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T星图研究院:中国毫米波雷达产业分析报告(2023)(9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IoT星图研究院:中国毫米波雷达产业分析报告(2023)(91页).pdf(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本报告是物联传媒、AIoT星图研究院、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的调研与研究成果。本报告内所有数据、观点、结论的版权均属物联传媒、AIoT星图研究院、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拥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未经授权和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全文或部分形式(包含纸制、电子等)引用、复制和传播。不可断章取义或增删、曲解本报告内容。物联传媒、AIoT星图研究院、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拥有对本报告的解释权。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仅供相关单位和公司参
2、考,所有根据本报告做出的具体行为与决策,以及其产生的后果,物联传媒、AIoT星图研究院、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概不负责。-2-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当前,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正处于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和深度调整的历史时期,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部件,是“感知世界”之基,也是“万物互联”之本,对支撑构建物联网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工作在毫米波频段(millimeter wave)的雷达传感器,通过精准探测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
3、角和微动等信息,被广泛应用于车载、交通、安防、工业监测、家居家电、康养监测等诸多领域。近几年,得益于汽车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与雷达芯片制作工艺的进步,国内毫米波雷达整体市场迎来快速增长。进入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竞争态势日益复杂。智能车载市场,国产供应商借助本土化优势在份额抢夺战中开始崭露头角,而传统国际巨头间的战火明显升级,在技术、产品、成本等多方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交通感知市场,虽然行业投资随着疫情防控结束逐渐回暖,但产品价格和性能要求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市场白热化竞争持续;家居家电和康养医疗市场,毫米波雷达正借助智能家电发展力量,正从单一特定应用场景辐射到多个场景核心层面,成为撬动
4、家居家电和康养医疗变革的一股重要技术力量。而在更广泛的智慧城市建设场景中,毫米波雷达正成为城市的感知触角,广泛应用在安防监测、水文水利、楼宇建筑、路灯、道闸等更多细分应用场景中。为了帮助投资界和产业界正确认识国内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投资、经营提供更翔实、更准确决策依据,AIoT星图研究院联合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物联传媒开展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调研活动,通过对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深度调研,形成 中国毫米波雷达产业分析报告(2023)。由于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对毫米波雷达市场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报告中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序(1)关于毫
5、米波雷达未来的市场空间:中国毫米波雷达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市场总规模达到86亿元人民币,且未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26%。(2)关于毫米波雷达行业的驱动因素:需求带动、技术驱动和政策引导是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未来保持快速增长的三大主要驱动力,并在智能车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康养等多个应用领域中集中体现。(3)关于毫米波雷达未来的发展趋势:微型化集成化、高频率高带宽、多场景多应用是毫米波雷达未来发展的三大重要趋势。一、报告核心观点-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
6、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1)毫米波雷达简介从产品定义、基本特性、核心功能、基本原理、系统组成等方面认识毫米波雷达;(2)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包括产业链构成、上中下游分析、产业链企业分析、区域分布、产业链全景图等;(3)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概况包括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细分产品市场结构,并重点分析车载雷达、交通雷达、家居雷达和康养雷达四个细分市场的发展现状。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按车规级、工业级、消费级和医疗级归类,全面梳理了当前最新的国内民用毫米波雷达应用领域,及具体细分应用场景。(2)系统汇总了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企业,绘
7、制了最新的产业链全景图。(3)对国内车载雷达、交通雷达、家居雷达、康养雷达细分市场和其他产业链企业进行重点调研,分析最新细分市场现状。三、报告主要亮点(1)毫米波雷达企业 评估未来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潜力 制定公司产品路线图,进行产品定位,制定时间表 确定潜在的战略合作伙伴或技术供应商 了解产品和技术在这个市场上的差异化价值 发现新的商业机会 竞争对手监控 确定技术转让的最佳人选(2)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包装公司 了解2023年哪些应用驱动出货量 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和前景(3)微控制器、基带/收发器、应用处理器 发现新机会,并制定与传感器/数据融合相关的多样化战略(4)汽车制造商 评估未来技术和产品的
8、市场潜力,使产品与众不同 评估终端系统中使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好处,为下一代系统设计架构(5)研发中心 为新的应用市场评估未来技术和产品的市场潜力 评估新技术产品的潜力,如4D成像雷达(6)金融和战略投资机构 了解毫米波雷达产业的结构和价值链 获取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主要参与者和新兴初创企业名单四、报告适用对象包括-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序言-2一、毫米波雷达简介-13(一)产品定义-(二)基本特性-(三)核心功能-131314第二章 毫米波
9、雷达产业链分析第一章 毫米波雷达行业概述一、矽典微-63(一)公司简介-(二)产品介绍-(三)方案展示-(四)应用领域-63636464第四章 毫米波雷达企业介绍二、上游分析-22一、产业链构成-21第三章 毫米波雷达市场分析一、总体市场-31四、下游分析-25五、企业资源分析-25三、中游分析-24(一)射频前端组件-(二)数字信号处理器-(三)高频PCB板-(四)控制电路-22232323(一)企业数量分析-(二)企业区域分布-2527二、毫米波雷达应用-15(一)应用范围-(二)使用频率-(三)工作体制-(四)竞品对比-15151617四、行业法规标准现状-18(一)法规现状-(二)标准
10、建设-1820(一)总规模-(二)市场结构-3131三、毫米波雷达发展史-17目 录/CONTENTS二、车载雷达市场-32(一)市场背景-(二)市场现状-(三)竞争格局-(四)价格分析-(五)趋势分析-3236373940三、家居雷达市场-41(一)市场背景-(二)市场现状-(三)竞争格局-(四)发展趋势-41444546四、康养雷达市场-47(一)市场背景-(二)市场规模-(三)市场格局-(四)竞品分析-(五)发展趋势-4749505152五、交通雷达市场-52(一)市场背景-(二)市场现状-(三)竞争格局-(四)主要难点-(五)趋势分析-5254555657六、其他应用市场-58(一)智
11、能安防-(二)工业监测-(三)民航应用-(四)船舶避障-(五)无人机-5859606161-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二、岸达科技-64(一)公司简介-(二)产品介绍-6465第五章 毫米波雷达应用案例介绍一、上海某区康养标杆工程-72(一)项目需求-(二)解决方案-(三)效益成果-727273二、广东某智慧养老院项目-73(一)项目需求-(二)解决方案-(三)效益成果-737474三、北京某养老院项目-75(一)项目需求-(二)解决方案-(
12、三)效益成果-757575三、苗米科技-68(一)公司简介-(二)产品介绍-(三)主要客户-686869四、精华隆-69(一)公司简介-(二)产品介绍-(三)主要客户-696970五、金茂绿建-71(一)公司简介-(二)产品介绍-(三)主要客户-717171四、河南新乡市老年公寓管理中心-76(一)项目需求-(二)解决方案-(三)效益成果-767778五、毫米波全屋智能感知项目-78第六章 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展望结语-87附件:特别感谢单位-88一、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81(一)需求带动-(二)技术驱动-(三)政策引导-818182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83(一)市场预测-(二)技术趋势-83
13、84-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 1:无线电及毫米波频段划分图 -图表 2:毫米波雷达基本特性及其优缺点-图表 3:毫米波雷达主要功能和性能特点-图表 4: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场景-图表 5:国内毫米波雷达应用主要工作频率-图表 6:毫米波雷达工作体制分类及优缺点-图表 7:毫米波雷达与其他传感器产品优缺点对比-图表 8 毫米波雷达产业发展历程图-图表 9:我国毫米波雷达主要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图表 10: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主要标准-图表
14、11:毫米波雷达产业链构成图-图表 12:毫米波雷达各元器件占硬件总成本比重-图表 13: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设计制造生态系统-图表 14:中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图表 15: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中游主要企业-图表 16:2019-2023年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数量-图表 17: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企业类型分布-图表 18:国产毫米波雷达企业成立时间段分布-图表 19: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企业市场布局-图表 20:2022年以来国内新增毫米波雷达企业-图表 21:各省市毫米波雷达企业数量占比-图表 22: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企业区域分布图-图表 23:2018-2022年中国毫
15、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亿元)-图表 24:2018-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万颗)-图表 25:智能汽车的优势-图表 26: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图表 27:智能车载毫米波雷达细分应用场景-图表 28:L0L5智能驾驶汽车传感器需求-图表 29:C-NCAP2021版主动安全ADAS部分对比-图表 30:商用车强制安装主动安全功能的政策法规-图表 31:2020-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毫米波雷达搭载量(万颗)-图表 32:2022H1和2023H1国内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万辆)-图表 33: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竞争格局-131414151616171819202122
16、222424252626262728283132323333343435363637图表目录-9-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 34:2023年1-6月前向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图表 35:2022年H1&2023年H1前向雷达供应商自主合资占比-图表 36:2023年1-6月角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图表 37:2022年H1&2023年H1角雷达供应商自主合资占比-图表 38:本土4D成像雷达厂商市场化进度-图表 39:车载毫米波雷达价格趋势(元
17、/颗)-图表 40:智能家居3.0模式演变历程-图表 41:家居毫米波雷达细分应用场景-图表 42:国内家居家电市场雷达应用潜在需求空间-图表 43:2018-2023年中国家居家电雷达模组出货量-图表 44:2019-2023年中国家居家电24G毫米波雷达模组出货量-图表 45:家居家电毫米波雷达市场主要参与者-图表 46:2020-2023年家居家电雷达模组价格走势-图表 47:2021-2023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图表 48:智能康养监测雷达主要功能介绍 -图表 49:2022-2027年中国康养雷达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图表 50:国内主要康养雷达公司简介-图
18、表 51:中国康养雷达市场主要竞品分析-图表 52:交通毫米波雷达细分应用场景-图表 53:交通雷达市场结构(按频段划分)-图表 54:中国交通毫米波雷达市场主要参与企业-图表 55:交通毫米波雷达品牌影响力TOP10企业排名-图表 56:交通雷达厂商推出4D雷达产品-图表 57:雷达周界安防系统图例-图表 58:雷达区域安防系统图例-图表 59:雷达物位计图例-图表 60:国内水文监测毫米波雷达产品-图表 61:无人机雷达图例-图表 62:精华隆毫米波雷达产品介绍-图表 63:毫米波雷达芯片工艺演进路径-图表 64:2020-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相关行业政策汇总-图表 65:2022-2
19、026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及预测(万颗)-图表 66:毫米波雷达产品演进:微型化高集成-图表 67:毫米波雷达发展趋势:高精度高分辨-38383838394041424344454546474949505153545556575858596062708282848586-1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行业概述Chapter一、毫米波雷达简介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
20、原意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在空间的位置。毫米波雷达是指一种工作在毫米波频段的雷达传感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 无线电规则(2020年)和我国最新的 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中,将无线电频率在30-300GHz的频段(波长1-10mm)称呼为毫米波频段。本报告结合行业应用实际,将目前国内使用的24GHz、60GHz、77GHz、79GHz、80GHz等雷达产品统归为毫米波雷达,展开市场调研。同时,部分内容会涉及5.8GHz、10.525GHz等微波雷达产品。图表 1:无线电及毫米波频段划分图资料来源:工信部、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一)产品定义毫米波雷达作为
21、雷达系列中的高频段产品,具有频带宽、波长短、大气传播损耗较大等基本特性,各特性对应的有确定概括如下图所示。(二)基本特性-14-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具有独特的实用优势,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否定其他传感器的作用,毫米波雷达的大气传播损耗较大,适用于近距离场景,而在远程和超远程应用中,微波雷达仍然是探测目标的主力军。微波、毫米波、红外、激光、视频等系统的作用应该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图表 2:毫米波雷达基本特性及其优缺点图表 3
22、:毫米波雷达主要功能和性能特点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毫米波雷达的核心功能包括测距、测速、测方位角、微动探测和4D成像等,通常雷达系统是通过同时测量2-3个功能参量而构成一个应用产品。(三)核心功能基本特性优 点缺 点波长短频带宽大气传播损耗较大1.元件尺寸更小,结构更紧凑且重量轻;2.可获得更窄波束,提高分辨率和精度;3.比微波有更大的多普勒频移,因此对低速目标具有更强的探测识别能力。1.制造精度要求高;2.太窄的波束不利于目标的搜索,不合适做大范围搜索;3.多普勒频移更大,要求接收机有更宽的频带。/坏天气时作用距离下降,尤其在暴雨中可能导致目标被遮挡。1.可使用窄脉冲或宽带调频信号
23、来研究目标的精细特征;2.频段不拥挤,能有效地消除相互干扰;3.距离分辨率更高。1.不易互相干扰,电磁污染少;2.相比红外和光波,对环境适应性更强。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1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 4: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场景二、毫米波雷达应用我们根据产品硬件的规格标准将毫米波雷达的应用分为车规级、工业级、消费级和医疗级四个大类,再根据各应用场景的行业属性归为8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分别是智能车载、智慧交通、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健
24、康监护、工业测量、智能装备和其他。主要应用场景如图表4所示。(一)应用范围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毫米波雷达有24GHz、60GHz、77GHz、80GHz、120GHz等频段产品。目前,国内常用的毫米波雷达频段为24GHz、60GHz和77GHz。24G毫米波雷达在各方面性能比较成熟,且成本较低,适用的领域会更广,例如交通、安防、智能家居、康养医疗等等;77GHz毫米波雷达在精度上相比24GHz更高,主要应用于车载领域,且应用规模已超过24GHz。车载级应用是毫米波雷达最早的商用场景,同时也是当前毫米波雷达规模最大的应用市场;工业级应用场景最为广泛,一般被划分为工业级室内和工业级室外
25、两类,其中工业级室内场景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康养、智能楼宇等,工业级室外场景包括智能交通、安防监控、工业测量等;消费级应用主要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是近年关注度较高的新兴领域,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二)使用频率-1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5:国内毫米波雷达应用主要工作频率根据辐射电磁波方式不同,毫米波雷达主要有脉冲体制以及连续波体制两种。其中连续波又可以分为FSK(频移键控)、PSK(相移键控)、CW(恒频连续
26、波)、FMCW(调频连续波)等方式,图表6中对比了不同工作体制的优势和不足。(三)工作体制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应用领域使用雷达频率智能车载交通感知安防监控无人机工业测量家居家电康养医疗24GHz、60GHz、77GHz、79GHz24GHz、77GHz、80GHz24GHz24GHz24GHz、60GHz、80GHz、120GHz5.8GHz、10.525GHz、24GHz、60GHz24GHz、60GHz图表6:毫米波雷达工作体制分类及优缺点-1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
