:车身类型、
55、驾驶室类型、货箱类型、驱动类型、轴数及布置方式等);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0-车辆装置特征(如:约束系统类型、发动机特征、变速器类型、悬架类型、制动型式等);-车辆技术特性参数(如:车辆最大总质量、车辆长度、轴距、座位数等)。VDS中描述的车辆特征至少应包括表7-3中规定的内容:表7-3 车辆特征描述车辆指示部分(VIS)是车辆制造厂为了区别不同车辆而指定的一组字符,由八位字码组成(即VIN的第十十七位)。VIS的第一位字码(即 VIN的第十位)应代表年份吗,年份代码按表7-4规定使用(30年循环一次)。表7-4 年份代码表VIS的
56、第二位字码(即VIN的第十一位)应代表装配厂。如果车辆制造厂生产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大于或等于1000辆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此部分的第三八位字码(即VIN的第十二十七位)用来表示生产顺序号。如果车辆制造厂生产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小于1000辆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则此部分的第三、四、五位字码(即VIN的第十二十四位)应与第一部分的三位字码一同表示一个车辆制造厂,第六、七、八位字码(即VIN的第十五十七位)用来表示生产顺序号。在车辆识别代号中仅应使用下列阿拉伯数字和大写的罗马字母。1 2 3 4 5 6 7 8 9 0A B C D E F G H J K
57、L M N P R S T U V W X Y Z(字母I、O及Q不能使用)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1分隔符的选用由车辆制造厂自行决定,例如:、。分隔符不得使用车辆识别代号的任何字码及 可能与之混淆的字码,不得使用重新标示或变更标识符及可能与之混淆的符号。7.1.2.3.7.1.2.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我国汽车行业于年出台国家标准GB/T 16735-1997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位置与固定和 GB/T 16736-1997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内容与构成,开始在车辆上标记VIN。2004年在前述标准基础上修订出台了
58、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6735-2004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同年国家发改委发布2004年第66号文车辆识别代号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份文件规范了VIN的强制使用。2019年发布GB/T 16735-2019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车辆识别代号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生产企业及进口车辆生产企业均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上标示VIN。”车辆识别代号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VIN的监督、管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作机构)承办有关具体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的企业,均应按照该办法
59、的规定,向工作机构申请WMI。其它类型车辆产品需要标示VIN时,其生产企业也应按照该办法的规定申请WMI。获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车辆产品,其车辆生产企业或销售商应将其使用的WMI向工作机构备案,提交WMI的相关证明材料及准予进口的有关文件。获得WMI代码的车辆生产企业,应按照该办法及GB16735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的规定,制定本企业的VIN编制规则,并在VIN编制规则首次使用两个月前向工作机构备案。进口车辆生产企业或销售商也应按照该办法及GB16735的有关规定,在车辆首次进口的一个月以前向工作机构备案VIN编制规则(中文、英文或本国文字版本各一份)。境内车辆生产企业
60、生产的出口车辆产品,可按照车辆产品进口地的规定制定VIN编制规则。VIN编制规则一经备案,车辆生产企业不得对已备案的VIN编制规则的结构框架、描述项目和代码定义进行任意更改,VIN编制规则备案周期至少为两年,期间可在具体描述项目方面增加新的描述定义。车辆生产企业新增描述代码的,应在首次使用两个月前将修改后的VIN编制规则按该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向工作机构备案。获得WMI代码的车辆生产企业,应按照该办法的规定使用VIN,建立VIN档案以及VIN数据库。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工作机构、获得WMI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使用VIN的车辆产品实施监督管理。7.1.3.7.1.3.汽车电子标识汽车电子标识7.1.3.
61、1.7.1.3.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汽车电子标识在机动车上安装要求在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GB/T35790.1-2017机动车电子标识安装规范 第1部分:汽车中进行规定,电子标识本身的相关要求在GB/T 35789.1-2017机动车电子标识通用规范 第1部分:汽车中进行规定。7.1.3.2.7.1.3.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2汽车电子标识是用于识别机动车身份,嵌有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芯片并存储机动车登记信息、行业应用信息等信息的载体,也被称为“汽车电子身份证”,示例见图7-4。图7-
62、4 机动车电子标识示例机动车电子标识应包含1个芯片标识符区、1个安全区、1个机动车登记信息区以及至少5个用户区等存储分区。(1)芯片标识符区存储的信息包含芯片标识符(空口协议标识码、厂商识别代码、序列号)和冗余校验位,存储容量为64位;(2)安全区存储的信息包括身份鉴别密钥、机动车登记信息区和用户区的读(写)权限及口令信息,存储容量为不小于336位;(3)机动车登记信息区存储的信息包含机动车登记编号(号牌号码)、号牌种类、车辆类型、使用性质和标识序列号,存储容量为256位;1)机动车登记编号相关要求参见本报告8.1.1章节内容,编号数据格式见附录2-表14;2)号牌种类使用4位二进制代码表示,
63、其相互对应关系见附录2-表 5;3)车辆类型使用9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其相互对应关系见附录2-表 6;4)使用性质使用4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其相互对应关系见附录2-表 7;5)标识序列号由2位省(市、区)代码、10位顺序号和1位校验码组成,见图7-5。校验码仅用于输入校验,不在机动车登记信息区中存储,由省(市、区)代码和顺序号经加权运算生成,生成算法见GB 11643;图7-5 标识序列号格式(4)用户区的存储信息由应用行业主管部门确定,存储容量为:用户1为224位,用户2、用户3和用户4为208位,用户5为不小于208位;7.1.3.3.7.1.3.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IMT-2020(5G)推
64、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3汽车电子标识主管单位为公安部,目前仍处于试行阶段,预计将随修订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一并实施,发放、管理要求预计会参考机动车号牌。前期的试行工作中,按照公安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环保部联合下发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方案与京津冀汽车电子标识试点技术方案有关要求、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关于开展汽车电子标识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河北省道路运输条例相关规定,沧州市作为河北省试点城市,交通警察支队启动了汽车电子标识试点项目,在兼容现有6C标准汽车电子标识基础上,为危化品运输车、出租车、工程车、校车、渣土车、环卫车、公交车、旅游客运、申领市区
65、通行证的货车等重点车辆安装全国统一标准的国标汽车电子标识。7.1.4.7.1.4.SIMSIM卡编号卡编号7.1.4.1.7.1.4.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SIM卡编号是一种ICCID编号,依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的推荐标准 国际电信计账卡 ITU-T E.118 建议书,基于国际标准ISO/IEC 7812-1和ISO/IEC 7812-2进行编号。在中国,SIM卡编号规则由各运营商基于相关标准制定。此外,根据GB/T 32960.3-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车载通信终端(或称T-box)以上报车辆信息为目的进行数据交换时,车辆登入企
66、业平台的数据格式内,对车载终端的识别方法即为SIM卡ICCID号。7.1.4.2.7.1.4.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SIM卡编号为20位字符的阿拉伯数字编码,并由以下分部组成,见图7-6:主要工业标识符(MII);国家码;发行者标识符号码;个人账户识别号码;根据Luhn公式计算的奇偶校验数字(见ISO/IEC 7812-1,附件B1)。除了奇偶校验数字外,OA可在卡的某处设置有效校验装置,在发行新卡时可以改变该装置。图7-6 国际电信计账卡编号体系该编号体系里,已确定部分包括:-MII(电信用途固定为“89”);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
67、4-国家码(中国为“86”);-发行者标识符号码(中国移动为“00”、“02”、“04”、“07”,中国联通为“01”、“06”、“09”,中国电信为“03”“11”)-后续编码为发行者自定义部分;(1)中国移动的编码格式为:中国移动的编码格式为:89 86 CC M F SS YY G XXXXXX PCC 发行者标识符(“00”、“02”、“04”、“07”)M-移动接入号段标识:例如在898600号段,后接49分别对应134139号码F-运营商功能位SS 省份代码YY-卡片生产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G-供应商编码XXXXXX-自定义编号P-校验码(中国移动用户卡cos技术规范(2)中国联通的
