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Cloud Native Security Con NA 2023 - OIDC.pdf

上传人: 2*** 编号:140539 2023-08-31 34页 1.61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OAuth 2.0和OpenID Connect(OIDC)的原理和应用。OAuth 2.0是一种授权协议,用于允许第三方应用访问用户资源,而不是直接认证用户。它有几种流程,包括授权码、客户端凭据、设备和隐式流程,以及可定义的权限范围(称为“作用域”)。 然而,OAuth 2.0并非为认证而设计,缺乏标准化的认证范围和“我是谁”(whoami)的端点,且长期有效的凭据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扩展OAuth的功能,OpenID Connect应运而生。它基于OAuth 2.0,添加了ID令牌(JWT)和用户信息端点,并定义了一组标准化的认证范围,如openid和profile。 JSON Web令牌(JWT)是OIDC中使用的格式,它包含三部分:头部、有效载荷(声明)和签名。JWT的有效载荷包含声明,如用户标识(sub)、授权服务器(aud)和发行者(iss),以及发行时间和过期时间等信息。 文章还提到了OIDC的发现机制,包括发行者和JSON Web密钥集(JWKS)的URI,以及与资源提供者之间的信任关系,这有助于避免长期有效的凭据,并允许在不同的环境(如CI/CD、云资源和Kubernetes)中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 最后,文章讨论了OIDC的第二波发展,包括独立的令牌发行者、GitHub Actions中的机器身份,以及验证令牌和声明的重要性。还提到了Dex、Sigstore、SPIFFE和SPIRE等与OIDC相关的工具和概念。
"OIDC与OAuth有何不同?" "如何使用OIDC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 "OIDC在现代IT架构中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