27、-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目前,连续波体制中的调频连续波FMCW是主流方案。调频连续波是连续发射调频信号,以测量距离、角度和速度等。调频连续波不仅能同时测出多个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还可对目标进行连续跟踪。相对其他电磁波雷达,调频连续波雷达的发射功率较低、且成本较低,被毫米波雷达厂商广泛使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性能稳定、作用距离较长、环境适用性好等特点。与超声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与红外、激光、摄像头等光学传感器相比,毫米波雷达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强,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各类传
28、感器的优缺点如图表7所示。目前,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已经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核心传感器,并在智能家居、智慧康养、工业监测、智能安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逐渐成为和AI摄像头并驾齐驱的高端核心智能传感器,实现完美融合互补。(四)竞品对比图表7:毫米波雷达与其他传感器产品优缺点对比三、毫米波雷达发展史国外毫米波雷达发展历史悠久,最早于194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中后期取得技术突破,90年代后期开始小规模应用于车载领域。-1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
29、展深圳站8.28-8.30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8:毫米波雷达产业发展历程图早期的毫米波雷达采用高电子迁移晶体管制作集成电路,集成度低而且成本高昂,直到2012年,英飞凌及NXP(飞思卡尔)成功推出芯片级别的毫米波射频芯片,降低了毫米波雷达的技术门槛,同时降低了毫米波雷达的制造成本,毫米波雷达迎来爆发式增长,2021年后技术较为成熟,成为主力传感器之一。毫米波雷达的发展历程及频率、技术发展情况如图表8所示。相比之下,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在持续追赶中。2013年24GHz毫米波雷达芯片进入中国,在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驱动下,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已逐步踏入正轨,国产毫米波雷
30、达先后在车载、交通、安防、智慧城市、工业测量、家居家电、康养等多个领域实现探索应用,未来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四、行业法规标准现状毫米波雷达产品的使用涉及24GHz、60GHz、77GHz、80GHz、92GHz、120GHz等无线电频谱资源。为了加强资源管理,我国对无线电频谱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有偿使用,并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当前,我国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形成一系列管理法规。其中在毫米波雷达领域主要通过制定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汽车雷达无线电的管理规定来进行规范。(一)法规现状-19-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
31、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发布日期发文机关法规文件名称主要内容工信部工信部工信部工信部信息产业部2005-10信息产业部2012-112019-112021-112023-06 2006-10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9:我国毫米波雷达主要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规定G类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使用频率范围为24.00-24.25GHz。规定车辆测距雷达频率范围为76-77GHz。废止 关于发布的通知(信部(1998)178号)进一步规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
32、备的管 理。明 确 通 用 H 类 设 备 使 用 频 率 为24-24.25GHz。并规范设备的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的管理与技术要求。将原明确按微功率设备管理的76-77GHz频段设备移出,不再将该频段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进行管理。规定汽车雷达使用频率(76-79GHz)、主要使用场景,明确了发射功率及功率谱密度限值、通用杂散发射限值、特殊频段保护限值、接收机阻塞特性等射频技术要求,并强调除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另有规定外,76-79GHz频段不能用于其他类型陆基雷达,也不能用于在航空器(含无人机、气球、飞艇等)上装载使用的雷达。规定不能再生产和进口使用24.25-26.65GHz频段
33、的汽车雷达。明确79-81GHz频段无线电定位业务将优先用于汽车雷达等应用。决定将59-64GHz频段用于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应用。并规定该频段的设备按(信部无 2005 423号)中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将24.25-26.65GHz频段规划用于24GHz短距离车载雷达使用,并规定设备的射频要求。24GHz频段短距离车载雷达设备使用频率的通知(工信部无 2012 548号)关于60GHz频段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应用有关问 题 的 通 知 (信 无 函200682号)关于发布的通知(信部无 2005 4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2号汽车
34、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工信部无 2021 18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62号)-20-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微功率设备实施系统管理。此前原信息产业部先后在1998年和2005年发布了 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管理暂行规定(信部 1998 178号)、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信部无 2005 423号),并在2006年发布 关于60GHz频段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技术
35、应用有关问题的通知(信无函200682号)。2019年,工信部发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9年第52号 中,将通用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分为A-H共计8类,其中明确了通用H类设备使用频率为24-24.25GHz,并从设备发射功率限值、频率范围、杂散辐射等方面进行了约束。规定微功率设备无需办理频率使用许可和台站执照,但应当取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 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将汽车雷达使用频率范围明确在76-79GHz,并规定了设备发射功率及功率谱密度限值、通用杂散发射限值、特殊频段保护限值、接收机阻塞特性等射频技术要求。总体来说,目前针
36、对24-24.25GHz、76-79GHz频段雷达设备我国已出台了明确的管理规定;59-64GHz频段此前也有通知决定用于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应用;79-81GHz频段将优先用于汽车雷达。此外,2021年7月,在工信部致函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关于智能交通领域路测毫米波雷达有关事宜的函(工无函【2021】408号)中提到,无线电管理局已启动了92-95GHz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的研究,拟在上述频段内解决智能交通领域的路侧雷达频段使用要求。自国内毫米波雷达率先在汽车、交通等领域应用以来,我国持续积极投入到相关标准化工作中。当前,国内毫米波雷达国家标准主要集中在TC485(全国通
37、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8(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研制单位,标准研制方向包括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等。当前已出台的毫米波雷达国家标准共计4项,为GB/T 20609-2006 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GB/T 36654-201876GHz车辆无线电设备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GB/T21255-2019 机动车测速仪、GB/T 40025-2021 24GHz车辆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从内容上看,国家标准主要对汽车雷达的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对交通雷达的车流量、平均速度、时间占有率等交通参数检测功能做出了规范。(二)标准建设图表 10:我
38、国毫米波雷达行业主要标准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序号标准号/计划号标准名称状 态123456789GB/T 20609-2006GB/T 36654-2018GB/T21255-2019GB/T 40025-2021GB/T 20609-2023YD/T 2722-201420221401-T-339ISO/PWI 13389ISO/PWI 13377现行现行现行现行发布现行起草起草起草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76GHz车辆无线电设备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机动车测速仪24GHz车辆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60GHz频段无线电设备射频技术要
39、求及测试方法76GHz-79GHz汽车雷达射频指标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道路车辆外部感知毫米波雷达探测性能试验方法道路车辆毫米波雷达的协同干扰抑制除国家标准外,目前还出台了多项毫米波雷达相关的团体和地方标准,相比国家标准,毫米波雷达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内容相对更全面,对行业具有一定引导性。总体上,我国毫米波雷达标准化建设仍在不断完善,同时存在标准国际化水平还不高、标准实施应用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2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产业链
40、分析Chapter一、产业链构成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上游主要包括射频前端组件(MM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PGA)、高频PCB板、微控制器(MCU)、天线及控制电路等硬件供应商;中游主体是毫米波雷达方案模块及整机供应商;下游环节包括智能车载、智能交通、无人机、智能家居、工业测量、康养医疗、家电照明、消费电子等应用企业。其中,射频前端组件(MMIC)、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毫米波雷达系统方案为产业链中核心环节。射频前端组件(MMIC)是毫米波雷达的核心射频部分,由发射器、接收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及压控振荡器7部分构成,起到调制、发射、接收及解调毫米波信号的
41、作用,主要通过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将前端收发组件集成化。毫米波雷达要求前端收发组件应兼具体积小、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性,占整个毫米波雷达硬件成本的50%以上。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嵌入不同的信号处理算法,分析前端收集的信号获取目标信息,是保证毫米波雷达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核心部件。毫米波雷达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是通过DSP芯片或FPGA芯片实现的,占整个毫米波雷达硬件成本的20%左右。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中游企业主要包括毫米波雷达方案商和系统集成商。其中雷达方案供应商主要通过完成雷达系统设计、天线设计和后端算法开发,为客户提供毫米波雷达方案模块或整机产品。方案集成商则依托毫米波雷达技术,为各具体应用
42、领域提供定制化的智能集成方案,例如车载tier 1供应商、智能交通方案集成商等。图表11:毫米波雷达产业链构成图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22-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12:毫米波雷达各元器件占硬件总成本比重二、上游分析上游元器件的采购成本在雷达生产总成本的占比超过50%,是影响产业链价格的关键因素。其中,射频前端组件在硬件成本中占比50%,数字信号处理器占比15%,高频PCB板占比20%,控制电路占比10%,其他材料占5%。射频前
43、端组件(MMIC)是毫米波雷达的核心射频部分,由发射器、接收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及压控振荡器7部分构成,起到调制、发射、接收及解调毫米波信号的作用,主要通过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将前端收发组件集成化。毫米波雷达要求前端收发组件应兼具体积小、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性。当前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主要采用SiGe BiCMOS工艺技术,SiGe高频特性良好、安全性高,但其采用分立式结构,发射器、接收器和处理组件均为独立单元,无法满足雷达传感器日益增长的小型化需求。因而,在高集成趋势下,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CMOS工艺可将MMIC与MCU、DSP集成)的CMOS工艺已逐渐成为
44、主流技术。(一)射频前端组件数据来源:专家访谈、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Yole、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13: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设计制造生态系统-2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嵌入不同的信号处理算法,分析前端收集的信号获取目标信息,是保证毫米波雷达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核心部件。毫米波雷达的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是通过DSP芯片或FPGA芯片实现的,占整个毫米波雷达硬件成本的20%左右。DSP芯片采取程序和数据分开的哈佛结构,
45、可快速即时处理信号,FPGA包含大量组合逻辑资源和触发器,可完成大规模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和实现时序逻辑功能。DSP芯片在复杂算法处理上具备优势,FPGA在大数据底层算法上具备优势,因而,“DSP+FPGA”融合在实时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目前,高端DSP芯片和FPGA芯片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DSP芯片供应商有NXP、英飞凌、亚德诺半导体、意法半导体等公司,FPGA芯片供应商有赛灵思、阿尔特拉、美高森美、莱迪思等公司。国内MMIC芯片供应商集中为国际企业,如英飞凌、NXP、TI、意法半导体等。国产芯片企业在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布局近两年也明显加快,且已实现部分国产化,代表性公司包括矽典微
46、、岸达科技、加特兰微、矽杰微、微度芯创、旷时科技等,均已推出量产产品。(二)数字信号处理器天线是毫米波雷达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重要组件,是其有效工作的关键设计之一。根据实践表明,当天线的长度为波长信号的25%时,其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转换效率最高,毫米波波长仅为毫米级别,因而其天线长度短。此外,为提高产品精度,毫米波雷达可通过微带列阵方式将波束做窄,即将多根天线集成在PCB上。天线主要用于发射和接收毫米波,由于毫米波波长只有几个毫米,而天线长度为波长1/4时,天线的发射和接收转换效率最高,因此天线尺寸可以做的很小,同时还可以使用多根天线来构成阵列。目前主流天线方案是采用微带阵列,即在印刷电路PCB板上
47、,铺上微带线,形成“微带贴片天线”,以满足低成本和小体积的需求。按照天线模式可分为远程雷达(开口约30,200m)、中程雷达(开口约60,100m)和近程雷达(开口约120,30m)。由于毫米波频率高,对电路尺寸精度要求高,所需印制电路板为高频板材PCB,主要供应商为罗杰斯、Isola、松下电工、雅龙及施瓦茨等大型国际PCB生产企业。受益于5G产业的发展,中国生益科技、沪电股份等公司已实现毫米波雷达用高频PCB产品的技术突破,其产品性能可与国外大型企业的高端产品媲美。(三)高频PCB板雷达控制电路根据信号处理器获得的目标信息,结合雷达终端动态信息进行数据融合,最终通过主处理器进行智能处理,对雷
48、达终端前方出现的障碍物进行分析判断,迅速做出处理和发出指令,及时传输给报警显示系统和制动执行系统。雷达控制电路主要由MCU、模数转换器(ADC)和时钟等模拟组件组成。低成本、小型化、高性能、低功耗是SoC集成最大优势,也符合车载4D毫米波雷达未来的发展趋势。SoC集成:SoC(Syste-monaChip)是指将多个电子元件、模块或者子系统集成到一块芯片上的技术,毫米波雷达则是将MMIC,DSP,MCU集成在单颗SoC芯片里。控制电路根据信号处理目标信息,结合自身速度、位置等动态信息,发出执行指令,是毫米波雷达系统实现主动控制的最后一环。控制电路包含报警显示系统和启动制动系统,占到毫米波雷达总
49、生产成本的5%。(四)控制电路-24-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中游企业主要包括毫米波雷达方案商和系统集成商。其中雷达方案供应商主要通过完成雷达系统设计、天线设计和后端算法开发,为客户提供毫米波雷达方案模块或整机产品。方案集成商则依托毫米波雷达技术,为各具体应用领域提供定制化的智能集成方案,例如车载tier 1供应商、智能交通方案集成商等。目前,中国毫米波雷达中游市场
50、整体上仍由国际企业占主要份额,国内企业正在加速追赶。在车载雷达领域,本土企业已经实现量产落地,进入国产化替代周期;在智能交通领域,得益于近年来新基建建设的兴起,部分国内雷达厂商将研发建设的重点瞄向路端,大力推进国产化建设,国产交通雷达厂商已逐渐占据主要市场;智能家居领域经过近几年探索,国内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图表14:中国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国 外国 内MMIC天线高频PCB板数字信号处理器恩智浦(NXP)、英飞凌(Infineon)、德州仪器(TI)、索喜(socionext)、Acconeer、vayyar、Uhnder、ADI矽典微、岸达科技、加特兰微电子、矽杰微、微度芯创、晟德微、
51、正和微芯、迈矽科、斯凯瑞利、旷时科技、隔空智能、富奥星、牧野微沪电股份、生益科技/罗杰斯(Rogers)、Isola、施瓦茨(Schweiz-er)DSP芯片:NXP、英飞凌、亚德诺半导体、意法半导体FPGA芯片:赛灵思、阿尔特拉、美高森美、莱迪思图表 15: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中游主要企业国内企业主要企业细分市场国外企业车载雷达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康养森思泰克、华域电子、华为、承泰科技、木牛科技等慧尔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象德信息、宇视科技、木牛科技、雷森电子等云帆瑞达、迈睿智能、电目科技、苗米科技、精益远达、全耀传感、易探科技、精华隆、速数智能等苗米科技、精华隆、金茂绿建、清雷科技、兆观