68、编码格式为:中国联通的编码格式为:89 86 CC YY A H SSS XXXXXX PCC 发行者标识符(“01”、“06”、“09”)YY-卡片生产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如使用回收IMSI资源制卡在当年的年份基础上加50A IMSI中的A位代表网号H MDN(Mobile Directory Number,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的H0号SSS 区号XXXXXX-自定义编号P-校验码(中国联通GSM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SIM USAT卡生产技术规范)(3)中国电信的编码格式为:中国电信的编码格式为:89 86 CC M YY HHH XXXXXXXX PCC 发行者标识符(“03”
69、,“11”)M 运营商保留位YY-卡片生产年份的最后两位数字HHH 县市代码XXXXXXXX-自定义编号P-校验码(中国电信网络资源命名及编码规范)7.1.4.3.7.1.4.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SIM卡编号作为ICCID编号,系集成电路卡片的物理唯一识别码,卡片制造后即按照运营商的标识格式进行编码,然而并无明确规定具体分发流程,也无相关机构的具体备案流程。另外,发行者标识符部分的管理,由国际电联授权相关国家的主管部门执行,发行者标识符被主管部门分配给相应的运营机构,国内主管部门为工业与信息化部。7.1.5.7.1.5.道路与交通设施标识道路与交通设施标识IMT-2020(5G)推进组C-V2
70、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57.1.5.1.7.1.5.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目前存在以下相关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设备进行涉及道路与交通设施的信息交换做出规范要求或推荐要求:(1)GA/T 1743-2020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发布接口规范(2)T/CSAE 532020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 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一阶段)(3)T/CSAE 157-2020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4)T/CSAE 159-2020 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直连通信系统路侧单元技术要求(5)T/CSAE 18
71、52021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模型与交换格式(6)ASAM Standards:OpenDRIVE Version:1.6.07.1.5.2.7.1.5.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在车联网体系中,道路与交通标识信息是基于高精度地图实现的。高精度地图中包含了道路及交通设施信息,也可以包含道路上的移动目标信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其包含对现实世界地理对象在地图数据库中抽象表达的要素。地图一般由不同的图层构成。广泛应用于车联网中的高精地图文件格式,有ASAM(Associ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of Automation and Measuring S
72、ystems,自动化与测量系统标准化协会是一个以促进汽车制造与测试工具链的标准化为宗旨的非牟利组织)开发的Open系列格式。Open系列文件格式(OpenDRIVE,OpenCRG以及OpenSCENARIO)是一套描述高精地图内容的格式标准,此标准系ASAM为促进高精地图在汽车开发仿真中的使用而开发。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Open系列或基于Open系列改进的的高精地图格式。图7-7 OpenDRIVE,OpenCRG以及OpenSCENARIO之间的关联其中,如上图7-7所示,OpenDRIVE格式使用文件拓展名为xodr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作为基础,通过节点(nodes)构建了地图中的
73、路网部分,存储在OpenDRIVE文件中的数据描述了道路的几何形状以及可影响路网逻辑的相关特征(features);道路连接用 元素里的 元素来表示。以及 元素在 元素中被定义用于表示前承和后继道路。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6从国内已出台标准的角度,依据T/CSAE 1852021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模型与交换格式,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地图基于与Open格式相近的逻辑,图层构成及图层间关系如下图7-8所示:图7-8 自动驾驶地图采集要素构成图从拓扑结构的角度上,自动驾驶地图的信息依托于道路路面的ID进行识别,而道路路面则是
74、由全局细分成区域,再由区域内ID进行识别。自动驾驶地图采集场景的基本信息图层包括道路路面及其他内容,道路路面的主要用途是现实中所有道路对象的载体。其中属性说明的内容包括:(1)道路路面编号记录当前道路路面对象的唯一ID(2)所属分区编码记录当前对象所在的行政区划的编码,记录到市级行政区划,例如南京市、广州市等(3)其他特征内容在这样的地图中,存在对智能路侧设备的标识标准,即通过其对应的物理位置(所属分区、所属路面),以及其在区域内的编号和其类型,对设备进行全局唯一的ID分配。下表整理自T/CSAE 1852021,描述了高精地图中可用于标识智能路侧设备的字段:表7-5 智能路侧设备属性表序号序
75、号字段名称字段名称字段说明字段说明字段类型字段类型属性值说明属性值说明空 值 说空 值 说明明1Intelligent_Roadside_Falicity_ID智能路侧设备编号INTEGER智能路侧设备的唯一ID非空2Type类型INTEGER智能路侧设备类型6Road_Area_ID所属路面编号INTEGER非空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78Belong_Area Code所属分区编码INTEGER记录所在行政区划代码非空高精度地图应用于V2X消息方面,有T/CSAE 532020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 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
76、互标准(第一阶段)和T/CSAE 157-2020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从消息传输层面做出规范。路侧单元对包括地图信息、信号灯信息等的广播整体结构如下图7-9所示:图7-9 路侧单元广播地图消息Msg_MAP主要结构图7-10 路侧单元广播信号灯消息Msg_SPAT主要结构路侧单元RSU广播的地图消息,节点是地图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可以表示交叉路口,也可以表示一个路段的端点。在地图上,相邻且有序的两个节点确定一条有向路段,有向路段细分成车道。节点的标识由全局唯一的区域标识和区域内唯一的节点标识组成,保证了节点标识的全局唯一性,而车道在路段内则被分配
77、唯一标识。但区域标识未有标准定义,可以是行政区划(有国家标准)、交通管辖区域(按照政府行政要求划分)、地图制作方对地图的区域划分(未有行业标准)。路口(作为道路端点的一种)以节点表示,车道与另一车道的连接表示为。在地图消息内描述了道路与下游路段的连接关系的数据帧中,存在数据元素,指该连接对应的本地路口处信号灯的相位ID,此相位ID事实上也是地图消息和信号灯消息的唯一动态关联,车辆通过该相位ID数据,查看到信号灯消息中对应的信号灯的实时相位状态。而信号灯具体物理位置,则由定义,是在定义路口时的一种表现形式。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8同时
78、,T/CSAE 157-2020 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对上述消息进行了增补:增加了扩展类型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扩展类型数据,在有向路段和车道层级之间增加了,用以优化区分同一道路内不同车道线数量的路段。在内有唯一数字标识。对于路侧终端RSU的标识,消息体路侧安全消息Msg_RSM和路侧交通信息Msg_RSI存在元素id(OCTET STRING(SIZE(8),这从根本上要求了路侧终端需要被分配全局唯一的标识,该标识允许的存储空间为8位OCTET,即64位二进制数的长度。对于电子化交通标牌的标识,消息体路侧交通信息Msg_RSI存在元素rtsid,该I
79、D为RSU内部RTS的唯一ID标识,接收方需要使用Device ID和rtsId作为该RTS的唯一标识。此ID必须保持设备内RTS的唯一性。同时,该消息体中存在元素signType定义道路交通标志的类型。数值0表示未知类型,或文本描述信息。大于0数值表示交通标志标牌信息,其编号参照国家标准GB 5768.2-2009中“交通标志中文名称索引”表序号。需要注意的是,GB 5768.2-2009中,序号和交通标志类型并非一一对应,存在一个序号对应数个类别相同而具体信息不同的标志的情况。例如:序号1对应的“警1-交叉路口”标志包含了不同形状的平面交叉路;序号62对应的“禁15-禁止某两种车驶入”标志
80、则需要依赖辅助标志。T/CSAE 532020 及 T/CSAE 157-2020 对消息的定义,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对道路及交通设施的标格式提出了要求。综上所述,在C-V2X车联网体系中,针对道路与交通设施的标识方法,基于高精地图和V2X消息,存在相关的要求,相关标准规定了标识的格式。7.1.5.3.7.1.5.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上述标准从消息交互的方面,对应用于车联网的道路及道路设施标识提出了要求,这些固定设施的标识可以按照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标准以行政区划分区,再按照类型、位置等进行区域内的唯一编码。目前,此种编码方式暂无在行政区划内部统一的编码分配方式
81、,若考虑以此种方式对交通设施进行标识分发,须进一步拟定标准,或地方政府的交通部门按照相关消息标准自行分配标识。另一种编码方式可以是按照对象的三维物理位置(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进行标识,可以在三维空间决定一个物体的绝对位置。三维物理位置在T/CSAE 532020标准被引用为地图消息体中节点的物理属性,在GA/T 1743-2020标准被引用为信号机所在路口中心的物理属性。GA/T 1743-2020同时要求经纬度与海拔高度符合GA/T 543.9 公安数据元标准的要求,经纬度以单精度浮点型用4个字节表示,海拔高度以米为单位用2个字节表示。7.1.6.7.1.6.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7.1.
