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面向数字孪生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发展研究与实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华-面向数字孪生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发展研究与实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P1王华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测绘处 2023年6月28日面向数字孪生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发展研究与实践P2引言:王之卓院士率先提出“数字地球”上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之卓院士,主张用数字地图的形式来真实刻画物理世界,站在信息化的前沿,在教学中率先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为日后以数字化形式研究地球地理信息开辟了道路,催生了“数字孪生”,同时也为我国测绘信息化发展明确了方向。P3CONTENTS目录信息化引领时空大数据平台发展01数字孪生城市的发展需要时空大数据平台02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实践与展望03报告提纲P4P4信息化引领时空大数据平台发展1P5一、测绘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在“数字地球”战略构
2、想的引领下,传统测绘向数字化转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天地图建设地理国情监测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正在向时空大数据平台方向转型发展P6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效 20世纪末,随着测绘信息化的发展,各地开始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统一基础地理信息的空间基准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初步共享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深层次应用服务奠定基础为城市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准和丰富、可视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P7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存在的不足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虽然解决了部分与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关的问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信息丰富程度欠缺各
3、行业信息共享困难数据孤岛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缺乏关联服务信息社会存在的不足数据处理能力不强数据更新不及时缺乏时空关联与挖掘分析能力应用服务能力较低采用图幅分幅方式不利于空间数据管理及空间分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自身不足P8四、地理空间框架向时空大数据平台转型升级时空大数据平台提升扩展扩充时空大数据时空大数据平台时空数据管理融合汇聚虚拟化动态伸缩服务组装时空一体按需出图时空基准挖掘分析安全监管共享交换地理空间框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矢量影像地址资源展示在线标绘服务管理应用开发运维管理数据管理数据交换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物理机服务对接常规更新静态数据空间基准基础时空公共专题物联网时空大数据平台从原先
4、的空间基准升级为时空基准。基准升级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核心,融合各行业公共专题数据扩充建设为时空大数据。,数据扩充数据融合功能实现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有效融合;挖掘分析功能有效提取了空间数据资源的价值,实现了数据到信息服务的有效转变。功能扩展0102032015年左右,各地开始从地理空间框架升级为时空大数据平台。P9五、初期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存在诸多不足难理解传统测绘数据分尺度按要素抽象表达、机器难理解缺乏权威性统一存储其他行业专题数据的方式未能考虑数据的权威性不够科学代替其他行业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业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服务方式不够科学有局限知识体系和平台能力具有局限性信息共享困难问题依然存在社
5、会各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初期的时空大数据平台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P10六、时空大数据平台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时空大数据平台以自然资源机构改革和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立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数据汇聚融合、处理管理、挖掘分析、共享交换等能力。处理管理挖掘分析共享交换汇聚融合通过共享实现逻辑集中应用,形成科学的平台数据管理体系。改善多源数据汇聚融合效果,打破各行业应用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到知识的转变,增加智能化应用服务,提供更加精准、科学、智能的决策支持依据。通过共享交换建立了各大应用系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改善了数据共享困难的问题。P11P11数字孪生城市的发展需要时空大数据平台2P12一、
6、数字孪生城市是城市高效治理的工具实体映射动态感知关系映射虚拟城市道路建筑绿地路况感知环境感知城市治理精准映射信息反馈现实世界P13二、我国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地区层面数字孪生存在的问题:孪生工厂孪生水利孪生交通2018年雄安新区率先提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思路通过建设BIM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控各地纷纷以数字孪生城市导向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层面各领域随信息化升级改造自身应用系统通过孪生水利、孪生工厂等单点化数字孪生应用系统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无法有效共享制约着数字孪生能效的发挥各部门应用系统的数据壁垒让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具有全面、权威的数据部分信息化应用系统数据治理能力不强,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