52、科技、德心智能、英特睿达、知 谱科技、算丰征途等博世、大陆、安波福、维宁尔、海拉、电装大陆/三、中游分析-2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可应用于智能车载、智能交通、以及无人机、智能家居、工业测量仪器、全屋智能、家电照明、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汽车是毫米波雷达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随着消费者对车载安全性要求的提升和智能驾驶需求的提升,国内各大主机厂对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代表性企业包括上汽、一汽、长安、
53、比亚迪、蔚来等。交通感知是毫米波雷达附加值最高的应用领域之一。交通感知所使用的毫米波雷达生产成本与车用雷达持平,但售价却为车用雷达的两倍左右,销售利润空间大。车路协同是交通智能化的核心,具备政策支持,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国家机构积极助力中国车路协同发展,华为、阿里、百度等巨头也纷纷布局该领域,未来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促进毫米波雷达需求量上升。智能家居、智慧康养近两年兴起速度较快。下游应用代表性企业包括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企业,以及泰康人寿、平安人寿、民政局、公立医院等单位。四、下游分析1、2023年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链核心企业增加到263家中国毫米波雷达行业起步虽
54、晚,但发展迅速。据AIoT星图研究院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国内毫米波雷达核心环节(芯片和雷达模组)企业增加到263家,相较2019年新增66家。从企业的类型分布情况来看,国内注册的毫米波雷达企业中有本土企业244家,占比92.8%,外资企业19家,占7.2%;从产业链环节来看,雷达芯片企业有30家,占比11.4%,雷达模块和整机方案企业233家,占比88.6%。备注:1、企业数量具体统计在国内开展雷达芯片和雷达方案产品两类业务的企业注册量(含外资、分子公司类型企业);2、2023年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企业数量分析图表16:2019-2023年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数量五、企业
55、资源分析-2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从企业成立时间段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有近70%毫米波雷达企业成立于2015年之后,而且目前仍有大量新进者涌入赛道,充分展现了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端的增长动力。图表17: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企业类型分布图表18:国产毫米波雷达企业成立时间段分布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2、大多数公司业务布局在车载、家居、康养、交通四类市场从中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的业务布局情况来看,在车载应用布局的公司最多,占32%。智
56、能车载、智能家居、智慧康养、智能交通类业务布局公司占比超过86%。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19: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企业市场布局工业监测8%-2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图表21所示,其中广东省、上海市和江苏省毫米波雷达企业数量超过30家。其中广东省毫米波雷达企业数量排名延续2022年保持在全国首位,占比达22.5%,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57、深圳、珠海、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在电子信息领域多年来的产业积累。北京市、浙江省、安徽省和福建省、四川省毫米波雷达企业数量都在在10家以上。此外,伴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毫米波雷达产业在其它区域,如湖南和陕西等地也逐步发展起来。(二)企业区域分布图表20:2022年以来国内新增毫米波雷达企业成立年份企业名称主要产品上海划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澜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成都贝米睿联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鲲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镭达晶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毫微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玛雅光年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微瑞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希卡立科技有限公司睿博感知科技(河北)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傲图科技有限公司20222023水文监测雷
58、达康养雷达康养雷达康养雷达康养雷达康养雷达康养雷达康养雷达康养雷达车载雷达车载雷达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整体上展现旺盛需求,在毫米波雷达应用领域处于行业领跑;智能家居、智慧康养领域包括家居照明、全屋智能联动、智能家电到跌倒监测、健康监测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趋势明显;交通领域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停车到车路协路端感知毫米波雷达呈现拓展态势。3、2022年新注册毫米波雷达企业12家2022年国内共有新增注册毫米波雷达企业12家,其中有8家选择进入康养赛道,具体包括深圳清澜技术、成都贝米睿联、青岛鲲泓智能、上海镭达晶元、上海毫微太科技、成都玛雅光年、深圳微瑞达、上海希卡立。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
59、院整理-2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22:2023年中国毫米波雷达企业区域分布图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从各省市具体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北京市有金茂绿建、木牛领航、川速微波等;广东省有华为、精华隆、承泰科技、云帆瑞达、电目科技等代表公司;上海有矽典微、加特兰、航征科技、纳瓦科技等公司;江苏有苗米科技、慧尔视、楚航科技、雷森科技等;浙江有岸达科技、隔空科技、福瑞泰克、智波科技等。图表 21:各省市毫米波雷达企业数量占比资料来源:AIo
60、T星图研究院整理中国民用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全景图中国民用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全景图-3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市场分析Chapter一、总体市场近几年,得益于汽车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与雷达芯片制作工艺的进步,国内毫米波雷达整体市场增速较快。根据我们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总规模达到8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4.6%。(一)总规模从各频率细分产品的市场结构来看,2022年国内77GHz雷达产品出货量达到1404万颗,同比增长39%
61、,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2%。随着 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 的正式实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高频化发展趋势明显。24GHz雷达产品具有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广,包括智能交通、家居家电、无人机、安防等诸多领域。2022年国内24GHz雷达出货量达到了918万颗,同比增长率为9.8%。近两年由于国内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新规对汽车雷达频段的限定,24GHz雷达市场逐渐向非车载领域转移。(二)市场结构图表 23:2018-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亿元)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32-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
62、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60GHz雷达对比24GHz中心频带更高,可用带宽更大,因此具有更精细的距离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使其在室内外应用中具有较强的性能。随着智慧康养、智慧城市、工业监测等物联网领域应用对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60GHz雷达产品在国内快速推广应用,2022年国内出货量增速达到170%,明显高于其他频段雷达产品。图表 24:2018-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万颗)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1、汽车安全性和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安全和效率是出行产业最为关注的两个话题。发展智能汽车不仅可极大改善交通安全和堵
63、塞问题,还可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发展。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智能汽车预估的潜在经济影响最高达1.9万亿美元。(一)市场背景二、车载雷达市场图表 25:智能汽车的优势-3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智能汽车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是国际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意义不仅在于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更会带来全球化供应链和产业生态的革新,成了当前各国必争的战略高地。图表 26: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资料
64、来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2、毫米波雷达在智能汽车中的细分应用场景在智能汽车L0L2阶段,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于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前向碰撞预警、盲区监测、后向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开门预警、自动泊车、变道辅助、乘客成员监测、驾驶员生命体征监测、手势识别等功能。根据毫米波雷达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前向雷达、角雷达和舱内雷达三类。前向雷达又称主雷达,一般安装在车标或车头格栅内。角雷达一般放置于车辆的四个拐角处,单车搭载数量较多,相互配合形成车身环绕覆盖。舱内雷达安装在驾驶座椅内或车顶位置。图表 27:智能车载毫米波雷达细分应用场景-34-产业对接:梁
65、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根据SAE的分级,当前智能驾驶正处在L2向L3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智能驾驶系统通过驾驶环境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的多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持,其他的驾驶动作均有人类驾驶员进行操作,实现准确、全面的环境感知是实现下一步规划决策的基础。提升感知系统的准确度和精度是智能汽车需要突破的关键。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将带动毫米波雷达搭载量提升。目前L1/2级别车辆为智能汽车市场主流,单车毫米波雷达搭载量一般为1-3颗。随自动驾驶等级向L3+迈进,单车雷
66、达搭载量将增至5颗以上,与ADAS渗透率提升双轮驱动毫米波雷达放量。图表 28:L0L5智能驾驶汽车传感器需求资料来源:GGAI、Yole,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3、新车安全评级规程推动我国乘用车搭载ADAS功能C-NCAP或NHTSA安全评级体系将对国内乘用车ADAS功能的搭载产生直接促进作用。2022年1月,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正式实施,该规程相比2018年版,对主动安全要求进一步提高,主动安全权重从2018年版的15%提升到25%,同时新增了AEB两轮车测试项目,并对LKA、LDW、BSD、SAS性能测试报告审核。图表 29:C-NCAP2021版主动安全ADAS部分对比
67、C-NCAP 2018版项目类别C-NCAP 2021版ESC(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AEB(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性能测试LKA(车道保持系统)性能测试AEB CCR(车对车)(减少CCRb场景)AEB pedestrian(行人AEB)(添加了夜间和纵向场景)AEB两轮车性能测试(左右侧实线/虚线偏离测试)AEB CCR(车对车)AEB pedestrian(行人AEB)-3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现阶段,乘用车车载雷达主要应用于前向
68、ACC、AEB系统和后向BSD、LCA系统中。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将AEB纳入新车安全性评估项目中,各大车企也早已进军AEB领域,为未来实现自动驾驶做好技术储备。各个国家的新车评价体系相继引入AEB系统的现状也促进了AEB在我国的发展。在 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评分体系中,主动安全权重由15%增加到25%,将使毫米波雷达装配率再度提高,市场空间将更大。图表 30:商用车强制安装主动安全功能的政策法规C-NCAP 2018版项目类别C-NCAP 2021版BSD(车辆盲区监测系统)LDW(车道偏离报警系统)SAS(速度辅助系统)儿童成员保护性能测试报告审核性能测试
69、报告审核适用车型类型政策法规FCWLDWAEBSLKA车长9m的营运客车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JT/T 1094-2016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2019.4.12021.1.12021.1.12018.4.1/2018.4.1新定型的车厂11m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4、商用车强制安装AEB等主动安全功能由于商用车引起的交通事故频发,国家相关法规对部分商用车做出了强制安装部分ADAS功能的规定。在政策法规驱动下,近年来,满足特定条件的商用车陆续迁入FCW、LDW、AEB等主动安全功能,带动更先进的环境感知系统、规划决策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在商用车上搭载应用。总质量18000
70、kg且最高车速90km/h的载货车载总质量12000kg的牵引车辆最大车速90km/h的牵引车辆两客一危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载货车载JT/T 1178.1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2部分:牵引车辆和挂车 JT/T 1178.2各省后装2021.5.12020.5.12021.5.12020.5.12018-2020总质量12000kg且最高车速90km/h的载货车载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3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中国市
71、场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快速增长。以乘用车为例,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搭载ADAS毫米波雷达交付1795.3万颗,同比增长31.2%;其中,前向雷达搭载同比增长26.5%,角雷达同比增长37.7%。2023年1-6月,毫米波雷达搭载量达到937.92万颗,同比增长26.36%,其中,前向毫米波雷达搭载量459.29万颗,同比增长27.02%,渗透率49.41%;角雷达477.51万颗,同比增长25.63%,渗透率21.81%。从中国市场乘用车毫米波雷达搭载量情况可以看出: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毫米波雷达搭载增速水平远高于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水平,按目前的
72、搭载率情况来看,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尚有巨大的智能化渗透空间;2020-2022年中国市场角雷达搭载量快速增长,且在2022年角雷达的搭载量超过了前向雷达,说明中国智能汽车正从L0/L1基础等级辅助驾驶向L2高级辅助驾驶和L3有条件自动驾驶升级,车载毫米波雷达需求正从单一的1R前向主雷达搭载方案,向3R-5R多雷达搭载方案延伸,以实现更多ADAS系统功能。(二)市场现状图表 32:2022H1和2023H1国内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万辆)数据来源:GGAI、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佐思汽研、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 31:2020-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毫米波雷达搭载量(万颗)-37-产
73、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2023年上半年,国内L2级以上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提升至403.8万辆,同比增长42.1%;渗透率为43.6%,较上年同期增加11.62个百分点。随着L2及L2+持续处于市场增长的高速期,预计在2023年对应毫米波雷达上车量将实现30%以上的同比增速。当前,我国车载雷达市场参与主体可分为国际Tier 1企业和本土企业两大阵营。其中,国际Tier 1企业阵营包括博世、大陆、安波福、维宁尔、海拉、电装天、法雷奥、万都、摩比斯、
74、采埃孚等,共有约15家;本土车载雷达企业阵营根据公司背景情况可分为上市公司、初创公司和其他三类,具体如图表31所示,代表企业包括森思泰克、华域车载、德赛西威、华为、行易道、承泰科技、大疆车载、木牛科技、行易道、隼眼科技等,共有约50家。(三)竞争格局图表 33: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竞争格局资料来源:头豹、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从具体的市场份额占比情况看,目前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仍以外资供应商为主。在前向毫米波雷达市场,由于前向雷达涉及车身控制功能,功能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研发难度高,行业集中度高。2023年1-6月,博世、大陆、电装三大供应商占据超过84.45%的市场份额,森思泰克、楚航科技
75、、华锐捷、华为等国内供应商占比2.74%。-3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角雷达研发难度较低,市场集中度低于前向雷达。2023年1-6月,前五大角雷达供应商共占据80%的市场份额,森思泰克进入前五。国内供应商陆续实现前装量产,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占比达到15.69%。数据来源:GGAI、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34:2023年1-6月前向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图表35:2022年H1&2023年H1前向雷达供应商自主合资占比数据来源:GGAI、AI