82、6.1.7.1.6.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交通信号灯(定义参见GB/T 31418-2015中2.1.1条款)是用于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指示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信号灯按功能类型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左转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口信号灯、掉头信号灯。相关要求参考GB 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及GB 14887-2015道路交通信号灯。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29交通信号控制机(定义参见GB
83、/T 31418-2015中2.5.1条款)是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位于交叉口现场的底层执行单元,其核心功能是实现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兼有交通信息采集、通信、交叉口监控等功能。相关要求参考GB25280-2016道路交通控制信号机及GA/T 1743-2020道路交通控制信号机信息发布接口规范。7.1.6.2.7.1.6.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交通信号灯的型号由功能分类代码、面罩规格、光源类型代号和生产单位自定代号组成,如下图7-11所示。图7-11 交通信号灯标识格式交通信号控制机型号包括功能分类、安装环境、使用形式、工作耐温等级、企业自编码,如下图7-12所
84、示。图7-12 信号机型号编制规则交通信号控制机识别码编制规则见下图7-13,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一台信号机。图7-12 控制机识别码编制规则另外,在GA/T 1743-2020中,交通信号控制机交换相关信号时,存在数据元素发送/接收方身份标识,按下表7-6所述的格式定义:表7-6 发送/接收方标识取值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07.1.6.3.7.1.6.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交通信号灯型号、交通信号控制机型号、识别码作为产品身份标识,由设备制造商按照标准既定规则自行编制,并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
85、心等机构完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认证工作,正式上市使用。交通信号控制机发送/接收方身份标识按照标准定义的规范格式生成,确保数据通信规范开展。7.1.7.7.1.7.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IMEI)7.1.7.1.7.1.7.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车载终端ID即可采用IMEI。IMEI,即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Equipment Identity),用于在移动网络中识别每一部独立的移动通信设备。序列号共有1517位数字,前8位(TAC)是型号核准号码(早期为6位),是区分手机品牌和型号的编码。接着2位(FAC)是最后装配号(仅在早期机
86、型中存在),代表最终装配地代码。后6位(SNR)是串号,代表生产顺序号。7.1.7.2.7.1.7.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IMEI码由15-17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TAC+FAC+SNR+CD+SVN。第一部分 TAC,Type Allocation Code,类型分配码,由8位数字组成(早期是6位),是区分手机品牌和型号的编码,该代码由GSMA及其授权机构分配。其中TAC码前两位又是分配机构标识(Reporting Body Identifier),是授权IMEI码分配机构的代码,如01为美国CTIA,35为英国BABT,86为中国TAF。第二部分 FAC,Final Assembly Cod
87、e,最终装配地代码,由2位数字构成,仅在早期TAC码为6位的手机中存在,所以TAC和FAC码合计一共8位数字。FAC码用于生产商内部区分生产地代码。第三部分 SNR,Serial Number,序列号,由第9位开始的6位数字组成,区分每部手机的生产序列号。第四部分 CD,Check Digit,验证码,由前14位数字通过 Luhn算法计算得出。第五部分 SVN,Software Version Number,软件版本号,区分同型号手机出厂时使用的不同软件版本,仅在部分品牌的部分机型中存在。7.1.7.3.7.1.7.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
88、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1IMEI码由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统一分配,授权BABT(British approvals Board of Telecommunications,英国通信认证管理委员会)审受。7.1.8.7.1.8.永久设备识别码(永久设备识别码(PEIPEI)7.1.8.1.7.1.8.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永久设备识别码(Permanent Equipment Identifier,PEI)是5G系统为每个接入的终端分配的永久设备标识符,PEI 可以针对不同的终端类型和用例采用不同的格式。7
89、.1.8.2.7.1.8.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永久设备识别码PEI可以针对不同的终端类型和用例采用不同的格式。PEI的格式取决于PEI的类型,包括IMEI 或IMEISV(IMEI软件版本),一个48位比特的MAC地址或者是IEEE扩展的唯一标识(EUI-64)。如果终端支持至少一种 3GPP 接入技术(即NG-RAN,E-UTRAN,UTRAN或GERAN),则必须为终端分配IMEI 或IMEISV 格式的 PEI;若终端为非3GPP的任一接入技术,将分配EUI-64码。终端将把 PEI 连同正在使用的 PEI 格式的指示一起上报给网络。各种类型的PEI标识格式如下:(1)若PEI类型为IM
90、EI或IMEISV,标识格式参考7.1.7.2章节;(2)若PEI类型为一个48位比特的MAC地址,则标识为6个字节长度,采用十六进制,前3个字节为“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后3个字节为厂商分配(CID)(3)若PEI类型为一个64位比特的IEEE EUI-64,该值是从接口的链路层地址(MAC地址)变化而来,在MAC地址的中间位置(从高位开始的第24位后)插入十六进制数FFFE(1111111111111110)。为了确保这个从MAC地址得到的接口标识符是唯一的,还要将Universal/Local(U/L)位(从高位
91、开始的第7位)设置为“1”,最后得到的这组数就作为EUI-64格式的接口标识符。7.1.8.3.7.1.8.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永久设备识别码PEI的分发取决于终端的类型,(1)如果是IMEI或IMEISV,参考7.1.7.2章节;(2)如果是48比特的MAC地址,其中前3个字节有IEEE标准组织统一分配,后3个字节由厂商自定义;(3)如果是64bit的EUI-64码格式,则是由48bit的MAC地址变化而来,其标识分发与48bit的MAC地址标识分发机制相同。7.2.7.2.安全证书标识安全证书标识7.2.1.7.2.1.X509X509证书标识证书标识7.2.1.1.7.2.1.1.规范规
92、范/标准标准GB/T 20518-2018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格式。7.2.1.2.7.2.1.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X509证书的主体名称(subject)定义为Name类型,其ASN.1结构如下所示: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2Name:=CHOICERDNSequenceRDNSequence:=SEQUENCE OF RelativeDistinguishedNameRelativeDistinguishedName:=SET OF AttributeTypeAndValueAttributeTypeAndValu
93、e:=SEQUENCEtype AttributeType,value AttributeValueAttributeType:=OBJECT IDENTIFIERAttributeValue:=ANY DEFINED BY AttributeTypeDirectoryString:=CHOICEteletexString TeletexString(SIZE(1.MAX),printableString PrintableString(SIZE(1.MAX),universalString UniversalString(SIZE(1.MAX),utf8String UTF8String(S
94、IZE(1.MAX),bmpString BMPString(SIZE(1.MAX)Name描述了由一些属性组成的层次结构的名称,如国家名、相应的值。终端实体证书subject实例如下表7-7所示:表7-7 终端实体证书主体名称实例主体名称(subject)国家(countryName)省份(stateOrProvinceName)地市(localityName)组织名称(organizationName)机构名称(organizationalUnitName)用户名称(CommanName)7.2.1.3.7.2.1.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X509证书的subject,可由证书申请者填写,也可
95、由CA填写。7.2.2.7.2.2.V2XV2X短证书标识短证书标识7.2.2.1.7.2.2.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YD/T 3957-2021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技术要求。7.2.2.2.7.2.2.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V2X短证书的id定义为CertificateId类型,其ASN.1结构如下所示:CertificateId:=CHOICElinkageDataLinkageData,nameHostname,binaryIdOCTET STRING(SIZE(1.64),noneNULL,.此数据结构包含在必要时用于识别证书持有者的信息,其中:(1)link
96、ageData:用于批量撤销假名证书。定义为 LinkageData 类型,其 ASN.1 结构如下所示: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3LinkageData:=SEQUENCEiCertIValue,linkage-valueLinkageValue,group-linkage-valueGroupLinkageValue OPTIONALIValue:=Uint16LinkageValue:=OCTET STRING(SIZE(9)GroupLinkageValue:=SEQUENCEjValueOCTET STRING(SIZE(4
97、),valueOCTET STRING(SIZE(9)(2)name(名称):用于在非匿名证书的情况下标识证书持有者,它应该是人类可读的。定义为 Hostname 类型,其 ASN.1 结构如下所示:Hostname:=UTF8String(SIZE(0.255)(3)binaryId:支持非人类可读的标识符。(4)none:表示证书不包含标识符。7.2.2.3.7.2.2.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机构证书:id取值为name(Hostname类型),由证书申请者填写,证书签发者可修改。目前机构证书id由机构自定义,缺乏统一格式,建议格式:机构类型+机构域名,如:。注册证书:id取值为name(H
98、ostname类型),由证书申请者填写,证书签发者可修改。对于OBU,id建议取VIN码哈希值,可确保唯一;对于RSU,id建议采用统一编码后的RSU ID,可确保唯一。假名证书:id取值为linkageData(LinkageData类型),由证书管理系统分配,理论上可确保唯一。应用证书:id取值为bianryID,由证书申请者填写,证书签发者可修改。id建议采用统一编码后的RSU ID,可确保唯一。身份证书:id取值为bianryID,由证书申请者填写,证书签发者可修改。id建议采用车牌号或业务标识,可确保唯一。7.2.3.7.2.3.正则正则IDID7.2.3.1.7.2.3.1.规范规
99、范/标准标准YD/T 3957-2021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技术要求。7.2.3.2.7.2.3.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规范中定义的基本格式为:canonicalIdIA5String OPTIONAL,具体格式可由实现方指定,需保证其作用域内唯一,且设备生命周期内不变。默认可使用正则公钥SM3摘要值的后16字节16进制大写字符串充当,也可使用其它合适的设备唯一标识。7.2.3.3.7.2.3.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由制造商分发。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47.3.7.3.通信标识通信标识7.3.1.7.3.1.
100、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MSI)7.3.1.1.7.3.1.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用于区分4G蜂窝网络中不同用户的识别码,是在所有位置(包括在漫游区)唯一识别移动用户的号码。7.3.1.2.7.3.1.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15位的十进制数。其结构组成为MCC+MNC+MSIN,如下图7-13所示。图7-13 IMSI结构其中:(1)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国家码):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
101、属的国家或地区,共3位,中国为460。(2)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网络号码):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PLMN),23位,MNC 的长度(两位或三位)取决于 MCC 的值,如我国采用2位。在同一个国家内,如果有多个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可以通过MNC来进行区别,即每一个PLMN都要分配唯一的MNC。(3)MSIN(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移动用户识别号码):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共有10位。7.3.1.3.7.3.1.3.标
102、识分发标识分发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结构中的不同号码段资源管理单位不同,由电信运营商对号码进行规划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备,最终统一由电信运营商面向用户分发。IMSI结构中的不同号码资源管理如下:(1)MCC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在全世界范围统一分配和管理,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但一个国家可以被分配多个 MCC;(2)MNC由国家的电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同一个电信运营商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MNC(视业务提供的规模而定),如中国移动系统使用00、02、04、07等,中国联通使用01、06、09等,中国电信使用03、05、11等,中国铁通系统使用20;(3)MSIN由相关的电信运营商分配,
103、唯一标识网内的移动用户。7.3.2.7.3.2.用户永久标识符(用户永久标识符(SUPISUPI)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57.3.2.1.7.3.2.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用户永久标识符(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是5G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的全球唯一的永久标识符,并在 UDM/UDR 中进行配置。(1)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符),定义在TS 23.503中,用于3GPP RAT;(2)NAI(网络访问标识符),定义在RFC 4282中,用于非3GPP RAT。7.3.2.2.7.
