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培祥-特高压工程数字电网建设应用与实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培祥-特高压工程数字电网建设应用与实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P1特高压工程数字电网建设应用与实践特高压工程数字电网建设应用与实践任培祥北京洛斯达公司数字技术研发中心主任2022年7月P21.数字电网技术概述2.电网建设全过程技术应用3.数字电网建设成效4.公司介绍内容提纲P3P3数字电网技术数字电网技术概述概述1P4 利用互联网+、遥感、全球定位、GIS和BIM等先进技术,在前期可研、设计优化、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环节提供对应的数字化电网技术服务,实现工程建设各环节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各类信息互联共享,全面感知工程建设状态,进一步深化设计和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推进电网高质量建设。数字电网概述P5工程建设全过程“实体电网”与“数字电网”核心理念可研设计
2、施工运维“同步建设同步移交”规划P6P6电网建设全过程技术应用电网建设全过程技术应用2P7可研阶段行政区划河流、水系交通道路网冰区参考污区参考土地利用信息主要是收集全国范围内卫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各类专题图、交叉跨越等数据,辅助开展工程可研。同时,通过工程不断积累形成可研工程数据库,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P8在项目前期,利用可研设计一体化平台,基于互联网+手段实现可研设计各环节信息共享和衔接,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可研阶段避让保护区可研路径过程监督技经测算双向互动协议取得P9信息共享,协同设计可视化管理,过程管控可研阶段辅助评审决策接头点P10对接可研阶段,依据可研路径,进行航带设计,
3、根据线路特点,利用无人机和载人大飞机等飞行平台,获取测区高清影像或激光点云数据。设计阶段通道高清影像通道精细地形地貌通道三维立体环境 飞行器+航摄仪获取高精度通道数据 大飞机 DMC机载LidarLidar Phase one+无人机P11在工程前期,开展工程整体航飞,获取高精度通道大数据,开展通道三维设计和本体三维设计,实现路径精细优化。设计阶段经济效益,缩短路径长度1-2%,优化本体投资3-5%。社会效益,避让村庄、采石场、风景区、规划区、保护区、矿区等;减少林木砍伐、农田占用、房屋拆迁等,着力冲突治理,化解社会矛盾。整体航拍全景建模从线到位以位正线精细优化P12基于三维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以
4、及基础地理数据、通道数据、环境数据、经济数据,集成专业的电气、结构设计软件,及三维设计应用接口,实现了输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多种计算、分析与模拟。支持国网GIM模型导出。设计阶段P13为了全面推广三维正向设计,面向设计环节建立的在线协同工作系统,主要包含设计协同、设计管理、模型库建设三方面功能应用,支持GIM模型导入,实现变电和线路工程设计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以及模型、图纸等资料的自动归集。设计阶段P14综合应用BIM、GIS、三维可视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工地系统,集成三维设计成果,紧紧围绕工程现场进度、安全、质量、设计、物资、技经、环水保、队伍等多个维度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全方位的
5、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辅助管理决策。施工阶段P15系统应用形式:大屏端、网页端和移动端三种应用形式。用户:业主、建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阶段大屏端、网页端和移动端建设管理单位现场应用P16进度模拟现场监控施工阶段过程资料基础浇筑正在组塔组塔完成正在架线架线完成P17P17数字电网建设成效数字电网建设成效3P18数字电网架构 规划可研智能运检 灾害快速预警 应急抢修支持 可视化资产管理 三维设计 路径优化 土石方平衡 三维模拟与校验施工管理 辅助施工招投标可视化施工管理 物资供应管理造价管理应用层数据层 负荷预测 系统设计规划 选线选址 方案设计可研 地理信息三维模型工程信息线路三维模型
6、变电站三维模型换流站三维模型基本信息技术参数文档资料造价数据通道数据卫星影像航空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专题数据地图服务模型服务文件服务空间分析服务三维场景可视化电网模型可视化三维基本功能基础信息查询数据资源管理知识管理服务层平台层设备模型库P19建立数字化标准,构建工程信息库工程数据内容多、数据量大、数据格式多样,需要对各种数据的获取手段、数据维度、表达方式、组织方式等进行规范,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设计资料工程指标三维模型设备属性环水保资料造价信息地理信息科研创优施工管控信息P20全量工程站线一体化综合展示采用了“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