76、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37:2022年H1&2023年H1角雷达供应商自主合资占比图表36:2023年1-6月角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39-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由于雷达芯片工艺的改进,车载雷达原材料和系统开发成本自2018年以来明显下降,并直接体现在国内车载雷达产品的定价上,2022年国内车载前向雷达价格降至400元/颗以内,角雷达价格降至240元/颗以内。进入2023年,国内车载雷达市场竞争明显升级,产品价格出现进一步下滑。其中前向雷达价格
77、降至350元/颗以内,角雷达产品市场均价降至200元/颗,部分低端角雷达价格已在180元以内,高端的三发四收毫米波雷达价格在220-250之间。(四)价格分析总体来说,现有市场格局仍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不过随着更多的本土供应商定点项目开始释放,包括森思泰克、福瑞泰克、华为等代表的乘用车前装新势力将冲击旧有市场格局。在4D成像雷达领域,国内供应商的4D成像雷达产品大多数于2021-2022年面世,当前仍处于研发、调试阶段。以森思泰克、福瑞泰克、纵目科技、楚航科技为代表的少数4D毫米波雷达厂商在2022-2023实现4D成像雷达产品的量产搭载。2019年在底特律北美汽车展发布了首款4D成像雷达O79
78、,并与全球排名第一的紧凑型机械车辆制造商Bobcat(斗山山猫)达成定点合作。2022年发布新一代4D成像雷达I79 Imaging,实现小批量供货。图表 38:本土4D成像雷达厂商市场化进度4D成像雷达厂商市场化进度华为森思泰克福瑞泰克木牛科技2021年发布高分辨率4D毫米波雷达,并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实现量2022年,福瑞泰克成像毫米波雷达产品FVR4在路特斯ELETRE车型上搭载华域汽车规划了LRR30和LRR40两款4D毫米波雷达。2022年LRR30已实现小批量供货2022年,森思泰克4片级联4D成像雷达STA77-8在长安SL03车型上搭载2023年,森思泰克2片级联4D成像雷达
79、STA77-6在理想L7车型上搭载楚航科技2023年4月,获得苇渡科技的4D雷达定点项目2023年年底将在国内某车企主力车型上实现4D成像毫米波雷达的量产搭载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40-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 39:车载毫米波雷达价格趋势(元/颗)数据来源:GGAI、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五)趋势分析随着毫米波雷达搭载数量的增多和渗透率的提高,雷达出货量将不断加大,单个毫米波雷达成本和价格将进一步下降,实现由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的普及
80、。未来,随着自动驾驶级别提升,毫米波雷达的功能和单车搭载数量将继续增加,形成360度无盲区检测、远近覆盖的感知部件。1、4D成像雷达或成为智驾感知新方案随着自动驾驶能力的持续提升,3D毫米波雷达已无法满足“看得更清晰”、“看得更准确”的需求,而4D毫米波雷达在3D的基础上增加目标高度数据的探测,且天线数量更多/密度更高、输出的点云图像更致密,使得毫米波雷达在探测距离、距离精度、角度分辨率、角度精度、速度精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可有效解析目标的轮廓、类别、行为。在此背景下,头部零部件企业对4D毫米波雷达的开发进程正在提速。据业内人士分析,4D毫米波雷达的规模化落地即将开始。在市场化方面,4D毫米波
81、雷达目前技术趋于成熟,有许多创新的算法应用在产品化过程中,4D毫米波雷达市场初具雏形,相信未来随着性能的大幅提升,4D毫米波雷达将以独特的性能和成本优势,为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感知底座。2、毫米波雷达+视觉传感器融合趋势凸显毫米波雷达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但存在分辨率低、无法区分人和物以及横向探测精度低等缺点。而摄像头分辨率高,具备形状和颜色感知能力,且横向探测精准度高,但其不可以在强光以及无光线情况下工作,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各有优势,难以相互替代,而相互融合能保证信息充分获取,为实现自动驾驶提供安全保障。-4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
82、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1、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经过不断摸索演变正式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智能家居以微机时代为起点,在物联网时代彻底爆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3.0模式将实现智能产品的智慧互联,自主控制,以及主动智能。近年来,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下,我国智能家居的发展与全球已经基本接轨。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产业沉淀,为企业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一)市场背景三、家居雷达市场图表 40:智能家居3.0模式演变历程资料来源:AVC奥维云网,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42-
8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2022年8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行业在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发展、培育智能家居生态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方案 提出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环。但 方案 同时也指出,现阶段家居产业的发展面临重点行业创新引领不足、质量精细化水平不高、智能化发展不充分
84、等问题。家居消费需求仍待进一步激发和释放。2、毫米波雷达可以应用在智能家居多个细分场景中毫米波雷达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中是以人为主要探测对象,具体功能包括人体存在探测、位置轨迹跟踪、睡眠监护、以及手势识别等,根据其产品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嵌入式和独立式两类。图表41:家居毫米波雷达细分应用场景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3、保护隐私、检测精度和环境适应性是家居雷达的主要优势毫米波雷达在智能家居感知器件中优势主要体现在保护隐私、检测精度和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独立式的家居毫米波雷达主要是用于检测存在识别,可以了解人的真实存在情况、位置和方向、追踪等,用于与照明设备、环境设备以及家电设备进行联动
85、。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全屋感知人的动作触发,往往使用视频监控或者红外传感,视频监控涉及到人员隐私容易引起被监测方抵触,而红外人体感应只能用于判定人员的有无状态,难以获取人员的精确位置信息。毫米波雷达能有效弥补二者的缺点。嵌入式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也一样在替代红外感应,如智能音箱、智能空调、智能照明、自动门、智能坐便器、水龙头、门锁、门铃、中控屏等智能家居设备,都已经作为雷达传感器内置应用的典型场景。-4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在保护隐私上,是毫米波
86、雷达在人体探测应用中解决摄像头探测方式最重要的痛点问题。考虑视觉检测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毫米波雷达不会泄露人脸、居家环境等用户隐私信息,有效避免隐私泄露。在检测精度上,作为高精度传感检测技术,毫米波雷达能够捕捉人体细微的动作,可以检测到毫米级的运动,并提供速度、距离、运动方向、角度等信息,实现精准细致的人体感应。在环境适应性上,与摄像头和红外相比,毫米波雷达可以不受灰尘、温度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全天候感知工作。更重要的是毫米波雷达不受光照条件影响,可以在完全黑暗或阳光直射的眩光下工作。而且毫米波雷达还可以穿透衣物、木板、塑料、玻璃等物体。综合以上优势,毫米波雷达能很好地解决智能家居行业痛点
87、,应用于主动感知、非接触式感知、隐私感知、复杂场景感知等场景。具体看各细分产品的出货量情况,其中智能空调、智能电视优势显著,2022年出货均超过3500万台,属于第一梯队;智能照明产品年出货量接近3000万台,智能门锁同样在千万级别,属于第二梯队;而智能坐便器2022年出货量达到558.8万台,属于第三梯队百万级市场代表品类。4、国内家居家电雷达潜在市场需求量达到亿级目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进入量变的积累阶段,智能家居硬件的细分也在逐渐深化,各个单品所处生命周期不同,发展有快有慢。我们初步统计,2022年国内智能家居设备中仅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照明、智能门锁、智能坐便器、智能中控等品类产品累计
88、出货量就接近1.3亿台。图表42:国内家居家电市场雷达应用潜在需求空间数据来源:奥维云网AVC、IDC、洛图RUNTO、Gfk、艾瑞,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44-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1、2022年国内家居家电雷达模组出货量大幅增长36%,达4310万颗据AIoT星图研究院调研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家居家电雷达模组出货量达到4310万颗,同比大幅增长36%。增长原因主要是:智能照明市场需求持续高水平增长,带动5.8G等微波雷达模组出货量不
89、断攀升;智能门锁、智能坐便器市场验证成熟后,开始逐渐起量;在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家电领域蓝海市场,24G、60G雷达模组出现了批量供货。2、24G家居雷达模组成为市场增长新引擎24G家居雷达由于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红外PIR方案中穿透性弱、监测距离短等痛点,因此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开始在智能化升级中接受24G雷达方案。从市场表现来看,由于24G雷达模组在价格、尺寸、功耗等方面的不断优化,其场景适配性得到显著扩张,出货量连续三年实现70%以上增长,2022年达到310万颗。从同比增长率和智能化渗透率情况分析,智能照明和智能坐便器成为了当下市场增长新引擎,2022年出货量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类。同
90、时智能照明和智能坐便器的智能化渗透率均不超过10%,未来智能化空间可观。(二)市场现状2023年家居家电智能化发展仍处于加速期,尤其在家居照明、智能坐便器、智能家电、中控屏等细分领域。因此我们判断2023年家居家电雷达模组仍将保持35%以上高水平增长,出货量有望达到5797万颗。图表43:2018-2023年中国家居家电雷达模组出货量备注:出货量含5.8GHz、10.525GHz。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4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芯片
91、方面,目前国产24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已经开始大批量应用,特别在照明、家居等产品的内置应用上,例如国内矽典微推出的S3KM111 SoC、S5KM312 SoC等雷达芯片产品,适配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卫浴、安防监控等丰富的AIoT应用场景。由于我国毫米波雷达芯片产业相对起步较晚,尤其在高频率毫米波雷达芯片技术上积累较少。海外雷达芯片大厂例如德国英飞凌发布的60GHz雷达芯片产品BGT60TR13C,可实现人体动作检测、生命体征监测,可用在智能家居中,也可用于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瑞典半导体公司Acconeer同样将60GHz毫米波雷达应用在家居智能、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中。未来突破高频率毫
92、米波雷达芯片的技术瓶颈,对我国毫米波雷达产业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内家居雷达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据我们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共有家居雷达方案商约30余家,根据各家的产品形态不同可分为家居雷达模组供应商和家居雷达终端产品供应商两类。(三)竞争格局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图表45:家居家电毫米波雷达市场主要参与者图表 44:2019-2023年中国家居家电24G毫米波雷达模组出货量-4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
93、圳站8.28-8.30同时随着下游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近两年家居毫米波雷达模组市场新进企业明显增加,根据新进者公司背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微波雷达模组企业,例如迈睿科技、易探科技、觅感科技等;另一类是无线通信模组企业,例如海凌科、易而达、安信可等。(四)发展趋势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图表46:2020-2023年家居家电雷达模组价格走势1、低功耗、小型化家居毫米波雷达小型化、低功耗发展趋势明显。雷达作为电器开关入口,低功耗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小型化的设计可以将毫米波雷达嵌入到更多的设备设施中。2、低成本化家居雷达模组产品价格呈逐年下降态势明显,这也是当前毫米波雷达在全屋智能领域出现爆
94、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毫米波雷达在智能家居市场之初产品价格动辄上千元,由于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目前家居雷达终端价格已经普遍降低到几百元,部分品类OEM的价格甚至在100元以下。用户已经可以勉强接受当前价格,通过毫米波雷达产品进行联动,以获取更好的居家体验。3、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是家居雷达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居雷达与其他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另外一种是同一空间内多个家居毫米波雷达的协同探测,也将会增强雷达探测的信息维度。3、家居雷达标准化家居雷达场景的标准化工作亟待起步,由于目前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家厂商的应用标准和技术路线各异,缺乏行业统一标准,这是毫米波雷达向智能家居领域
95、拓展的难点之一,需要行业内整合意见,构建行业标准。未来随着家居毫米波雷达应用场景不断衍生,将给家居雷达产品的标准化工作提出较高的需求。-4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1、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提升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供给和应用康养雷达是一种以老年人为主要监测对象,可以实现人体感应探测、跌倒检测报警、睡眠呼吸心率监测等重要养老监护功能的新型智慧健康养老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正不断丰富,智慧健康养老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我国
96、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仍面临技术产品供给不足、融合应用不够、产业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出发,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提升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供应和提高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以发挥科技创新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第一动力战略作用。在供给端方面,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先后在2017年和2021年联合发布了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和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 计划)。其中2021年 计划 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智慧健养老产品供给工程,重点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等五大类产品,带动传感器、微处理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突破
97、,实现多模态行为监测、跌倒防护、高精度定位等实用技术攻关。同时,为落实 计划,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还先后在2020年和2023年组织评选公布了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和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其中有多款康养毫米波雷达入选。在需求侧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通过推进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两方面政策来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的应用。其中国家政策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民政部、财政部等国家机关单位先后发布了 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
98、知(国发 2021 35号)、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民发 2022 9号)、关于做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民办函 2022 60号)、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等重要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未来几年国家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和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目标。(一)市场背景四、康养雷达市场图表47:2021-2023年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发布日期(一)国家政策发文机关文件名称主要内容国务院民政部、财政部住建部中国残联2021-122022-02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
99、到900万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 2021 35号)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民发 2022 9号-4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地方政策层面,2022年以来,广东省、重庆市、陕西省、昆明市、深圳市等省市先后发布关于推进做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护理型养