104、3.2.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SUPI通常是由15个十进制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前三位数代表移动国家代码(MCC),之后的两或三位数代表移动网络代码(MNC),表示网络营运者。剩下的九或十个数字被称为移动用户识别号码(MSIN),代表该特定运营商的个人用户。SUPI相当于唯一标识ME的IMSI,也是一个15位数字的字符串。(1)SUPISUPI 类型(类型(SUPISUPI TypeType):取值范围 07(包含边界)。标识了 SUCI 中封装的 SUPI 是什么类型的,有以下类型的 SUPI:-0:IMSI-1:Network Specific Identifier(NSI)-2:Global
105、Line Identifier(GLI)-3:Global Cable Identifier(GCI)-4 to 7:保留未来使用具体使用哪个类型的 SUPI 和终端发起的业务类型有关系。例如,终端长时间关机,重新开机并发起初始注册,那么此时的 SUPI 类型就是 0(IMSI)。(2)归属网络标识符(归属网络标识符(HomeHome NetworkNetwork IdentifierIdentifier)。用来标识用户的归属网络(就是你在哪里办理的 SIM 卡)。当 SUPI 类型是 IMSI 的时候,归属网络标识符由下面两部分组成:-移动国家码(MCC):包含3个数字,它唯一标识了此电话号
106、码归属哪个国家;-移动网络码(MNC):包含2个或3个数字,标识移动用户的home PLMN或SNPN(哪个运营商的SIM卡)当 SUPI 类型是 NSI、GLI、GCI 时,归属网络标识符是一个长度可变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代表一个域名(关于这个域名部分,参考 IETF RFC7452 的 2.2 节);(3)路由标识符(路由标识符(RoutingRouting IndicatorIndicator)。长度为 1 到 4 个数字(也就是长度可变),它是归属运营商分配的,存储在 USIM 中。路由标识符中的每个数字都是由具体含义的(例如,012 不等于 12)。如果 USIM 中没有配置路由标识
107、符,那么使用默认值 0(注意只有一个 0);(4)保护策略标识符(保护策略标识符(ProtectionProtection SchemeScheme IdentifierIdentifier)。范围在 015(包含边界),表示空策略(也就是不保护)、非空策略(具体有哪些策略参考33.501的附录C)或者 HPLMN定义的专属策略。当 SUPI 类型是 GLI、GCI 的时候,保护策略将使用空策略。(5)网络公钥标识符网络公钥标识符(HomeHome NetworkNetwork PublicPublic KeyKey IdentifierIdentifier)。范围在 0255(包含边界)。它
108、用来告诉核心网,我们使用了那个公钥进行 SUPI 的保护计算。这个公钥是由 HPLMN或者 SNPN 分配的。核心网需要找到对应的私钥进行解密来获取 SUPI。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67.3.2.3.7.3.2.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当终端尝试首次注册时,终端将SUPI封装到SUCI中,并发送带有SUCI的初始注册请求消息。AMF使用 Authentication Request 消息将SUCI转发给AUSF和UDM,以查询对应的SUPI。AUSF使用 Authentication Response 消息回复查询到的SUPI信息。之后
109、,AMF为这个SUPI生成一个GUTI,并保存GUTI到SUPI的映射,以供下一步注册或PDU会话请求时使用。在后续的注册请求中,UE发送带有GUTI的注册请求消息。这里有两种可能的场景:-AMF能够将GUTI映射为SUPI;-AMF无法将GUTI映射为SUPI。在第一种情况下,AMF使用GUTI生成SUPI,使用AUSF的身份验证可以使用SUPI完成。在第二种情况下,当在AMF使用GUTI无法识别UE时,AMF向UE发送 Identity Request 消息,然后UE使用包含SUCI的 Identity Response 消息回复。7.3.3.7.3.3.层二层二I ID D7.3.3.1
110、.7.3.3.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YD/T 3340-2018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空中接口技术要求、YD/T 4008-2022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应用标识分配及映射。7.3.3.2.7.3.3.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LTE-V2X PC5接口上,每一个UE有一个层2 ID(Layer-2 ID)用于V2X通信,由MAC层子头携带源层2 ID(source Layer-2 ID)和目标层2 ID(destination Layer-2 ID)。图7-14 用于V2X的SL-SCH MAC子头格式标准YD/T 3340-2018中定义直通链路共享信道(SL-SCH)的MA
111、C子头格式如上图所示,其中与层二ID相关域的含义如下:-SRC:源层2标识域携带源标识,其被设置为ProSe UE ID。SRC域的长度为24比特;-DST:对于V2X直通链路通信,DST域为24比特,其被设置为目标层2标识;7.3.3.3.7.3.3.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在广播通信中:source layer-2 ID由设备生成,为了保护车辆隐私,普通车辆的sourcelayer-2 ID在设备开机、更换证书时均需要重新随机化,其他时间保持不变,取值具有临时性质;RSU的source layer-2 ID,可能由网络规划时确定,不涉及隐私问题,取值可固定不变。destination laye
112、r-2 ID与发送消息内容的应用标识AID关联,AID与destinationlayer-2 ID的映射表可参考标准YD/T 4008-2022。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7在单播通信中:source layer-2 ID和destination layer-2 ID由网络层负责在OBU、RSU连接建立过程中生成/交换/固化,在后续单播通信过程中使用固定的单播source layer-2 ID和destination layer-2 ID,取值具有临时性质。广播destination layer-2 ID和单播destination l
113、ayer-2 ID应该具备正交性。7.3.4.7.3.4.MACMAC地址地址7.3.4.1.7.3.4.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MAC地址格式参考IETF RFC 7042。7.3.4.2.7.3.4.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烧录在网卡(Networklnterface Card)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MAC地址在计算机里是以二进制表示的。MAC地址的长度为48位(6个字节),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如:00-16-EA-AE-3C-40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3个字节,16进制数00-16-EA代表网络硬
114、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分配,而后3个字节,16进制数AE-3C-40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只要不更改自己的MAC地址,MAC地址在世界是唯一的。形象地说,MAC地址就如同身份证上的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7.3.4.3.7.3.4.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MAC地址由设备厂家进行分配。MAC地址可以作为永久设备标识Permanent EquipmentIdentifier(PEI),在终端注册过程中带给网络。7.3.5.7.3.5.IPIP地址地址7.3.5.1.7.3.5.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IP地址格式参考IETF RFC 791(
115、IPv4)和RFC 2373(IPv6)。终端IP地址的分配参考3GPP TS23.303章节4.5.3的定义。7.3.5.2.7.3.5.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IPv4地址是类似 A.B.C.D 的格式,它是32位,用.分成四段,用10进制表示。IPv6地址类似: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格式,IPv6 地址的长度为 128 位,由八个 16 位字段组成,相邻字段用冒号分隔。IPv6 地址中的每个字段都必须包含一个十六进制数字。7.3.5.3.7.3.5.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终端的IP地址可以静态配置,或者动态由网络进行分配。终端向网络发起
116、PDU会话建立,在PDU会话建立过程中,网络可以给终端分配IP地址,也可以在PDU会话建立之后,由终端主动向DHCP服务器申请IP地址。SMF根据UE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的PDU会话类型分配IP地址:如果IPv4 PDU会话类型,则为终端分配IPv4地址;如果IPv6 PDU会话类型,则分配IPv6地址前缀;如果IPv4v6 PDU会话类型,则分配IPv4地址和IPv6前缀。当PDU会话释放时,SMF相应释放IP地址/前缀。7.3.6.7.3.6.基站标识基站标识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87.3.6.1.7.3.6.1.规范规范/标准标
117、准eNodeB全局标识(Global eNodeB ID)应遵循3GPP TS36.413章节9.2.1.37的定义。eNodeB全局域名(Global eNodeB-ID FQDN)应遵循3GPP TS23.003章节19.4.2.10的定义。gNodeB全局标识(Global gNodeB ID)应遵循3GPP TS38.413章节9.3.1.6的定义。在5G的SBI接口中,gNodeB全局标识应遵循3GPP TS29.571章节5.4.4.28的定义。7.3.6.2.7.3.6.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eNodeB全部标识(Global eNodeB ID)用于在3GPP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e
118、NodeB,由PLMNID、eNodeB标识构成。其中,PLMN ID由MCC、MNC构成,eNodeB ID为如下四种之一:Macro eNBID(BIT STRING(SIZE=20))、Home eNB ID(BIT STRING(SIZE=28))、Short Macro eNB ID(BIT STRING(SIZE=18))、Long Macro eNB ID(BIT STRING(SIZE=21))。eNodeB全局域名(Global eNodeB-ID FQDN)用于在DNS域名系统中唯一标识一个eNodeB,由MCC、MNC、eNodeB标识(eNodeB ID)构成。其中,M
119、CC和MNC长度按3GPP TS23.003定义,eNodeB标识(eNodeB ID)表达为16进制数,若长度小于4位数字则前导数字0。eNodeB全局域名(Global eNodeB-ID FQDN)构成格式如下:enb.enb.epc.mnc.mcc.3gppnetwork.orggNodeB全局标识(Global gNodeB ID)用于在3GPP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gNodeB,由PLMNID、gNodeB标识构成。其中,PLMN ID由MCC、MNC构成,gNodeB ID为长度在22到32之间的BITSTRING字符串(BIT STRING(22,32))。在SBI接口中,gNod
120、eB全局标识为一个JSON对象,其内容由PLMN ID、gNodeB长度、gNodeB取值组成,参考3GPP TS29.571章节5.4.4.28、5.4.4.29。基站标识号用于标识网络中的基站,基站标识没有统一的标准,由运营商自己定义,大体规则如下:(1)基站编号长度统一为8个字符,由数字、字母和下划线构成。(2)统一编码规则如下:地市代码(2)+网络代码(1)+厂家代码(1)+室分或专网代码(可选:1)+基站序号(1+34)7.3.6.3.7.3.6.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在基站标识中:(1)MCC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在全世界范围统一分配和管理,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但一个国家
121、可以被分配多个 MCC;(2)MNC由国家的电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同一个电信运营商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MNC(视业务提供的规模而定),如中国移动系统使用00、02、04、07等,中国联通使用01、06、09等,中国电信使用03、05、11等,中国铁通系统使用20;(3)基站标识由运营商根据网络规划分配。7.3.7.7.3.7.MMEMME标识标识7.3.7.1.7.3.7.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MME标识定义在3GPP TS23.003章节2.8.1中。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397.3.7.2.7.3.7.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MME全局
122、唯一标识(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GUMMEI)用于在网络中唯一地标识一个MME,由MCC、MNC和MME标识(MME Identifier,MMEI)组成。MME标识(MMEI)进一步由MME组标识(MME Group ID,MMEGI)和MME编码(MME Code,MMEC)组成。=其中,MCC和MNC长度按3GPP TS23.003定义。MME组标识(MMEGI)长度为16比特位,MME编码(MMEC)长度为8比特位。MMEGI、MMEC的具体取值,取决于运营商网络的规划。7.3.7.3.7.3.7.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在MME标识中:(1)MCC
123、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在全世界范围统一分配和管理,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但一个国家可以被分配多个 MCC;(2)MNC由国家的电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同一个电信运营商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MNC(视业务提供的规模而定),如中国移动系统使用00、02、04、07等,中国联通使用01、06、09等,中国电信使用03、05、11等,中国铁通系统使用20;(3)MME组标识(MMEGI)、MME编码(MMEC)由运营商根据网络规划分配。7.3.8.7.3.8.AMFAMF标识标识7.3.8.1.7.3.8.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AMF标识定义在3GPP TS23.003章节2.10.1中。7.3.