100、老床位建设工作的通知,并在其中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和建设标准。以上系列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的应用。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发布日期(二)地方政策(部分)发文机关文件名称主要内容广东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参联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重庆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残联会陕西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残联深圳市民政局昆明市民政局2022-112022-082022-092023-052023-032022-122023-05“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共为不少于8.6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通过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面
101、向经济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20万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十四五”时期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建议改造39132户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粤民函 2022 175号)关于做好2022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组织实 施 工 作 的 通 知 (民 办 函2022 60号)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做好“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渝民 2022 242号)未来三年计划完成5万户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提出目标
102、到2025年,各县(市)区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不低于70%,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不低于55%;到2035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不低于80%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依申请可以予以一次性资助,资助标准在12000元到20000元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陕民发 2023 14号)关于加快推进护理型养老床位发展的通知深圳市开展“0570”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试行)-49-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
103、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2、毫米波雷达多项功能助力智慧健康养老场景根据雷达AI算法部分的不同,康养雷达产品可以分为人体感应探测雷达和智能康养监测雷达两类。其中人体感应探测雷达属于基础型康养雷达产品,算法相对简单,仅用来实现探测老年人有无生命体征的基础功能。而智能康养监测雷达,则是通过融合AI算法,可以实现例如跌倒检测、睡眠呼吸监测(慢性呼吸疾病、睡眠质量监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实时心率/心脏节律、心律不齐筛查、异常心率监测)等更复杂功能。图表48:智能康养监测雷达主要功能介绍国内康养雷达市场尚处于导入阶段,现阶段仍以政府端需求为主。近两年在老年人家庭和养老机构适老化
104、改造需求推动下,国内康养雷达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AIoT星图研究院调研数据,2022年中国康养雷达总市场规模达到4.4亿元,其中人体感应探测雷达3.1亿元,智能康养监测雷达1.3亿元。其中,跌倒检测雷达是目前市场推出最多的细分康养雷达品类,现阶段主要面向地方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睡眠呼吸监测和心脑血管疾病检测均是借助毫米波雷达长时间对使用者的睡眠呼吸情况进行无感监测实现。另外,随着大众对自我健康的高度关注以及医学科普带来的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监测医疗器械产品也开始在逐渐走俏。(二)市场规模跌倒检测睡眠呼吸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检测将毫米波雷达跌倒检测报警器安装在卫生间、卧室、客厅内,
105、老人跌倒之后,雷达设备主动识别跌倒行为后报警。一旦发现跌倒,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APP向老人的子女、监护人发出告警毫米波雷达能够对使用者的睡眠状态及生理体征进行监测,基于数据融合对使用者的肺功能进行综合性评估,有望为慢性呼吸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康复评估提供有效的手段基于毫米波生物雷达传感器,能够精准地感知心脏跳动、肺部收缩、脉搏跳动等生命体征活动引起的人体皮肤表面的微振动,获取心血管系统相关的一系列信息。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49:2022-2027年中国康养雷达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50-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106、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随着康养毫米波雷达方案的不断迭代升级、芯片原厂推出更多的低成本方案,以及未来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康养毫米波雷达将由前期市场导入迈向快速增长阶段,到2027年市场规模增长至5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8%,其中智能康养监测雷达市场规模达到47.4亿元。原因如下:预计未来五年康养雷达在C端市场将完成验证,2027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3.2亿,保守估计届时康养雷达产品市场渗透率将接近5%,为后期市场爆发奠定基础;“十四五”期间,政府主导的公立养老机构护理型老床位和兜底性
107、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快推进,智能康养监测雷达通过实时监测、AI数据分析等手段将集中解决便利性、安全性等多方面核心痛点;我国老年抚养比较高,养老护理人员不足,康养雷达产品将是人工护理服务的重要辅助和替代;我国第二波婴儿潮人口即60后人群开始步入老年,这部分人口养老消费能力优于当前的老龄化人群(50后及以前),受支付能力、消费观念等因素影响,新晋老龄人口有望对智能化养老产品表现出更强的支付意愿;养老消费类似育幼消费,部分来源于子女支付,年轻群体是目前智能家居用品的主力消费群体,有望带动智能康养监测雷达产品市场需求。图表50:国内主要康养雷达公司简介2022年以来,由于全国各个地区适老化改造的加快
108、推进,国内部分家居和家电物联企业开始通过与毫米波雷达厂商合作的方式加入到康养雷达市场中。如海尔和以色列毫米波雷达独角兽Vayyar Imaging合资成立了青岛鲲泓科技,萤石网络联合森思泰克在今年1月推出了跌倒检测雷达产品等。另一方面,国内越来越多养老平台型公司将毫米波雷达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纳入到自己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具体例如泰康之家、平安管家、天与养老等。据我们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已发布康养毫米波雷达产品的公司共有34家,其中具备康养雷达方案研发能力的公司主要有苗米科技、精华隆、金茂绿建、宇视科技、科技、Vayyar、中科博约、旷时科技、森思泰克、清澜技术等。(三)市场格局公司名称公司简介苗米
109、科技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华为,专注于无线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团队聚焦康养医疗和智能家居两大领域重点发力,致力于打造无线雷达+ai技术的底层技术基座,进一步赋能各行各业。2022年苗米智慧康养产品入围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三部委联合发布的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2022年在工信部举办的全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客中国)比赛中,苗米团队获得智能家居赛道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是该年度毫米波雷达领域企业在该项国赛级别中的最好成绩。苗米科技清雷科技Vayyar清雷科技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北京,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其技术及产品可实
110、现无接触人体检测与定位、姿态识别、跌倒告警、手势识别、呼吸心率监视等智能感知任务。目前主要瞄准智能家电/家居、智能穿戴、医疗健康、安防监控等行业。2022年,清雷科技拿到国内首家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据悉,清雷科技已和国内30多家三甲医院进行临床科研合作。Vayyar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毫米波高分辨率射频成像技术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目前公司累计融资近近3亿美金,估值超10亿美金,全球员工超过330人,销售研发中心遍布5个国家。2021年,Vayyar在南京注册成立微眼慧视(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中国建立继以色列后的全球第二研发中心。Vayyar公司开发的安全、轻巧、可
111、负担的4D成像射频传感器,基于自研的成像雷达系统级芯片(SOC),在单颗芯片上最高可集成72根收发天线,可覆盖3GHz-81GHz工作频段。Vayyar成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居家机构养老,智能建筑等各个应用领域。-5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公司名称公司简介精华隆创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集物联网行业智慧感知连接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聚焦“多传感融合,多端智
112、能”技术路线打造,基于毫米波雷达技术,精华隆与深圳大学合作研发推出了智能睡眠监测仪、智能跌倒探测仪、智能人体感知探测仪等智慧感知产品,应用于智慧康养、智慧卫生间、智慧家居、智慧安防等多细分场景中。目前,精华隆IoT感知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积服务客户超1000家,与太平洋保险、天与、厚德世家、居家族、蓝色健康、国药集团、作为科技、中国联通、科大讯飞、华为、万科、碧桂园、中国邮政、中国银行、中国铁局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精华隆金茂绿建金茂绿建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业务涉及智慧能源投资运营(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云计算中心、新能源车换
113、电)、科技产业布局发展;致力成为行业领先的智慧能源和建筑科技综合服务商。针对不同的室内应用场景,金茂绿建研发了多款集成AI算法的毫米波模组,具体应用涵盖:存在定位雷达,姿态雷达(含跌倒检测),计数雷达、健康监测雷达、手势控制雷达等。完全自主毫米波核心算法。由于目前国内康养雷达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竞争格局还未形成,加上康养市场存在地域性、相对分散的特性,因此现阶段市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龙头出现。从市场发布的康养雷达产品来看,国内已发布共约30余款康养类雷达产品,代表的有苗米科技的mm系列、精华隆的ED713智能睡眠检测仪、金茂绿建的毫米波AI传感器系列、Vayyar公司的Vayyar Care、
114、清雷科技的贝加安、算丰征途的夜莺守护仪、百芝龙的PERSPICACE、时变通讯的安如氏TM、点可科技的DT-Smart等。(四)竞品分析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51:中国康养雷达市场主要竞品分析-52-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从各康养雷达的产品参数信息看出,大多数产品选择60GHz频段,小部分用24GHz;传输方式主要采用Wi-Fi和4G两个版本,还有小部分用蓝牙、串口USB、zigbee传输。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许多终端厂商对于毫
115、米波雷达技术的康养应用形态仍在探索中,究竟集成在哪种类型的家用电器上,或以何种形态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仍是终端厂商思考的问题。1、与AI技术深度结合实现智能感知升级随着物联感知进入智能化的高阶周期,国内毫米波雷达企业也从原来通过简单的传感器堆砌方式,逐渐走向了另一条感知升级的进阶路径将AI技术与毫米波雷达结合。一方面,毫米波雷达结合AI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雷达传感器的探测性能,而且还能够让雷达真正智能,理解目标的特性和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利用AI技术还可以将毫米波雷达和视觉等其他传感器实现异构融合,达到高准确度、高鲁棒性、高完整性的环境感知。2、融入AIoT全屋智能管理体系协同发展当前康养领域
116、毫米波雷达主要以独立单品形式来解决痛点问题,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和家居家电各类解决方案深度融合可能会成为康养雷达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一方面,毫米波雷达技术正逐步进入空调、电视、照明等家居家电设备中,使无限雷达感知技术成为室内场景中基础设施的一个有机组成,进一步强化对于室内场景中人的24小时监测能力构建;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利用无线电进行感知的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对物联网有天然的亲和力,毫米波雷达健康监测功能的实现,本身便需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才能实现向用户终端进行报告、通知、警报。部分产品功能的实现,还需要购买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服务。而包括小米、华为、三大运营商在内的企业,均在布局自
117、己的智能家居生态,因此借助智能家居行业既有参与者的力量,或许可成为毫米波雷达进入健康监测领域的关键。(五)发展趋势1、安全和拥堵问题制约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交通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路端测速、测流和停车出入口的道闸触发与防砸。中国是全球交通大国,交通的核心目标是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拥堵给大城市带来每年上千亿的损失。为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采用智能交通系统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十分必要。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全面推广智能交通系统,不仅解决了许多交通问题,同时也为建立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现代化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车路协同、智慧路口、智能信控的不断
118、发展,智能交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比重逐渐增加,基础感知设备数字化诉求不断提升,并在新基建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交通感知建设突飞猛进,带动了视频、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的快速发展。毫米波雷达作为交通感知领域近两年来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建设和应用规模迅速扩大。(一)市场背景五、交通雷达市场-5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2、毫米波雷达在智能交通中的细分应用场景交通毫米波雷达细分应用场景分为高速公路、城市 道路、车路协同、城市停车四类。图表52:交通毫
119、米波雷达细分应用场景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在城市道路中,交通毫米波雷达主要应用于城市路口、国省道以及城市干线。城市干线主要是测速,目前市场比较饱和,市场竞争激烈,更多是存量市场更新换代;国省道路口应用流量雷达或安全防护雷达,防止车辆空等、提高行人过街安全,场景相对简单,功能容易实现;城市路口主要结合交通信号配时,缓解路口交通拥堵,这一场景也是目前毫米波雷达在城市道路应用的重点,也是各厂商竞争的焦点。在高速公路中,交通毫米波雷达主要是测速、安全防护、事件检测、流量检测。高速公路是早期使用雷达最多的场景,主要应用在测速领域。随着高速公路新建道路里程逐步减少,新建项目在逐步下降,更多是产品
120、的更新和维护。高速公路视频云联网第二阶段是智能分析,将推动高速公路中事件检测行业的发展,视频目前仍是事件检测的主要手段。触发雷达是根据雷达工作机制而言,主要包括道闸雷达、ETC雷达,以及最新推出的安全防护雷达,雷达感知到目标触发道闸、视频等关联设备。其中,雷视一体机是近两年毫米波雷达与视频在交通领域中的创新产品。毫米波雷达能测速度、距离、角度,但对于静态目标无法检测且结果无法直观图像呈现,无法精确区分目标类型;视频容易受天气影响,雷视一体机刚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市场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在车路协同中,毫米波雷达主要是用于路口信号控制和全程监控。车路协同是交通毫米波雷达新兴的应用场景,与视频、雷
121、视一体机、激光雷达、气象监测设备等组成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打造“智慧的路”。车路协同使用的毫米波雷达全部为多目标雷达,能提供更加多元数据,再配合GIS地图,提供目标的即时速度、即时位置等数据。受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政策推进,各地车路协同示范区、测试区不断建立,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成为标配,未来体量将随着整个车路协同市场的发展而扩大。在城市停车中,毫米波雷达可用于停车位检测和停车场出入口触发和防砸。在停车领域,毫米波雷达主要是出入口道闸防砸雷达,用于检测车或人,防止砸人,砸车。道闸雷达的应用场景单一,功能简单,技术壁垒不高,产品价格不高,市场格局已经形成,目前体量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与传统的地感线
122、圈检测方式相比,道闸雷达是近几年新研发的产品,目前停车场使用情况是地感:雷达4:1,随着产品技术不断完善,目前业主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停车位检测由于成本等因素,目前市场尚未完全打开。-54-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3、国家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3月11日,全国两会落下帷幕。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智能交通建设,围绕智能交通运营商、法规修订、停车、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言献策。其中,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
123、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大基座、大力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提案,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继修订 道路交通安全法 后的最受关注和讨论的内容之一。近几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针对城市智能化管理,加强科技手段促进交通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可持续性。2020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和 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2021-2023年),要求东部地区城市交通检测设备配置率分别达35%、45%、55%以上,中、西部地区城市交通检测设备配置率达30%、40%、55%以上,用以推进城市交通精细组织,夯实交通流信息检测、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信号配时三位一体的交通管控基础体系,因地
124、制宜科学优化信号配时、交通组织方案,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1、2022年国内交通雷达市场规模超过17亿,出货量超过44万台交通毫米波雷达市场从2020年开始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国内交通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已超过17亿元,其中流量雷达的市场规模最高,其次是雷视一体机和测速雷达。近三年的国内交通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增长率都超过10%。究其原因:一是交通毫米波雷达准全天候特性,结合视频等采集设备,能为车路协同和智慧高速提供精准的路况环境信息,车路协同和智慧高速市场的增长带动了交通毫米波市场;二是2020年末出台的 公安交通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对城市交通检测设备配置率提出要求,
125、同时随着用户对雷达产品的认可程度逐渐提升,交通毫米波雷达产品开始广泛的应用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中,近几年出货量和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从出货量看,2022年国内交通毫米波雷达的总出货量超过44万台,其中产品应用在城市交通领域的数量远远大于高速公路;雷视一体机的出货量增速远远高于测速、流量和道闸雷达。2、交通毫米波雷达细分频段产品市场结构分析从目前已安装使用的交通毫米波雷达频段占比可以看出,24GHz交通雷达产品占大多数份额,仍是路测交通监测雷达应用的主流;77GHz产品约占29%,由于76-79GHz频段被明确划给车载雷达使用,因此77GHz交通雷达产品逐渐转移至其他频段;剩下80GHz交通
126、雷达约占2%,其他频段交通雷达约占1%。(二)市场现状图表53:交通雷达市场结构(按频段划分)数据来源:赛文交通网、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5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关于交通毫米波频段的选择,交通雷达厂商基本都储备多套技术方案应对频段政策变化。早期交通测速雷达大多采用24GHz作为工作载频。24GHz作为ISM(工业、科学、医疗)频段,有效避开了大气衰减窗口。2015年后,多家国际芯片大厂推出77GHz毫米波雷达套片,大幅降低了高频毫米波雷
127、达的研发难度和成本。众多汽车雷达厂商都转向研发推广77GHz 毫米波雷达产品,很多路侧(交通)毫米波雷达厂商也开始尝试采用77GHz套片。2021年12月工信部正式宣布将76GHz79GHz频率频段规划应用于汽车雷达,为长时间以来车、路两端雷达频率频段共用的混乱局面按下了停止键。交通雷达厂商不得不将产品频段切换到80GH,由于80GHz的芯片组、天线设计、软件算法等都与77GHz一致,所以产品线切换相对容易,大部分交通毫米波雷达厂商复用了原有的技术路线,开始推出80GHz的雷达产品。2023年5月,工信部公布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新增了“明确79-81GHz频段无线电定位业务
128、将优先用于汽车雷达等应用。”的修订。修订一出,在智能交通行业引起了广泛讨论与关注。有业内企业尝试推动24GHz作为行业正式频段。另外,2021年工信部发函称已启动92-95GHz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研究,拟在此频段内解决智能交通领域路侧雷达的频率使用需求,目前暂未正式定稿。不过从产业链成熟度角度考虑,业内普遍认为9295GHz频段短期内还无法实现规模量产。最后,将于202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标 交通信息采集 微波交通流检测器 采用24GHz频段,可以满足基本的交通流量检测、事件检测等需求。随着交通雷达市场需求的显著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该领域,除了传统路侧感知供应商持续加强布局外,科技
129、巨头、车载雷达供应商等都开始切入交通雷达领域。目前国内共有交通毫米波雷达企业约30家,主要分为传统交通雷达厂商、传统视觉厂商和车载雷达厂商等新进入者三类。(三)竞争格局图表54:中国交通毫米波雷达市场主要参与企业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5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交通雷达研发厂商。该类厂商从原来的断面雷达到多目标雷达的研发一路走来,具备一定的交通行业和雷达技术的积累。但这方面企业相对来说较少,应该不超过10家。传统的视觉厂商。他们目
130、前主要以对外合作的方式推出雷视融合产品,以弥补其自身视觉产品在交通场景下的不足。原车载领域做车载雷达的厂商。此类厂商在车载领域面临较大的挑战,从而转入到路侧雷达赛道以寻求新的突破点。总体来说,目前行业处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局面,谁能真正脱颖而出,还要看各自的技术沉淀和市场上的应用效果。同时,雷达研发是非常烧钱的,因为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能否保持持续的现金流投入也是竞争的关键。这对每个厂商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根据赛文交通网的调研,中国市场交通雷达品牌影响力TOP10企业依次为:慧尔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象德信息、杰瑞电子、宇视科技、木牛科技、博研智通、川速微波、志德华通。图表55:
131、交通毫米波雷达品牌影响力TOP10企业排名排名企业名称12345678910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象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研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志德华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资料来源:赛文交通网、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交通毫米波雷达的主要设计难点,也即各个厂商的差异化竞争,主要在于以下三点:(1)同等规模下的最大作用距离。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几乎与雷达整体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射ERIP、接收通道数、覆盖范围、接收灵敏度、ADC动态范围、信号处理等
132、都相关。根据雷达方程,笼统上,雷达每提升1倍量程需要提升约16倍系统增益,代价高昂。同等规模下的更大有效作用距离基本上全面表征了厂商的整体设计能力和实现水平。(四)主要难点-5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2)水平方位角的测角精度/分辨力。对于交通应用,雷达要求至少达到车道级别的定位能力。假设车道宽度为3m,则对于雷达在100m、300m、500m的夹角分别是1.7、0.57和0.34。因此交通应用对于雷达的测角能力要求很
133、高。此级别的测角精度/分辨能力,对雷达的整体天线数量、天线孔径、MIMO阵列设计、波达角估计方法等设计都有严格的要求。(3)对于低速目标的分辨和定位能力。当前雷达技术主要是通过动目标检测(MTD)达到抑制地杂波的效果,对于静止目标不做输出。对于交通应用,例如堵车、计算排队长度等应用,雷达对于低速目标的检测能力对于最终输出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使零多普勒轴具有更小的色散、恒虚警(CFAR)方法、解多普勒模糊等,都是防止需要的低速目标和不需要的静止地杂波混在一起的重要的技术手段。1、交通雷达往一体化、高性能、控成本演进从2023年的路侧感知市场来看,无论是路侧纯视频设备、还是雷视一体设备,在外
134、观上在往一体化集成方向发展,且产品外观也不在局限于传统的枪机、球机或者传统的雷视一体,开始变得多元化了。智能路侧感知是整个智慧交通/智慧道路的底层基础技术,对智慧交通/智慧道路的发展至关重要。路侧感知硬件主要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雷视一体等。目前来看,单一的路侧感知硬件无法满足智慧道路的需求,多传感器融合是路侧感知的发展趋势。整个路侧感知硬件市场正向着高性能、降本方向发展。2、4D毫米波雷达开始探索应用于路侧毫米波雷达是路侧感知传统硬件,近些年路侧厂商开始探索将4D毫米波雷达应用于路侧。目前主流的路侧感知硬件供应商中,雷森电子、德冠隆、慧尔视等都相继推出了4D毫米波雷达产品。(五)
135、趋势分析图表56:交通雷达厂商推出4D雷达产品公司名称动态详情2023年3月推出4D毫米波成像雷达CitRadar-4DIR600,采用多波束分时工作模式并结合智能MIMO虚拟孔径合成技术,其整体性能较传统毫米波雷达实现了64倍的提升。强劲的数据处理能力使雷达可在600米范围支持最大跟踪1000个结构化目标数据信息输出。德冠隆慧尔视2022年7月推出全新路侧4D毫米波雷达-4D微波检测器RTE V29,依托4D自研雷达前端及业内领先算法,实现了在各类交通环境下的全参与者感知,精准扫描目标轮廓高度,以高精度的检测能力助力路口和路段的高精度全息感知。-5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
136、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防护的等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希望通过一种技术实现围界安防和区域安防,做到前期能提前预警,后期又能形成持续有效的追踪。当下传统的安防系统技术基本采用振动传感器、红外对射、被动红外、电子围栏、视频监控、热红外等手段,易受恶劣天气、遮挡、复杂环境影响,在某些方面都凸显出其不足,不能普遍适用到多种多样的核心要地防范需求。这时毫米波雷达安防技术手段完美解决了上述问题。安防系统按照其作用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周界安防和区域安防。周界安防主要作用于围
137、界,为 线 式安防。而区域安防主要作用于一个平面,为 面 式安防。(一)智能安防六、其他应用市场图表57:雷达周界安防系统图例图表58:雷达区域安防系统图例-59-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安防雷达为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实现了对监测区内空间无任何间断全程覆盖,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以及距离盲区小、无速度盲点、高距离分辨力、良好的抗干扰性能等优点。与红外对射系统相比,安防雷达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一定高度和厚度的连续的毫米波雷达墙,没有钻越和
138、跳越的可能。与线缆型系统相比,安防雷达不仅能对侵入目标进行定位,而且可以获取监控场景内移动物体的速度、方向、距离、角度信息,24小时无间隙监控。与具有同步变焦激光补光灯的高速球型摄像机配合,可以实现目标跟踪,不仅可以立即定位入侵点位,而且能够获得很好的图像信息,便于安保人员做出快速响应,从而避免事故发生。毫米波雷达的优势在于,单台雷达可以实现360区域覆盖,任何具有一定表面积的物体进入雷达防护区域,都能够被探测到,并可以自由划分防区,实现提前预警的目的。毫米波雷达探测范围可达3Km,用于油库、油田、码头等拥有较大场地的企业安防系统,优势明显。目前,国外的瑞士RFbeam,国内的芜湖森思泰克、纳
139、雷科技、同方威视、中电38所、青岛国数科技公司、山西禾源科技和电子科技大学对该领域有研发。以森斯泰克、纳雷科技的产品来看,该领域雷达都集中于24GHz频段。图表59:雷达物位计图例交毫米波雷达在工业上应用的典型例子是雷达物位计或雷达液位计。众多生产企业拥有若干大型封闭性的物料罐,其进料和出料均采用机械化操作,需要用传感器测量罐内的物料或液料的高度(体积)。毫米波雷达物位计因其非接触、测量准确性、和物料环境适应性特别受到青睐。毫米波雷达物位计采用2426GHz线性调频连续波,其测量原理和常规的多普勒雷达测高仪相似。由于雷达物位计可使用相对长的测量时间(例如秒级或更长)来获得测量数据,在距离测量中
140、使用信号积累技术非常重要,能够大大提高测量准确度。中国市场上有多家国外进口的雷达物位计,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因性能优良占有一定市场。国内也有制造商,但技术来源不详。据估计中国雷达物位计及相关设备市场已达到4亿元人民币。水文监测是工业雷达液位计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近年由于突发性强降雨或者持续降雨引起的水位上涨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外部有江河分支流向城市的河道迅猛水流,内部有城市交通隧道或者立交桥下等容易积水的地方。基于毫米波技术的雷达水位计拥有非接触式测量,量程大、精度高,安装方便等特点。毫米波雷达首先定位河床高度为基础高度数据,通过在监测过程中河道液面与毫米波雷达与的之间距离数据,得出当时水
141、位高度。且因毫米波雷达几乎不受外界温度、湿度、雾气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完善补充目前主流水位监测传感器的短板。(二)工业监测-60-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目前国内形成一批专业化的物位监测雷达厂商,包括智驰华芯、精波仪表、上海航征、华聚科仪、九一传感、天眼感知、划创科技、万讯自控等。毫米波雷达在工业上另一重要应用是工程测绘。地理测绘是一项国家长期进行的工作,测绘学研究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所得的信息可用于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
142、,以供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水利开发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使用。定期开展测绘工作,可以实时掌握地理信息,进行各项调控和规划。但西南地区云雾天气较多,光学测绘设备受天气影响,无法持续进行测绘,很多区域不能实时更新地理信息。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不受天气影响,无论阴晴雨雪均可工作,体积小、装机适应性强,且毫米波雷达由于波长短、频率高,使其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基于该频段的雷达天线可以采用轻小型、一体化设计,无需对现有测绘用的机载平台进行改装,成本低、实装性强。国内多型飞机均可搭载飞行,保障快速反应并顺利获取测量区域图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所研制的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在成都西部山区获得首幅1比5000
143、比例尺图像,使国内测绘市场第一次拥有了机载毫米波测绘雷达测绘出的图像。华测导航公司也设计工程测绘领域,不过产品多为激光雷达,且没有毫米波雷达测绘应用的产品。毫米波雷达在民航领域主要应用是跑道FOD检测、机场围界安防。跑道是作为航空器起降的核心区域,因为航空器的速度很快,发动机功率也很大,所以FOD更容易对航空器产生损伤,因此,FOD具有构成单一、数量较少、偶发性高和危害性大的特点。跑道高危的FOD占到总量的77%,而且大部分属于金属物。跑道异物和鸟类入侵是机场跑道最大的两个安全问题,其中跑道异物,例如掉落的一些金属、橡胶的物体会对飞机轮胎、发动机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至少大于5
144、0亿美元。机场安全防范系统按照区域划分主要包括:航站楼安全防范系统、飞行区安全防范系统和其它公共服务区安全防范系统三大部分。其中,飞行区安全很大程度取决于飞行区机坪及周边围界的安全。机场围界作为机场飞行区与外界隔离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担负着保障飞行区安全的重任。针对机场围界来说,传统的安防手段很多。除了物理围栏,技术上有振动光缆、辐射电缆、高压脉冲、视频监控等。目前,振动光缆在机场周界防范系统中应用较多。(三)民航应用图表 60:国内水文监测毫米波雷达产品-6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
145、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但振动光纤缺点很明显,易受天气影响,尤其是大风、冰雹的天气,误警率非常高;视频监控,也是受天气影响很大,无预警和报警功能,需靠人工远程判读;依靠简单的“老三防”进行飞行区围界安防已远不能满足机场管理部门对飞行区空防安全管理要求和需求,在此情况下,对围界报警系统技术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机场围界安防系统正朝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及多技术手段相融合方向发展。随着雷达的探测精度越来越高,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周界防范系统,在机场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现有的安防技术一些缺陷,比如说误警率非常高的问题、入侵目的有效跟踪的问题、入侵人员跨越现有周界技术的问题、维护成本高
146、的问题等。同时,其扩展性很强,并能够为多个机场安保部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相比只有摄像头的监控方式,雷达周界安防覆盖范围更广,并且不受沙尘、雾霾、下雨、光线强弱等恶劣环境的影响。但雷达在有地形或障碍物遮蔽时,存在覆盖盲区问题,对空管导航雷达的相互影响有待进一步论证。国外公司英国QinetiQ、德国莱茵金属、以色列Xsight、美国Trex和新加坡Stratech、以及国内公司中航飞机和中航电子都有对FDO系统的产品研发。各公司使用的毫米波频段为:英国QinetiQ为94GHz;以色列Xsight为76GHz;美国Trex为79GHz;新加坡Stratech不使用毫米波雷达。国内北京航通天下、湖南
147、华诺星空、川速微波、北京神州太讯、深圳市杰士安、纳雷科技等公司有相关产品。在船舶碰撞事故中,89%-96%的事故可归因于人的自身原因,包括明显的和潜在的原因,如何有效解决无人船近距离避障问题是世界的一大难题。无人船能够在水上自主航行的关键在于其快速、高效的自主路径规划能力,而优异的自主路径规划能力主要依靠其对周围环境的准确感知。无人船环境感知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各种船载传感设备。纳雷科技毫米波雷达防碰撞方案:采用1+N(SP70C)个24GHz毫米波雷达,一个长距离毫米波雷达和N个中距离毫米波雷达,长距离可以选择100米450米的长距离雷达,实现前向防碰撞,根据覆盖区域和船舶大小不同,可以根据实际
148、情况选择N个中距离毫米波雷达,实现船舶360无死角防护。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无人船防碰撞系统,采用FMCW体制,能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角度,具有良好的水波抑制能力,很好的解决这一无人船近距离避障难题,目前已经有5家以上的无人船厂商使用这一方案。(四)船舶避障民用无人机逐渐走进了生产生活领域。直升机和固定翼是两种技术上十分成熟的无人机机型,前者可以实现在空中任意位置的悬停,而后者的优势在于超长续航能力和超长距离航线飞行,两者各有侧重。伴随着民用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普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农业无人机最大应用国。其中,以植保无人机为代表,正在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受地面和植被起伏影响,无人机在作物
149、上方固定高度的飞行总是不稳定。摄像、超声波雷达技术极易受作业环境中极大的粉尘与水雾干扰,这对于主要实施低空喷洒作业的植保无人机来说,是很难实现精准探测的。而可靠性、准确度以及感知距离高度等方面的探测偏差,又会严重影响正常的作业效率和效果。(五)无人机-62-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高度计与避障雷达系统,解决了这些问题。在飞行与作业的精准度、稳定性上都有极好的表现。毫米波雷达高度计探测的是飞机到植物叶片的相对高度,而非海拔、GPS高度,
150、因此精准度更高,而避障雷达则可以穿透尘埃水雾,成功避开环境干扰,既能提升飞行的安全性,又能提高喷洒作业效果。一般一台普通的植保无人机,完全可以通过毫米波高度计和雷达建立起完美的感知系统,帮助植护无人机应对任何地形复杂的农田。目前有智波科技、木牛科技公司在对该领域有产品研发,高度计使用的是24GHz频段。图表61:无人机雷达图例-6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企业介绍Chapter一、矽典微矽典微致力于实现射频技术的智能化,专注于研发高
151、性能无线技术相关芯片,产品广泛适用于毫米波传感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无线领域。整合自身在芯片、系统、软件、算法等领域的专业能力,打造颠覆性的芯片和应用产品,赋予智能设备无线感知、认知和沟通能力。(一)公司简介矽典微毫米波传感器芯片采用先进CMOS工艺和全球领先的全集成单芯片设计,在小巧的芯片尺寸中高度集成了FMCW收发机、算法加速、电源管理等关键功能,大幅提升检测能力、降低功耗,并配备简单易用的开发工具,适合家居家电、照明开关、安防交通、自动驾驶等智能化应用场景。S3系列:S3KM111是矽典微单发单收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专为AIoT应用场景定制开发,小尺寸、低功耗、易用亲民的特点