124、8.2.7.3.8.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AMF全局唯一标识(Globally Unique AMF Identifier,GUAMI)用于在网络中唯一地标识一个AMF,其由MCC、MNC和AMF标识(AMF Identifier,AMFI)组成。AMF标识(AMFI)进一步由AMF区域标识(AMF Region ID),AMF集合标识(AMF Set ID)和AMF指针(AMF Pointer)组成。=其中,MCC和MNC长度按3GPP TS23.003定义。AMF区域标识(AMF Region ID)长度为8比特,AMF集合标识(AMF Set ID)长度为10比特,AMF指针(AMF Po
125、inter)长度为6个比特AMF区域标识、AMF集合标识、AMF指针的具体取值,取决于运营商网络的规划。7.3.8.3.7.3.8.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在AMF标识中: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0(1)MCC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在全世界范围统一分配和管理,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但一个国家可以被分配多个 MCC;(2)MNC由国家的电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同一个电信运营商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MNC,如中国移动系统使用00、02、04、07等,中国联通使用01、06、09等,中国电信使用03、05、11等,中国铁通系统使用20;(3
126、)AMF区域标识、AMF集合标识、AMF指针,由运营商根据网络规划分配。7.3.9.7.3.9.网络切片标识(网络切片标识(S-NSSAIS-NSSAI)7.3.9.1.7.3.9.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5G系统中使用网络切片标识S-NSSAI(Single-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Information)来端到端识别一个网络切片。网络切片标识S-NSSAI的定义见3GPP TS23.003章节28.4.1和3GPP TS23.501章节5.15.2。7.3.9.2.7.3.9.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网络切片标识S-NSSAI由SST+SD组成,如下图
127、7-15所示。24 bits S-NSSAI 8 bits SST SD 图7-15 S-NSSAI结构其中:(1)SST(Slice/Service type,切片/业务类型):SST域共8 bit。SST是必选参数,可以填充标准值或非标准值。0127属于标准SST范围,标准值定义可参见3GPP TS23.501章节5.15.2.2。128255属于运营商自定义范围。(2)SD(Slice Differentiator,切片区分信息):SD域共24 bit。SD是可选参数,用来对SST进行补充从而区分不同的网络切片。如果没有SD参数,可以使用16进制的保留值FFFFFF填充SD域,或者不包含
128、SD域。7.3.9.3.7.3.9.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在网络切片标识S-NSSAI中:(1)SST标准值由3GPP定义,可参见3GPP TS23.501章节5.15.2.2;(2)SST非标准值由相关的电信运营商分配,用于标识网内的网络切片;(3)SD值由相关的电信运营商分配,用于标识网内的网络切片。7.3.10.7.3.10.核心网标识(核心网标识(DCN-IDDCN-ID)7.3.10.1.7.3.10.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DCN-ID标识一个PLMN中的专用核心网。7.3.10.2.7.3.10.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
129、网标识体系研究41DCN-ID的取值范围是0到65535。其中,0到127为标准DCN-ID并预留给未来需求,127到65535为运营商特定值。7.3.10.3.7.3.10.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DCN-ID可以预配置在UE上也可以由网络提供给UE。7.3.11.7.3.11.跟踪区域标识(跟踪区域标识(TAITAI)7.3.11.1.7.3.11.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4G和5G系统中使用TAI(Tracking Area Identity)来标识一个跟踪区域。跟踪区标识TAI的定义见TS23.003章节19.4.2.3。7.3.11.2.7.3.11.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跟踪区标识TAI的
130、结构,如下图7-16所示。图7-16 TAI结构其中:(1)MCC(移动国家码):标识PLMN所在的国家。MCC的取值和IMSI中3位编码类似。(2)MNC(移动网络码):标识国家内的某个PLMN。MNC的取值和IMSI中2位或者3位编码类似。(3)TAC(跟踪区码):固定长度编码(2字节)来标识一个PLMN内的跟踪区。这个部分使用全十六进制编码。如下是TAC保留的十六进制编码取值:0000和FFFE7.3.11.3.7.3.11.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在跟踪区域标识(TAI):(1)MCC的资源由国际电联(ITU)在全世界范围统一分配和管理,唯一识别移动用户所属的国家,但一个国家可以被分配多个
131、 MCC;(2)MNC由国家的电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同一个电信运营商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MNC,如中国移动系统使用00、02、04、07等,中国联通使用01、06、09等,中国电信使用03、05、11等,中国铁通系统使用20;(3)TAC由相关的电信运营商分配,用于标识PLMN内的不同跟踪区。7.3.12.7.3.12.V2XV2X控制功能控制功能FQDNFQDN7.3.12.1.7.3.12.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V2X控制功能FQDN指用于V2X控制功能寻址的FQDN地址。定义参见3GPP TS 23.003章节27.2节7.3.12.2.7.3.12.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V2X控制功能FQ
132、DN的格式包括主机名和域名。3GPP定义的格式如下:v2xcontrolfunction.epc.mnc.mcc.3gppnetwork.org。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27.3.12.3.7.3.12.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V2X控制功能FQDN由运营商定义。V2X控制功能FQDN可以预配置在UE中,或者由网络提供给UE,或者由UE根据HPLMN的PLMN ID推导出来。UE根据V2X控制功能FQDN通过DNS查询获取V2X控制功能的IP地址。7.3.13.7.3.13.全球小区识别码全球小区识别码(ECGI(ECGI/NCGINCG
133、I)7.3.13.1.7.3.13.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ECGI):E-UTRAN全球小区识别码NR Cell Global Identifier(NCGI):NR全球小区识别码全球小区识别码用于全球唯一标识小区信息。定义见TS23.003章节19.6和19.6A。7.3.13.2.7.3.13.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ECGI的格式如下图7-17所示:图7-17 ECGI结构其中MCC是国家码,MNC是网络码。格式参考7.3.1.2章节。ECI是一个28位的16进制的字符。NCGI的格式如下图所示:图7-18 NCGI结构其中MCC
134、是国家码,MNC是网络码,格式参考7.3.1.2章节。NCI是一个36位的16进制的字符。7.3.13.3.7.3.13.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ECGI/NCGI由运营商进行分配。终端接入的当前小区信息由基站通过N2接口发给网络。7.3.14.7.3.14.临时用户标识码(临时用户标识码(GUTI/5G-GUTIGUTI/5G-GUTI)7.3.14.1.7.3.14.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GUTI在网络中唯一标识UE,可以减少IMSI、IMEI等用户私有参数暴露在网络传输中,标准来源:3GPP TS 23.003。5G-GUTI,5G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
135、ntifier,全局唯一的临时UE标识,标准来源:3GPP TS23.501 R16。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37.3.14.2.7.3.14.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GUTI的格式定义为::=。5G-GUTI的格式定义为::=,其中,=。7.3.14.3.7.3.14.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GUTI由核心网分配,在attach accept,TAU accept,RAU accept等消息中带给UE。第一次attach时UE携带IMSI,而之后MME会将IMSI和GUTI进行一个对应,以后就一直用GUTI,通过attach accept带
136、给UE。5G-GUTI由AMF分配,且AMF可以在任何时候重新为UE分配5G-GUTI。单个5G-GUTI可用于访问AMF中的3GPP和非3GPP技术安全上下文,AMF可以在指定条件下随时将新的5G-GUTI重新分配给UE。当UE处于CM-IDLE时,AMF可能会延迟新5G-GUTI的分配,直到发生下一个NAS事务。7.3.15.7.3.15.临时用户标识码短码(临时用户标识码短码(S-TMSI/5G-S-TMSIS-TMSI/5G-S-TMSI)7.3.15.1.7.3.15.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S-TMSI是GUTI的一种缩短格式,以保证能够对无线信令进行更有效的处理(如寻呼及服务请求)
137、。S-TMSI由MMEC和M-TMSI组成,用于对用户进行寻呼。标准来源:3GPP TS 23.003。5G-S-TMSI是5G-GUTI的缩短形式,引入5G-S-TMSI是为了使空口信令消息更小,提升空口效率。例如寻呼时,只需要用5G-S-TMSI寻呼移动台即可。标准来源:3GPP TS 23.501。7.3.15.2.7.3.15.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S-TMSI的格式定义为:=,其中:M-TMSI长度为32bit,MMEC长度为8bit。5G-S-TMSI的格式定义为:=7.3.15.3.7.3.15.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M-TMSI由MME分配,在任一MME中不可重复。如果多个UE的随