152、,赋能多样的智能传感器设计。芯片采用CMOS全集成架构,搭建完整的毫米波传感器系统功能模块,提供灵活的波形、功率和增益配置,内置电源管理和算法硬件加速,简单易用助力开发者快速实现毫米波传感器方案。S5系列:S5KM312是矽典微单发双收智能毫米波传感器SoC,高性能毫米波信号处理能力兼顾AIoT多样应用和超高检测精度的专业需求,超过4GHz的扫频带宽实现厘米级别的高分辨能力。芯片采用CMOS全集成架构,搭建完整的毫米波传感器系统功能模块,提供灵活的波形、功率和增益配置,内置电源管理和算法硬件加速,并搭配级联功能,在精巧的尺寸中实现极致的性能。ICL1112:ICL1112是全球首创A级24G单
153、发单收毫米波传感器芯片,兼具超低功耗(150m)。芯片采用全集成CMOS架构,集成了完整的毫米波传感器系统和信号处理。外围元器件少,简单易用。可以满足电池供电应用场景的超低功耗需求,以及室外场景的超远距探测能力需求。适合丰富应用场景的生命存在级别的人体感应及测距测速。ICL1122:ICL1122是全球首创A级24G单发双收毫米波传感器芯片,兼具超低功耗(75A)和大范围精确位置感知的超强探测能力。芯片采用全集成CMOS架构,集成了完整的毫米波传感器系统和信号处理,并具备无限级联功能。外围元器件少,简单易用。可以满足电池供电应用场景的超低功耗需求,以及室外场景的超大范围探测能力需求。适合丰富应
154、用场景的多人轨迹检测及车辆行人监测。(二)产品介绍-64-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基于矽典微毫米波传感器芯片优异的性能,矽典微提供多应用参考设计方案,其具备小尺寸、功耗低、元器件极简、易用二次开发等的特点。方便开发者更便捷快速的开发具有毫米波传感器功能的智能化产品。1)人体生命存在毫米波传感器(XenD101Pro):采用FMCW调频连续波技术,对设定空间内的目标进行探测。结合雷达生命检测算法,实现高灵敏度的人体存在状态感应,识别运动和静止状态
155、下的人体。2)广覆盖人体微动毫米波传感器(XenD101MM):采用FMCW调频连续波技术,对空间内的微动、运动的人体目标进行探测,结合雷达信号处理、精确人体感应和测距算法,可独立配置区间感应灵敏度,提升抗干扰性能。3)窄边框人体存在毫米波传感器(XenD103HP):精简设计适配窄边框设备外观设计需求。采用FMCW调频连续波技术,对设定空间内的目标进行探测。结合雷达生命检测算法,实现高灵敏度的人体存在状态感应,识别存在和微动状态下的人体。4)高精度人体测距毫米波传感器(XenP102RM):探测场景内的人体目标,精确测距算法实时上报人体感应位置。可分辨人体运动和微动状态,独立配置检测区域,屏
156、蔽区间外干扰。5)智能马桶手势识别毫米波传感器(XenG102ST):内嵌高精度测距算法及手势识别功能,实时上报检测数据,帮助设备提升无感交互主动控制的智能化提升。同时提高了区间外抗干扰能力。小型化设计让终端产品的外观设计更简洁。提供多档位感应范围设定,适配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6)高精度多人轨迹毫米波传感器(XenP202TT):基于S5系列1T2R SoC,搭载轨迹跟踪算法,实时检测区间内多人位置,区分不同人在场景内的运动轨迹,预判人的行进趋势。可用于智能安防的雷视一体应用,空调中风避人动/风随人走,智能音箱根据人员位置控制启停和音量灯光等,及智能感应灯场景。(三)方案展示矽典微深入应用场景
157、,通过自研算法加载,提供区域感应、测速测距、手势识别和体征监测等解决方案,让毫米波传感器更适配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卫浴、安防监控等丰富的AIoT应用场景,为雷达方案商及终端设备厂商提供更真正的感知、认知和沟通能力。(四)应用领域二、岸达科技岸达科技成立于2016年底,是一家专注于CMOS毫米波雷达芯片产品研发的FablessIC设计公司,为汽车、无人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产品和服务。岸达科技2022年底再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岸达科技已经连续获得来自分时资本、邦明资本、维思资本的天使轮、Pre-A轮和A轮投资。核心研发团队来自于Nitero,AMD,Samsung,Medi
158、aTek等公司,是世界上最早从事使用CMOS工艺研发毫米波段应用的团队之一,掌握国际前沿的CMOS射频芯片技术。岸达科技目前在杭州,上海,深圳和澳大利亚墨尔本都设立了研发和创新中心,研发团队50多人。岸达科技已有3款芯片产品量产。分别是77GHz 16通道相控阵雷达芯片,77GHz 2发2收SoC雷达芯片和60GHz 2发2收SoC雷达芯片,可广泛应用于车载ADAS、无人机、智能交通(一)公司简介-6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岸达科技ADT2
159、00系列77GHz相控阵毫米波雷达传感器RF射频前端芯片,采用55nm RF CMOS工艺,提供16个射频通道。单芯片集成了16路射频通道,可以配置成16个接收或者16个发射,也可以被配置成8TR收发一体前端。单芯片内置高速射频开关、FMCW发生器和IQ混频器等。适用于大面阵远距离探测、雷达成像。(二)产品介绍及智能家居等领域。其中16通道相控阵雷达芯片是国际上唯一采用相控阵架构的毫米波雷达芯片,解决了数字波束成形架构雷达无法解决的痛点,对无人驾驶和立体成像行业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而77GHz和60GHz 2发2收SoC芯片主要定位于车载角雷达,车门防撞预警雷达等低成本、低功耗,车载和消费类
160、电子等领域。公司现已获得5项发明专利,4项集成电路布图,3项实用新型以及8项软件著作权。-6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ADT300系列77GHz 2T2R毫米波雷达传感器SOC芯片,采用55nm RF CMOS工艺。单芯片集成了2T2R通道、单芯片集成2路收2路发射频通道,FMCW产生器,ADC,DSP,MCU(ARM M3)等。集成了SPI,I2C,UART等接口。车规级设计,符合AEC-Q100标准。广泛应用于汽车防撞、安防、工业测量等领
161、域。-6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ADT600系列60GHz 2T2R毫米波雷达传感器SOC芯片,采用55nm RF CMOS工艺。单芯片集成了2T2R通道、单芯片集成2路收2路发射频通道,FMCW产生器,ADC,DSP,MCU(ARM M3)等。集成了SPI,I2C,UART以及CAN-FD接口等接口。车规级设计,符合AEC-Q100标准。应用于汽车滞留检测、开门辅助、智能家居、工业测量等领域。-6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
162、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源自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核心成员来自中科院、华为。团队专业从事无线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团队以“创新智慧生活,感知无限未来”为企业愿景,基于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感一体、智能雷达技术,提供软硬件结合的无线感知技术、产品服务与技术解决方案,实现高精度的感知与普适的智能人机信息交互入口。作为底层解决方案提供商,苗米科技专注在康养医疗、智能家居两大场景,同时致力于打造基于无线雷达+AI的底层技术基座,进一步赋能各行各业。(一)公司简介苗米的无线
163、感知方案涵盖Wifi(2.4G,5.8G)频段、微波(10G,24G频段),以及60G以上的毫米波频段。适配了国内外多家主流的射频芯片厂商,在此基础上为行业用户提供满足不同需求的各频段无线感知方案。主要包括:1)基于60GHz毫米波段的高精度姿态健康感知2)基于24GHz微波频段的中精度存在位置感知3)基于Wifi频段(2.4G,5.8G)通感一体的低精度存在靠近感知基于对无线通信和雷达感知各频段不同特性的深入理解,进一步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康养医疗和智能家居两大应用场景:1)康养医疗场景:主要提供跌倒与坠床安全监测、久坐安全分析、睡眠呼吸心率监测、跌倒预警、阿尔兹海默症早期预警等的无感化监测系统
164、,针对特定人群24小时持续监测,形成人员安全、健康、习惯多个维度的数字画像。2)智能家居场景:围绕家居家电行业大客户,提供高精度人体全姿态感知解决方案,作为智能家居毫米波雷达感知入口与家电内置模组同步发展。基于全球领先的人形骨骼姿态还原和人体轮廓三维重建技术,赋能毫米波产业上下游产业不同的行业用户,提供底层的无线感知基础技术支撑。(二)产品介绍三、苗米科技-69-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苗米团队致力于打造基于毫米波雷达+AI的底层技术基座,充分
165、发挥雷达点云大数据的潜在应用价值。基于在面向智慧家庭和智慧康养项目中的深厚的积累,在数十TB真实场景下的无标签点云数据。面对具体的下游任务,只需要少量的标签数据,在预训练模型的进行fine-tuning(微调),进一步生成高准确率的全姿态智能识别模型。通过在康养和家居领域形成的AI底层技术基座,进一步向周边场景延展,赋能各行各业。苗米科技客户主要集中在智慧康养和家居家电领域。其中在康养领域中,苗米科技目前中标乐不同省市地区的康养机构和居家养老标杆工程,多次在测评排名中领先;在智能家居家电领域,苗米科技已完成多家500强客户的Poc测评和研发导入,陆续进入中小批量阶段。(三)主要客户精华隆智慧感
166、知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物联网行业智慧感知技术引领者、创新者,业内极少数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坚持技术领先发展战略,联合深圳大学成立未来实验室,专注毫米波雷达与智慧养老实践应用研究;聚焦“多传感融合,多端智能”技术路线发展,已在环境、安全、健康、位置、通讯等传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坚持产销研一体化,沉淀了17年的自主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品质管控和供应链基础;依托特色的1+2+N业务模式,智慧科技赋能应用生态,重点围绕智慧养老、智慧卫生间、智慧地下车库、智慧监狱、智慧校园、智慧家居等领域及空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loT感知解决
167、方案和运营服务。精华隆拥有150多项国家认证知识产权,120多项荣誉证书,是广东省知名品牌,连续七年荣获中国安防十大民族品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荐品牌,多次荣获中国物联网百强企业、中国百强安防企业。目前,精华隆IoT感知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积服务客户超1000家,与太平洋保险、天与、厚德世家、居家族、蓝色健康、国药集团、作为科技、中国联通、科大讯飞、华为、万科、碧桂园、中国邮政、中国银行、中国铁局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一)公司简介四、精华隆精华隆专注毫米波雷达与智慧养老实践应用研究,已转化环境传感及毫米波雷达传感等十余项核心技术和算法,产品覆盖24GHz、60GHz等多个
168、频段,目前包括睡眠监测、跌倒探测、人体存在等产品。(二)产品介绍-70-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基于多年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投入、营销渠道多元化成熟布局、多年行业品牌口碑积累,头部养老运营服务平台的协同,精华隆深化原有客群、积极拓展生态客群,助力养老行业迅猛增长。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上海天与、厚德世家、居家族、蓝色健康、太平洋保险、国药集团及各类连锁养老机构等。(三)主要客户毫米波点云成像的技术;非接触式、7x24小时无感守护;精准数据识别,秒级告
169、警通知;跌倒检出率高,误报率低;可设置特定屏蔽区域降低误报率;远程自动报警、家人远程查看;抗干扰性能强,低功耗、低辐射;三种活动状态显示;跌倒识别自动报警;不受温度、湿度、噪声、水汽、尘埃、光照等影响。可探测区分无人/静息/少许活动/频繁活动四种人体存在状态;可探测当前人员距离设备的角度与距离并形成活动点位热力图;支持人员存在状态显示、超时驻留告警、异常离岗告警等功能;配合智能网关可联动各类智能家居智能家电。ED719智能跌倒探测仪ED718人体存在多功能雷达图表62:精华隆毫米波雷达产品介绍型号产品性能连续性睡眠状态监测,输出每日/周/月输出睡眠分析报告,可分析深睡、浅睡、翻身次数、离床次数
170、、呼吸数据、心率数据等;设备24小时离线还可推送睡眠数据给到后台;呼吸指标异常时,实时报警提醒;离床超时长未归,精准提醒并预防处理;两种模式:标准探测模式:探测距离150cm,精准探测模式:探测距离90cm,摆脱床位间隔帘干扰,规避床位附近护工走动带来的监测污染;日常监测数据均存储在设备本地;子女端或机构端可远程查看。ED713智能睡眠监测仪-7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金茂绿建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金茂绿
171、建以“绿色科技,美好生活”为使命,秉承客户导向、科技引领、创业创新、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从城市、社区到家庭,聚焦绿色、节能和科技方面的专业运作。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城市能源和建筑科技综合服务商。金茂绿建以前瞻的眼光与思维,诚信的态度与品质,专注于提供优质的“城市能源服务”和“建筑科技服务”,并通过投资、设计、建造、运营全过程专业化服务,提升城市能源使用效率,不断优化升级城市智慧能源综合服务,打造城市运营超级IP,于每个细微之处,为客户开启健康、智慧、舒适、节能的生活体验。(一)公司简介金茂绿建毫米波AI传感器系列产品,主要采用了60GHz频段毫米波技术。依托与高校的 毫米波联合实验室,以产学研合
172、作模式,自主研发AI算法和毫米波核心器件。支持人员姿态检测、人数检测、健康监测等功能,具备感知纬度广、精度高等特点,拥有国内多项发明专利。在2022春季新品发布会首次亮相的毫米波AI传感器是一款美学与技术兼顾的智能家居产品,荣获2022年德国iF设计奖。针对不同的室内应用场景,金茂绿建研发了多款集成AI算法的毫米波模组,具体应用涵盖:存在雷达,姿态雷达(含跌倒检测),计数雷达、健康监测雷达、手势控制雷达等。(二)产品介绍金茂绿建深耕建筑科技领域,主要面向住宅、工建、酒店、工业等智慧建筑领域。作为一家拥有毫米波核心算法技术的公司,以开放的心态,从算法、核心感知模块、物联模组、整机这四个纬度为行业
173、客户赋能。目前正在开拓机构养老、康复医院、低空数字化云平台、智能家电设备等毫米波传感器相关应用领域。(三)主要客户五、金茂绿建-72-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应用案例介绍项目甲方:上海某康养中心项目地点:上海徐汇区项目时间:2023年8月供应商: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Chapter一、上海某区康养标杆工程该康养社区集中收治了区内75岁以上老龄化人群和部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养老机构中发生的意外事故防不胜防,一旦发生意外,养老院不但要安抚情
174、绪激动的老人家属,而且又将面临很大的经济责任。风险管控可以说是养老机构的最大痛点。尽管政府、行业和企业努力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拓展信息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等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但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康养产业的智慧水平和能力仍是当前的重要瓶颈,尤其是高端设备、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也急需突破。主要问题包括:1.活动范围大难以快速获取位置进行救援:目前养老机构建设规模大,配套设施多元化,老人活动范围大。一些活力型老人会经常脱离护工人员视线范围,当老人发生紧急危险时难以快速获取老人位置,无法保证护工的快速响应时效;2.护理人员
175、短缺安全隐患增加: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紧缺,加上信息化水平较低,老人突发意外时无法及时知晓并处理,缺乏有效监护失能、失智老人的手段,易发生老人走失、看护不周等造成的安全事故;3.非常重视机构的安全管理能力:老人自理能力较差,家属期望养老机构周全照顾老人起居,全方位监护老人的安全;4.有效监管措施:养老机构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但是执行效率和结果无有效数据判断,标准和规范难以落地,服务水平提升艰难。传统养老机构无法对老人行为和报警事件进行数据统计,资源投入和分配缺少依据。(一)项目需求针对该区内普通老龄化人群的安全和健康监测,包括摔倒、坠床、离床、起夜、等智能分析报警手段;同时,提供老人2
176、4小时监测健康分析,如呼吸心率、睡眠数据分析、呼吸疾病风险等。(二)解决方案-7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项目基于全新一代人体全姿态识别技术,可以高精度的区分不同年龄、身高人群的站立、走动、徘徊、坐下、躺卧、摔倒等各种行为姿态及医疗数据分析,实现了对视频监控和可穿戴设备的补充和替代,重点克服洗手间花洒、窗帘拂动、风扇摆动、多人轨迹交叉等干扰,有效抑制日常生活中各种误报来源,实现高精准和低误报识别分析。此外,针对阿默患者等特定人群发病期间的部分
177、异常特征,如徘徊,梦游,长时间久坐/滞留等,项目通过无线感知技术搜集异常特征,进行数字化标定和分析,形成一套软件模型应用到居家生活场景中,一方面,实现阿默患者发病行为的认知数字化认定,进一步探索其行为异常、呼吸睡眠质量与阿默患者发病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针对特定人群,探索将摔倒报警,从事后报警向事前预警前移,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通过雷达和视频对比分析的异常行为检测项目地点:广东项目开始时间:2022年供应商:精华隆智慧感知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二、广东某智慧养老院项目广东省内一所养老院,针对不同护理级别的老人有不同的护理方案,院内设有单人房、夫妻房等多种组合形式的套房,床位多达20
178、5张。(一)项目需求通过引入苗米科技无线感知看护设备与系统,实现了对老人的24小时不间断无感监护,老人不再需要贴身佩戴任何设备,也没有被摄像头监控的隐私被侵犯的担忧。无线感知设备主动告警与数据分析功能,就可以将老人的危险与健康状况实时推送到管理人员,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徐汇区将聚焦未来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要,逐步建成“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将该养老中心建设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养老服务领域的示范机构和龙头品牌,立足徐汇、辐射上海、引领长三角,推动现代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三)效益成果-74-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
179、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目前养老院现有养护设施较为老旧,智能化不足,难以满足入住需求。同时院内护理资源严重不足,无法确保看护人员能够关注到每一位长者的实时状态,老人发生安全、健康的风险较大。(二)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跌倒检测仪等产品的部署基本缓解养老院护理资源不足的现状,做到7x24小时不间断的无感监测,每秒钟输出老人活动状态,可精准识别老人跌倒姿态等数据,做到秒级告警通知,在卫生间马桶区域设置特定屏蔽区域,降低因水流等因素导致的误报率,同时不受卫生间温湿度的影响,可远程自动报警、老人家属可远程查看。智能睡眠监测仪能7x24小时不间
180、断地无感监测老人睡眠、呼吸指标异常状况,实时报警提醒,可远程自动报警、老人家属可远程查看,降低急救风险。搭配智能报警按钮可实现与养老机构服务中台、老人亲属、120等联动救援。本次解决方案完美解决院内护理资源不足、无法确保关注每位长者的实时状态等的实际需求,提升了养老院的运营管理效率和老人养老体验,降低了养老院的运营成本。(三)效益成果-7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老人姿态检测(主要为跌倒检测)、老人夜间健康检测、老人护理行为检测(二)解决方案
181、金茂绿建毫米波AI传感器将帮助养老机构,被看护者和家属三方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机构省心、老人舒心、家属放心的养老体验。助力提升现代养老机构的智慧化程度。毫米波AI传感器缩短养老机构发现风险的时间。可以做到及时处理,减低风险损失。提升家属对养老院的满意度。同时做到隐私保护,让家属更放心。毫米波AI传感器设备持续自动检测,养老机构节省传统检测方法和节省布置人力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三)效益成果该养老院目前在北京海淀、朝阳、房山三个区域内布局实体项目17个,运营康养床位近3000张,初步建立连锁化运营模式,提供从退休后的文化娱乐、旅游旅居到高龄自理阶段的居住休养,再到半失能、失能、失智阶段的专业照
182、护服务;同时,将介护预防、慢病管理、养生调理及医疗康复服务融入其中,让不同年龄阶段和需求的长者都能够在养老机构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养老方式,真正做到“不负所托,后顾无忧”的品牌承诺;并得到民政部、北京市政府的重点支持和关注,成为北京康养行业的标杆企业。(一)项目需求老人姿态检测(主要为跌倒检测)老人夜间健康检测老人护理行为检测项目甲方:北京某养老院项目项目开始时间:2023年8月供应商: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三、北京某养老院项目-7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