138、机接入过程冲突,每个UE用自己的S-TMSI作为自己的竞争决议标识。如果UE没有得到MME分配的S-TMSI,那么会指定一个48比特的随机数作为S-TMSI,并且作为随机接入过程中自己的竞争决议标识。在5G(NR)网络中,当终端(UE)监听到属于自己的寻呼消息后,通过RRC建立请求和建立进行响应;响应时终端标识5G-S-TMSI被分为Part1和Part2。其中,Part1在RrcSetupRequest中,Part2在Rrc SetupComplete中。7.3.16.7.3.16.移动用户的国际移动用户的国际ISDNISDN号码(号码(MSISDNMSISDN)7.3.16.1.7.3.1
139、6.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4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PSTN number,即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它是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通信网中用户所需拨号的号码。标准来源:3GPP TS 23.5017.3.16.2.7.3.16.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MSISDN的格式定义为:=,也可以表示为:=,其中:CC:Country Code,国家码(CC),如中国的国家码为86。NDC: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表示国家地址码的意思,一般占2
140、到3位数字,用于区分运营商,国内称之为“号段”,通过号段可区分号码所属通信运营商。SN:Subscriber Number,客户号码,运营商内部用于区分用户。7.3.16.3.7.3.16.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在UE端,MSISDN由号码所属运营商分配给用户,分配信息存储在HLR(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和VLR中,在MAP接口上传送。7.3.17.7.3.17.通用公共用户标识(通用公共用户标识(GPSIGPSI)7.3.17.1.7.3.17.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GPSI,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
141、通用公共用户标识,等同于4G的MSISDN,是3GPP系统内或系统外用于标识用户的公有标识,作为SUPI的签约数据,也可能是一个MSISDN或外部标识。如果用户访问不同的数据网络,就会存在多个GPSI标识,网络需要将外部网络GPSI与SUPI建立关系,通常存储在 UDM。标准来源:3GPP TS23.501 R16。7.3.17.2.7.3.17.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同MSISDN。7.3.17.3.7.3.17.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同MSISDN。7.3.18.7.3.18.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RNTI)7.3.18.1.7.3.18.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RNTI,
142、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在UE和eNB之间的信号信息内部的作为不同UE的标识。标准来源:3GPP TS 36.321。7.3.18.2.7.3.18.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在LTE中,定义了多种不同的RNTI,用于标识不同的UE信息,常见的RNTI种类有:(1)P-RNTI:表示Paging RNTI,用于解析寻呼信息,对应于寻呼的PCCH;(2)SI-RNTI:表示System Information RNTI,用于SIB信息(即系统信息)的传输,对应于BCCH;(3)RA-RNTI:表示Radom Access RNTI,用于PR
143、ACH的响应,对应RACH Response的DL-SCH;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5(4)C-RNTI:表示Cell RNTI,用于传输UE的业务信息;(5)T-CRNTI:表示Temporary C-RNTI,临时 C-RNTI,主要在 RACH中使用,对应PUSCH中Random Access Response Grant,随机接入过程消息3;PDSCH中消息;(6)SPS-C-RNTI:Semi persistence Scheduling C-RNTI,半持续调度的C-RNTI,用于半持续调度的PDSCH传输;(7)TPC-
144、PUCCH-RNTI:表 示 TransmitPowerControl-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RNTI,用于解析PUCCH上行功率控制信息;(8)TPC-PUSCH-RNTI:表示Transmit Power Control-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RNTI,用于解析PUSCH上行功率控制信息;(9)M-RNTI:表示MBMS RNTI,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RNTI;7.3.18.3.7.3.18.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不同的RNTI负责实现不同的功能,但是RNTI的
145、工作原理却都是一样的,即使用RNTI去加扰无线信道信息的CRC部分。如果 UE侧的RNTI值不同,即使UE接收到信息,也无法正确解码。在UE侧,UE会在在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CommonSearch Space)去搜索公用的RNTI,如P-RNTI、SI-RNTI;而其他的RNTI会在特殊搜索空间(SpecificSearch Space)去搜索和自己对应的,如果搜到自己对应的信息,就从PDSCH去解读。7.3.19.7.3.19.闭合接入组标识(闭合接入组标识(CAG-IDCAG-ID)7.3.19.1.7.3.19.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CAG-ID,CAG Identifier,用
146、于识别一个CAG(Closed Access Group),该标识在整个PLMN ID范围内是唯一的。CAG用于PNI-NPN,以防止不允许其通过关联小区接入NPN的UE自动选择和接入关联的CAG小区。7.3.19.2.7.3.19.2.标识分配标识分配在公网模式下,划分出企业专属无线覆盖区,无线网络在现有广播 PLMN ID的基础上,新增CAG的标识;整个网络基于CAG将无线覆盖划分成若干个独立区域,网络基于CAG进行不同终端在不同园区的准入管控。对于园区网络即需保证园区网络的封闭性,又需满足园区员工的普通手机(2B2C)终端的可接入性,适用于局域或者广域的网络覆盖。R16版本终端芯片支持C
147、AG功能,读取小区广播的CAG ID信息,在CAG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网络接入;此外,终端支持通过预先配置或网络配置方式获得并保存更新CAG 信息。标准来源:3GPP TS23.501R16。7.3.20.7.3.20.网络存储功能全限定域名(网络存储功能全限定域名(NRFNRF FQDNFQDN)7.3.20.1.7.3.20.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是网络存储功能。支持服务发现功能,从 NF 实例接收 NF 发现请求,并将发现的 NF 实例(被发现)的信息提供给 NF 实例,并 维护可用 NF实例及其支持的服务的 NF 配置文件。
148、标准来源:3GPP TS23.501 R16。7.3.20.2.7.3.20.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1)运营商PLMN中NRF的NRF FQDN应通过在NRF所在PLMN的家庭网络域名前面加上标签“NRF”来构建,如下所述:-nrf.5gc.mnc.mcc.3gppnetwork.org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6(2)运营商SNPN中NRF的NRF FQDN,如果未在NF中预先配置,则应通过在NRF所在SNPN的家庭网络域名前面加上标签“NRF”来构建,如下所述:-nrf.5gc.nid.mnc.mcc.3gppnetwork.org
149、7.3.21.7.3.21.SMFSMF集全限定域名(集全限定域名(SMFSMF SetSet FQDNFQDN)7.3.21.1.7.3.21.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会话管理功能(SMF)主要支持建立,修改和释放会话,分配和管理终端IP,选择和控制 UP 功能,配置 UPF 的流量控制,将流量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等功能。标准来源:3GPPTS23.501 R16。7.3.21.2.7.3.21.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运营商网络中的SMF集由其NF集ID标识,NFType设置为“SMF”。(1)对于运营商PLMN内的SMF集,应通过在家庭网络领域/域的开头添加标签“smfset”,从MNC和MCC
150、派生出子域名。SMF集合FQDN的构造如下:set.smfset.5gc.mnc.mcc.3gppnetwork.org其中:-=3位数-=3位数如果MNC中只有2个有效数字,则应在左侧插入一个“0”数字,以填充AMF集合FQDN中MNC的3位编码。-是表示NF集合Id内集合Id部分的字符串。示例:“set12.smfset.5gc.mnc012.mcc345.3gppnetwork.org”(用于MCC 345、MNC 12和SetID“12”中的SMF集合)。注:“.3gppnetwork.org”域之前的标签对应于NF集ID定义。(2)对于运营商独立非公用网络(SNPN)内的SMF集,S
151、MF集FQDN应由其网络标识符(NID)、MNC和MCC或NF中预先配置的SNPN域名构成,如下所示:set.smfset.5gc.nid.mnc.mcc.3gppnetwork.org 或set.smfset其中:-和应按照上述规定进行编码;-NID应编码为十六进制数字;-是SNPN运营商选择的域名。示例:“set12.smfset.5gc.nid000007ed9d5.mnc012.mcc345.3gppnetwork.org”(用于来自MCC 345、MNC 12、NID 000007ed8d5(十六进制)和SetID“12”的SMF集合)7.4.7.4.应用标识应用标识7.4.1.7.
152、4.1.规范规范/标准标准YD/T 4008-2022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应用标识分配及映射7.4.2.7.4.2.标识格式标识格式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7对于相同的消息体,根据其携带的信元内容、触发条件以及用途不同,其也可以承载不同的用户应用。不同用户应用的类型通过应用标识(Application Identifier,AID)区分。对于不同类型的用户应用,应用标识可以伴随相应数据通过跨层原语在不同协议层间进行传递。除了用于区分应用类型,应用标识还可用于确定目标层二标识、差异化调度以及接收端的数据过滤等。应用标识也可以
153、用于发送端确定安全证书,以及接收端基于应用标识和安全证书对发送端身份合法性进行核实。根据应用标识的作用不同,应用标识功能可以从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侧进行分类。(1)在发送端的应用数据逐层处理中,应用标识AID通过跨层原语伴随数据由上层递交给下层,主要用于区分应用类型以及设置发送端目标层二标识。(2)当接收端被配置了感兴趣的应用标识AID或其映射的目标层二标识时,接收端仅将感兴趣的AID或目标层二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递交上层处理,丢弃不感兴趣的其他业务数据。AID的表示方式见下表7-8。表 7-8 AID 表示方法字节字节0 0的最高位的最高位(x x表示不关心)表示不关心)b b7 7b6b6AID
154、AID 长度长度(字节)(字节)AIDAID 取值范围取值范围(采用(采用p-encodingp-encoding的的十六进制)十六进制)AIDAID取值取值范围范围(十进制十进制)0 x10p00 到0p7F0到1271020p80-00 到0pBF-FF128到1651111长度3保保留保留7.4.3.7.4.3.标识分发标识分发国内C-V2X的应用标识及其在广播模式下映射的目标层二标识分配表见下表7-9。表 7-9 分配表应用标识应用标识取值取值(十进制(十进制)应用标识取值应用标识取值(p-encodingp-encoding的的十六进制)十六进制)字节字节长度长度应用领域或其他描述应
155、用领域或其他描述消息消息映射的目标层二映射的目标层二标识标识(十六进制十六进制)36160p8D-A02DSA发送DSA0 x0000001110p6F1车车基本安全应用-普通车辆状态BSM,常规0 x0000011120p701车车基本安全应用-普通车辆关键事件提醒BSM,事件0 x0000021130p711车车基本安全应用-紧急车辆状态BSM,常规0 x0000031140p721车车基本安全应用-紧急车辆关键事件提醒BSM,事件0 x00000436170p8D-A12车车基本安全应用-后装车载终端BSM0 x00000536180p8D-A22地图类应用MAP0 x000006IMT
156、-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836190p8D-A32信号灯类应用SPAT0 x00000736200p8D-A42道路信息-静态类应用RSI0 x00000836210p8D-A52道路信息-半静态类应用RSI0 x00000936220p8D-A62道路信息-动态类应用RSI0 x00000A36230p8D-A72道路提醒类应用RSM0 x00000B36240p8D-A82测试车辆发送0 x00000C36250p8D-A92测试路侧发送#10 x00000D36260p8D-AA2测试路侧发送#20 x00000E36270p8D-A
157、B2证书管理N/A36280p8D-AC2证书撤销列表N/A36290p8D-AD2异常行为管理N/A7.5.7.5.车联网标识总结车联网标识总结车联网现有标识总结如下表7-10。表7-10 车联网标识总结类别类别设备标识设备标识通信通信标识标识应用标识应用标识.车 载终端(1)机动车号牌(2)车 辆 识 别 号(VIN)(3)汽车电子标识(4)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5)SIM卡编码(6)永久设备识别码(PEI)(7)X509(8)V2X短证书(9)正则ID(1)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2)用户永久标识符(SUPI)(3)层二ID(4)MAC地址(5)IP地址(6)临时用户标
158、识码(GUTI/5G-GUTI)(7)临时用户标识码短码(S-IMSI/5G-S-TMSI)(8)移动用户的国际ISDN号码(MSISDN)(9)通用公共用户标识(GPSI)(10)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11)闭合接入组标识(CAG-ID)CSAE第一阶段应用标识路 侧终端(1)SIM卡编码(2)永久设备识别码(PEI)(3)X509(4)V2X短证书(1)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2)用户永久标识符(SUPI)(3)层二ID(4)MAC地址(5)IP地址CSAE第一阶段应用标识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49(5)正则ID(6)
159、临 时 用 户 标 识 码(GUTI/5G-GUTI)(7)临 时 用 户 标 识 码 短 码(S-IMSI/5G-S-TMSI)(8)移动用户的国际ISDN号码(MSISDN)(9)通用公共用户标识(GPSI)(10)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11)闭合接入组标识(CAG-ID)交 通基 础设施(1)道路与交通设施标识(2)交通信号灯(1)MAC地址(2)IP地址基 站/核心网(1)基站标识(2)MME标识(3)AMF标识(4)网络切片标识(S-NSSAI)(5)专用核心网标识(DCN)(6)跟踪区域标识(TAI)(7)V2X控制功能FQDN(8)全 球 小 区 识 别 码(ECGI/N
160、CGI)(9)网络存储功能全限定域名(NRF FQDN)(10)SMF集全限定域名平台(1)MAC地址(2)IP地址CSAE第一阶段应用标识8.8.缺失标识分析缺失标识分析目前车联网系统中仍普遍存在所需的标识未定义或者未有统一定义的情况。前面第 5,6 章节梳理了车联网系统的标识需求和标识体系,与第 7 章节的现有标识进行比对和分析,我们认为车联网系统中目前以下标识缺少定义:8.1.8.1.对象标识对象标识目前最需要规范的对象ID包括:(1)道路Region id和Node id共同构成MAP消息中地图节点的编号。在MAP消息中需要指定每个路段的上、下游节点编号;SPAT消息也通过地图节点编号
161、来指定信号灯所处的位置;RSI消息的影响范围也可通过指定上下游地图节点编号来确定受影响的路段。如果各厂家对地图节点的编号不一致,将导致地图信息、信号灯信息、标志标牌指示信息的混乱。其中: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01)Region id定义地图中各个划分区域的ID号。在 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通信设备(RSU)运维管理平台技术要求等标准里面指定RSU所在的region i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定义,包含省、市、县级,六位数字。而在MAP消息中,Region id的取值范围为INTEGER(0.65535),不能够采取同样的编号规则
162、。2)Node id定义节点ID,Node id在同一个区域内是唯一的。数值0255预留为测试使用。3)道路Region id和Node id的编码规则,是最亟待规范的对象ID。(2)车载单元(OBU)和路侧通信单元(RSU)等V2X设备、模组和芯片的标识:由于车联网系统中存在多种设备和模组、多个设备、模组、芯片厂商,在车联网系统中车载单元和路侧通信单元等V2X设备、模组和芯片的标识进行统一规范,分配唯一标识ID,以便于对所有V2X设备、模组和芯片进行统一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制造、物流管理、销售/维修管理),能够做到对关键零部件的质量追溯。(3)信号灯相位ID(Phase id):信号灯
163、相位ID目前缺乏编码规则,部分平台厂商、HMI厂商对信号灯相位的解读存在歧义。(4)车载传感器、路侧传感器 ID:车载和路侧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设备制造商众多,产品序列号等编码方式繁多,建立统一的设备标识有助于实现数据溯源和责任判定;(5)路侧计算单元、V2X平台 ID:目前计算平台没有统一的对象标识规范,难以实现数据溯源和责任判定;(6)CA认证初始凭证:目前各个CA厂家没有统一,获取方式也不同,导致设备厂家需要逐一适配,建议进行规范。8.2.8.2.通信标识通信标识车载单元(OBU)和路侧通信单元(RSU)的OBU ID、RSU ID:在同时有多台OBU和RSU收发消息的情景下,定义
164、OBU ID和RSU ID有助于帮助区分具体的交互对象,减少冲突。比如CSAE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的VIR消息,用targetRSU字段来指定需要协作的RSU。targetRSU采用的就是指定RSU的RSU ID。如果RSU ID没有统一的编码规则,由各厂家自行定义,很可能出现RSU ID冲突的情况。因此车载单元OBU和路侧通信单元RSU的通信标识需要进行统一的规范定义,并且需要保证其唯一性。其中仅支持Uu接口的终端设备可以考虑直接复用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定义的一系列标识(IMSI/SUPI等);Uu+PC5双模的设备也可以使用以上系列标识;PC5单
165、模设备可以考虑复用蜂窝移动通信设备的通信标识定义,也可以进行单独进行定义。8.3.8.3.应用标识应用标识目前CSAE第一阶段的V2X应用的应用标识在CCSA T/CSAE 53-2017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一阶段)和 T/CSAE 157-2020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标准中已有定义,包含车车基本安全应用、地图类应用、信号灯类应用、道路信息等应用类别,涉及BSM、RSI、RSM等5个消息类型。但截止目前,CSAE第二阶段应用的应用标识仍然缺失,涉及安全、效率、信息服务、交通管理、高级智能驾驶等类型的应用分类,涉
166、及的主要消息包括Msg_SSM、Msg_VIR、Msg_RSC、Msg_PSM等9个新的消息类型。建议在保留CCSA现有的第一阶段应用标识AID定义的基础上增加对第二阶段应用的标识定义,现有的AID定义中有3个字节预留的情况,可以考虑在这3个字节上定义后续应用的应用标识。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1表8-1 车联网应用标识缺失分析类别类别标识类型标识类型分析分析对象标识道路 Region id 和Node id共同构成MAP 消息中地图节点的编号MAP 消息中需要指定每个路段的上、下游节点编号;SPAT 消息也通过地图节点编号来指定信号
167、灯所处的位置;RSI 消息的影响范围也可通过指定上下游地图节点编号来确定受影响的路段。如果各厂家对地图节点的编号不一致,将导致地图信息、信号灯信息、标志标牌指示信息的混乱。车载单元(OBU)和路侧通信单元(RSU)等 V2X设备、模组和芯片的标识由于车联网系统中存在多种设备和模组、多个设备、模组、芯片厂商,在车联网系统中车载单元和路侧通信单元等 V2X 设备、模组和芯片的标识进行统一规范,分配唯一标识 ID,以便于对所有 V2X 设备、模组和芯片进行统一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制造、物流管理、销售/维修管理),能够做到对关键零部件的质量追溯。信 号 灯 相 位 ID(Phase id)信号灯