183、8.28-8.30新乡市老年公寓管理中心隶属于新乡市民政局,是河南省新乡市唯一一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堪称“新乡养老事业的一面旗帜”。老年公寓始终秉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靠、老有所为”的理念,为新乡市老年人提供嵌入式、居家、生活、娱乐、护理、医疗、康复、心理、临终关怀等标准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公寓内设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现有床位200余张,入住老人近200位,护理人员均拥有专业资质证书,所有活动场所均设置无障碍通道,非常适合老人康养生活。公寓运行二十多年来,始终用贴心的照护、细致的服务和完善的医疗保障呵护老人,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广泛好评,也为辐射和带动新乡市养老事业规范健
184、康地发展起到优秀示范窗口作用。(一)项目需求目前公寓采用的传统看护的养老方式,不仅人工成本高、护理难度大,容易产生监护不力、照料不足等问题,而且伴随着非常大的看护风险。项目甲方:河南省新乡市民政局项目地点: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项目开始时间:2023年供应商:精华隆智慧感知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四、河南新乡市老年公寓管理中心-7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精华隆基于公寓现状配置安装了200余套包含ED713智能睡眠监测仪、ED719智能跌倒探测仪
185、、SOS智能按钮的智慧养老监测系统。(二)解决方案-7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通过AI人体姿态传感器,能够实现超精准感知,且无隐私困扰。通过对室内人员多模态感知与分析,并与智能家电进行联动,实现主动感知、主动分析、主动触发的多种业务场景组合,为全屋主动智能的实现带来精准的信息输入,提升用户体验,实现真正的沉浸式无感交互。毫米波全屋智能感知产品提供的感知能力包括:(1)人体存在感知能力:单个传感器可实现30范围内的人体存在感知;可实现人体完全
186、静止状态下的目标不丢失;可实现对于常见干扰源包括宠物、风扇、窗帘等带来的信号噪声的过滤,实现高精准人体感知。可适配全屋智能场景:通过与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联动,可实现回家、离家场景、节能场景等。通过安装精华隆智慧养老监测系统,实现了用智慧仪器代替人工实时守护老人的效果。老人卧床休息时,智能睡眠监测仪实时看护呼吸心率等健康指标,如遇数据异常可立刻告警;假如老人不慎摔倒,智能跌倒探测仪可智能探测感知并立即报警;老人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主动按下SOS智能按钮求助,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处理,把握救助时间降低安全风险。该系统不仅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看护老人的压力,而且能帮助护理人员梳理看护重点,合理分配养老服
187、务资源,大大提高了机构养老服务管理的效率。系统还可通过分析老人的既往监测数据,形成智能数据报告,协助机构制定针对性养老优化方案,相当于给每位老人配备一个专属健康管理师。(三)效益成果项目甲方:某智能家居企业项目时间:2023年7月供应商: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五、毫米波全屋智能感知项目-79-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2)人体全姿态感知分析能力:提供同时多达4个目标的人体姿态感知分析能力,可实现对目标站、坐、躺、摔多种姿态的高精准分析感知,且单目
188、标姿态分析综合准确率达98.5%以上。可适配全屋智能场景:通过与灯光、空调、电视、音箱等设备联动,可实现学习场景、会客场景、休息场景、老人看护场景等。(3)多目标精准位置感知能力:可同时感知多达6个目标的精准位置;通过设备级联动,可实现感知能力无缝扩展。可适配全屋智能场景:通过与电视、音箱、空调、灯光等设备联动,可实现:空调智能风向、空气智能净化、空调功率智能输出,儿童看电视距离提醒,老人安全看护(夜间离床、空间滞留等),夜归智能留灯等。(4)睡眠感知能力:可实时感知用户睡眠状态、睡眠质量,联动卧室环境各类家居家电系统,通过环境自动调节方式,帮助用户改善睡眠。可适配全屋智能场景:与空气和照明系
189、统联动,可实现:空调睡眠模式及风向温度智能调控;自动照明;家人夜归智能留灯等。(5)远距离手势感知能力:可提供长达4m的远距离手势感知识别能力。可适配全屋智能场景:可与空调、电视、窗帘等设备联动,实现远距离手势操控。(6)空间网格功能划分能力:可提供高达32个空间功能网格划分能力,可定义不同网格的功能。可适配全屋智能场景:可实现全屋空间不同功能与感知信号的触发设定。多目标人体全姿态分析感知-80-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通过高精度感知硬件+算法
190、解决方案,集感知、交互、决策、执行于一体,将位置感知、姿态感知、远距离手势感知、多人感知等高精准感知技术实力,应用于客户智能家居家电场景解决方案,赋能全屋智能新场景,为用户带来更为健康、舒适、智能的居家体验。苗米全屋智能感知系统-81-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展望Chapter一、行业发展驱动力分析当前,全球智能化变革浪潮正在汽车、交通、安防、工业、家居、健康监护等诸多产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感知产品增量需求。在汽车领域,毫
191、米波雷达传感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传感技术,现在主要应用在汽车ADAS/AD系统中。近几年随着车载安全和智能驾驶的兴起,汽车毫米波雷达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L2以上智能驾驶系统中基本成了标配。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等级的提升,单车毫米波雷达装载数量也将逐渐上升,智能驾驶将成为毫米波雷达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在交通领域,目前许多大型城市都面临交通堵塞的难题,其发展问题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具有国家政策支持。车路协同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可以同时监控多个车道的单车速度、平均速度、车流量、车道占有率、车型、排队长度和事件分析等交通流基本信息,并根据交通流信息更有效地调整交通信号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可提高10%),促
192、进节能减排(可降低10%-15%的油耗)。随着中国车路协同市场的发展,毫米波雷达的需求量也将随之上涨。在智能家居、健康监护领域,毫米波雷达的应用案例正不断增加,是可以预见的重要潜在市场。由于毫米波雷达可以监测到人体呼吸、心跳等微动,在全屋智能中可实现精准的人体存在感知,从而与室内照明、窗帘、空调等产生联动;同时,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毫米波雷达与智慧养老相结合已演化出跌倒报警、睡眠呼吸心率监测等很多新用例。(一)需求带动毫米波雷达芯片工艺路线经历了由最早的砷化镓(GaAs)工艺,到锗硅(SiGe)工艺,再到CMOS工艺的演进路径。1990-2007年间,毫米波雷达主要采用砷化镓(GaAs)工艺
193、,费用昂贵,多用于高频高功率应用,且由于金属层少,芯片集成度低,需要大量芯片搭建毫米波射频前端(7-8颗MMIC/3-4颗BBIC),导致雷达模块体积和价格不具备吸引力;2007-2017年,锗硅(SiGe)工艺逐渐开始成熟,系统所需射频芯片数量大幅下降(2-5颗MMIC/1-2颗BBIC),雷达体积也逐渐缩小,推动了毫米波雷达在汽车ADAS系统上的应用。但价格仍然较贵(上百美金),除了高端车系,SiGe工艺的77GHz产品还是难以满足大批量应用;而从2017年至今,低造价、高集成的CMOS工艺已经使雷达射频芯片数量减少到1颗MMIC/1颗BBIC。(二)技术驱动-82-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194、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图表63:毫米波雷达芯片工艺演进路径资料来源:加特兰、GGAI、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CMOS工艺可以将射频模块、控制器模块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集成在一块芯片内部。雷达芯片集成度的大幅提高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芯片造价,同时也简化了电路设计难度,应用简便,为毫米波雷达在更多领域的大批量应用提供了可能。其中在汽车、交通、安防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家居家电、健康监测领域也是可以预见的重要潜在市场。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汽车、交通、工业、农业
195、、城市管理及健康养老等诸多领域积极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有效地激发了毫米波雷达应用市场的活力,为毫米波雷达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20-2022年中国各地政府部门在半导体、传感器、雷达,以及车载、交通、养老、物联网等领域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工信部发布的 车载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 中,加强了车载雷达无线电的管理,对推动车载雷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物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养老、计量等重要应用领域,国家及各地方在政策层面制定了相应行动计划和方案,推动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极大促进了毫米波雷达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实践。(三)政策引导发布日期主题发文机关政策名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道
196、路交通信号控制应用工 作的指导意见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20212023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0-102020-102021-012021-08交通管理交通管理传感器智能交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图表64:2020-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相关行业政策汇总-83-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
197、计划(20212023年)资料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发布日期主题发文机关政策名称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印发汽车雷达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的 通知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关于发布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 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 的通知2021-092021-102021-102021-122022-012022-042022-06物
198、联网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等智能交通健康养老汽车雷达计量健康养老车载交通运输部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工信部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温州市民政局温州市卫健委深圳发改委、科创委、工信局、交通局、市监局智能交通半导体2022-012022-03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市场预测1、2027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市场总规模有望突破270亿元随着智能车载、智能家居、智慧康养、智能交通等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不断推进,未来我国毫米波雷达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7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市场有望突破2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6%。在市场结构方面,我们预测未来五年车规级毫米波雷达仍牢牢占据民用毫
199、米波雷达市场主体地位。同时在工业级市场,未来五年工业级(室内)毫米波雷达将会成为市场增长主力引擎,并且市场规模将超过工业级(室外)毫米波雷达。-84-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1、微型化高集成以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的演进情况为例,相比10年前,车载雷达尺寸缩小了5倍,微型化发展趋势明显。而雷达芯片方面,高集成的CMOS工艺已经使雷达射频芯片数量从之前多颗减少到1颗MMIC/1颗BBIC。(二)技术趋势随着无线电法规层面将各应用领域毫米波雷达使用频率
200、范围的划分进一步明确,未来各频段细分毫米波雷达产品应用分化将愈加明显。76-29GHz频段雷达明确仅用于车载领域;24GHz雷达市场结构将持续由车载转向家居家电和其他工业领域,2026年出货量预计在1673万颗;60GHz雷达借助智慧康养等AIoT市场的兴起,2026年国内出货量有望突破500万颗。2、预计2026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年出货量将增长至7798万颗据AIoT星图研究院测算数据显示,2022-2026年预计我国毫米波雷达年出货量将从2700万颗增长到7798万颗,增长超1.8倍。分析各细分频段产品未来出货量情况可以看出,其中未来增量出货空间最大的是77GHz雷达产品,增长率最大的是60
201、GHz雷达。数据来源:AIoT星图研究院图表 65:2022-2026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及预测(万颗)-85-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2、高精度高分辨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是毫米波雷达产品追求的两个关键指标。目前常见的高精度应用为高精度测距和高精度测角。对于高精度测距而言,当前更多的是高精度算法的仿真。对于高精度测角而言,通常使用MIMO雷达对提高角度分辨率。高精度可以使毫米波雷达衍生出更多的应用,例如生命体征测量、无人驾驶、室内目标跟踪等。随着
202、雷达研究频段的不断升高,未来雷达天线的尺寸将大幅度的缩小;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a Package,SIP)、片上天线(Antenna on Chip,AOC)以及封装天线(Antenna in Package,AIP)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为未来毫米波雷达微型化高集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基础。资料来源:加特兰、Yole,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图表 66:毫米波雷达产品演进:微型化高集成-86-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
203、联网展深圳站8.28-8.30在高分辨方面,4D成像雷达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4D成像雷达在原有距离、方位、速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目标的高度维数据解析,能够实现“3D+速度”四个维度的信息感知,可以有效地解析目标的轮廓、类别、行为。调研机构Yole预测,4D成像雷达将推动下一波增长浪潮,到2027年将达到43亿美元,相当于整个雷达市场的30%。3、高频率高带宽毫米波雷达技术从初始的看得见到现在的看得准、看的清的要求使得人们对雷达频率的研究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发展,不论是应用在车载领域,还是应用在工业领域,雷达模块主要使用的是24GHz和77GHz频段。相比于24GHz频段,77GHz频段拥有高达
204、4GHz的带宽,具有高的距离分辨率和测距精度;77GHz电磁波波长约为4mm,24GHz电磁波波长约为12mm,对于一样的天线视场和增益时,77GHz天线阵列的尺寸在X维度和Y维度上可以比24GHz天线阵列减少约3倍;较高的射频频率可以为相同尺寸的天线和传感器提供更窄的波束,使得雷达信号较多的射向目标方向,从而减小干扰并获得更高的准确测量结果。图表 67:毫米波雷达发展趋势:高精度高分辨资料来源:加特兰、Yole,AIoT星图研究院整理-87-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
205、深圳站8.28-8.30路虽远,行必达。随着中国各领域智能化、数字化变革目标的提出与确立,必将为毫米波雷达的应用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国内一众领先毫米波雷达企业需要坚定遵循国家战略指引,制定清晰的发展路径,在发展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抓住行业变革的“大风口”、“大机遇”,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进而打造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曲线。需要注意的是,毫米波雷达产品是需要不断测试、验证,积累数据经验和迭代产品的。由于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发展过快且竞争激烈,企业难以静下心来改善产品质量,特别是初创企业往往容易忽视测试环节。但好产品恰恰是在测试过程中找到不足,然后再去改进设计、迭代,这非常重要。国产
206、毫米波雷达厂商需要更加重视产品测试验证,再加上我们的迭代速度、响应速度、创新能力等优势,完全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国产化也就水到渠成。展望未来,毫米波雷达将深度融入到各个物联网应用场景中,作为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感知部件,在新一轮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广泛应用。相信长期耕耘其中的毫米波雷达厂商,终将获得回报。束-8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附件:特别感谢单位南京矽典微系统有限公司杭州岸达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旷时科技有限公司矽杰微电子(厦门)有
207、限公司珠海正和微芯科技有限公司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毫米波雷达芯片企业南京苗米科技有限公司精华隆智慧感知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云帆瑞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珠海正和微芯科技有限公司英特睿达(山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木牛领航科技有限公司巍泰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深圳承泰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电目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觅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雨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清澜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二、毫米波雷达模组/产品企业-18-产业对接:梁容玮138 2871 5593 IOTE 2024 第21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 4.24-4.26 IOTE 2024 第22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2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