168、相位 ID 目前缺乏编码规则,部分平台厂商、HMI厂商对信号灯相位的解读存在歧义。车载传感器、路侧传感器 ID车载和路侧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设备制造商众多,产品序列号等编码方式繁多,建立统一的设备标识有助于实现数据溯源和责任判定。路侧计算单元、V2X 平台 ID目前计算平台没有统一的对象标识规范,难以实现数据溯源和责任判定。CA 认证初始凭证目前各个 CA 厂家没有统一,获取方式也不同,导致设备厂家需要逐一适配,建议进行规范。通信标识车载单元(OBU)和路侧通信单元(RSU)的 OBUID、RSU ID在同时有多台 OBU 和 RSU 收发消息的情景下,定义 OBUID 和 RSU ID
169、 有助于帮助区分具体的交互对象,减少冲突。比如 CSAE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第二阶段)的 VIR 消息,用targetRSU 字段来指定需要协作的 RSU。targetRSU 采用的就是指定 RSU 的 RSU ID。如果 RSU ID 没有统一的编码规则,由各厂家自行定义,很可能出现 RSU ID 冲突的情况。因此车载单元 OBU 和路侧通信单元 RSU 的通信标识需要进行统一的规范定义,并且需要保证其唯一性。应用标识CSAE 第二阶段应用的应用标识目前 CSAE 第一阶段的 V2X 应用的应用标识在 CCSA基于 LTE 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 应用标识
170、分配及映射 标准中已有定义,包含车车基本安全应用、地图类应用、信号灯类应用、道路信息等应用类别,涉及 BSM、RSI、RSM 等 5 个消息类型。但截止目前,CSAE 第二阶段应用的应用标识仍然缺失,涉及安全、效率、信息服务、交通管理、高级智能驾驶等类型的应用分类,涉及的主要消息包括 Msg_SSM、Msg_VIR、Msg_RSC、Msg_PSM等 9 个新的消息类型。建议在保留 CCSA 现有的第一阶段应用标识 AID 定义的基础上增加对第二阶段应用的标识定义,现有的 AID 定义中有 3 个字节预留的情况,可以考虑在这 3 个字节上定义第二阶段应用的应用标识。IMT-2020(5G)推进组
171、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29.9.标识使用的典型场景标识使用的典型场景9.1.9.1.C-V2XC-V2X车联网终端管理典型场景车联网终端管理典型场景用于C-V2X终端及路侧设备、平台设备的供应链管理,包括终端的生产制造环节,运输环节,仓储环节,销售环节中终端的识别及管理场景。在终端的任意环节的标识都要组入&录入到国家平台供其它交互设备识别&认证。在近场交互和远程交互的协议中,各设备靠这些串联标识相互认可,否则会作为“黑终端”列入不被信任清单中。设备的生产制环节:会环节会用到对象标识;此时会把SIM卡编号、交通信号灯标识、IMEI、PEI等标识和设备绑定并由生产厂
172、商统一上传到国家管理平台登记;设备的运输环节:在此环节,设备通常是不上电的,只需要在对应的运输清单上把对应PEI标识传输即可;仓储环节:在此环节,设备通常是不上电的,只需要在对应的存储清单上把对应PEI标识传输即可;销售环节:在此环节,要把设备的SIM卡编号、交通信号灯标识、IMEI、PEI等标识和接收单元(比如交通局、车厂、客户身份证)绑定并在国家管理平台登记、更新。9.2.9.2.用于用于C-V2XC-V2X车联网数据来源追溯场景车联网数据来源追溯场景用于终端的数据追溯,可以追溯收发C-V2X消息的车辆、路侧设备。可以对消息来源的终端溯源,如RSM消息中周边交通参与者实时动态信息、RSI消
173、息中交通事件信息及交通标志牌信息的来源追溯。用于C-V2X数据追溯场景。这些场景包括消息的广播、接收、处理、转发等环节的数据追溯。例如,消息转发标识,指在转发消息时对消息的实际产生者进行标识,RSU转发平台的消息,需要在此消息对该平台ID进行标识,可能为平台的设备ID也可以为应用ID。平台发送一帧路框拥堵消息需要把TSP-MSG对象标识和TSP-SRC对象标识消息源添加到消息体后发送给RSU;RSU收到后对消息增加RSU-ADD对象标识并转发给马路上的车辆OBU设备;车辆OBU设备从收到的此帧消息的各对象标识能够追溯到消息的生产者、中转者OBU设备接收到消息体结构:TSP-MSG对象标识+TS
174、P-SRC对象标识+RSU-ADD对象标识+消息主体。具体涉及到消息可包括 SPAT、MAP、RSM消息等可能需要经过平台处理生成的消息。交叉路口碰撞预警应用适用于城市及郊区 普通道路及公路的交叉路口、环道的入口、高速路入口等交叉路口的碰撞危险的预警。主车接收OBU与RSU的信息通过设备标识码区分车辆,分析接收到的其他车辆的BSM消息,筛选出位于交叉路口左侧或交叉路口右侧区域的车辆。进一步筛选处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 RV 作为潜在威胁车辆;计算每一个潜在威胁车辆到达路口的时间和到达路口的距离,筛选出与本车存在碰撞危险的威胁车辆,若有多个威胁车辆,则筛选出最紧急的威胁车辆;系统通过 HMI 对本车
175、驾驶员进行相应的碰撞预警。若当碰撞预警失败后,需要分析原因时,可以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数据追溯,从而分析出原因。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39.3.9.3.通信连接建立通信连接建立流程(鉴权流程(鉴权 建立连接建立连接 消息传递消息传递 支撑应用)支撑应用)基于C-V2X车联网终端数字身份,可用于实体设备与设备网络、服务进行映射、关联等应用场景。涉及第三方服务的场景,可以由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来完成。对有某些特定应用的消息进行区分,如OBU发送BSM消息,在不同的应用的交互时,对BSM消息的内容格式要求有区别,此时仅定义设备或者通信标识
176、就不能满足需求,还需明确对应的应用,方便接收端完成相应的解析。还用于服务类型切换场景,如车辆会订阅不同的车联网服务或应用,各类服务有不同的标识进行区分。车辆场站路径引导服务是指在场站内部区域(如停车场,高速路服务站,加油站等),RSU通过V2I/I2V的方式,向进入的车辆提供站点地图信息、车位信息、服务信息等,同时为车辆提供路径引导服务。车辆 EV 到达场站服务范围内,场站附近设有 RSU,车辆向RSU发送入场/离场信息或服务请求(包括自身信息、入场/离场请求以及意图信息等,所有信息需要进行标识,拥有统一的数字身份);场站RSU 收到车辆发送的入场/离场信息或服务请求,根据车辆请求服务类型、当
177、前场站内服务点的状态信息、地图信息为车辆下发场站地图信息(包括场站内地图信息、各类车位信息和服务点信息,所有信息需要进行标识,拥有统一的数字身份),同时给车辆下发路径引导信息;车辆利用 RSU 下发的地图服务信息,实现内部路径规划,前往目的地。场站内下发的场站地图信息以及服务信息都拥有数字标识,便于管理与后续数字追溯。业务场景举例:交通拥堵路况传输;对象车辆提醒;车辆设备想要从平台获取路况信息步骤:01 终端使用终端设备对象标识和X509证书标识、V2X短证书标识连接路况信息平台;02 终端使用终端设备对象标识、车辆识别代号对象标识填充登入报文并发送到平台,平台根据报文中的标识进行身份认证、鉴
178、权;03 平台身份认证、鉴权通过后会把填充有平台TSP-MSG、TSP-ACK标识的路况信息报文推送给目标终端;04 终端解析平台推送报文标识的合法性后对收到的路况信息做认可并提供给应用模块使用。10.10.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本报告面向C-V2X车联网系统中标识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在第5章节,报告对C-V2X车联网标识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设备管理、数据来源追溯和通信需求3类主要需求。在第6章节,报告梳理出车联网系统的标识体系,将车联网标识根据其功能不同划分为对象标识、通信标识和应用标识3类,并针对每类标识进行具体枚举,对象标识中对车侧、路侧、网络设备、平台等对象的各种具
179、体标识进行总结,通信标识中对各通信协议层(IP、MAC、Layer-2)和通信节点(终端、基站、核心网、小区)的标识进行总结,应用标识则对车联网应用的应用标识进行总结。在第7章节,报告对现有车联网标识的定义进行梳理,包含车联网系统中已有统一定义的具体对象标识、通信标识和应用标识,并按照车载终端、路侧终端、交通基础设施、基站/核心网和平台的维度进行总结。在第8章节,报告基于前几章车联网标识的需求分析和车联网标识体系的内容,与现有定义的标识进行比对分析,就缺失定义的车联网标识给出相关建议。在第9章节,报告则主要就车联网终端管理、数据来源追溯、通信连接建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
180、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4立3种典型标识使用场景给出具体示例,描述标识的具体的分发、映射等流程,加深对车联网标识使用的理解。在缺失标识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建议后续给出更具体化的标识定义,并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中积极输入建议,持续完善车联网标识体系。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5附录附录1 1:机动车号牌标识:机动车号牌标识表1序号用字母和数字组合方式表2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序号用字母和数字组合方式表3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序号用字母和数字组合方式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6I
181、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7附录附录2 2:汽车电子标识:汽车电子标识表1机动车登记编号数据格式表2省(市、区)简称二进制代码表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8表3发牌机关代号二进制代码表表4序号二进制代码表表5号牌种类二进制代码表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59表6车辆类型二进制代码表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60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61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62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63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64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65表7使用性质二进制代码表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研究报告C-V2X车联网标识体系研究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