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深度报告: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系列专题一模式之辨、机遇之思-230901(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行业深度报告: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系列专题一模式之辨、机遇之思-230901(17页).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银行银行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17 银行银行 2023 年 09 月 01 日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看好看好(维持维持)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息差环比企稳,关注下阶段存贷利率走势行业点评报告-2023.8.20 保持合理利润,更好支持实体行业点评报告-2023.8.18 实体信用收缩,“稳增长”待发力行业点评报告-2023.8.12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系列专题系列专题一一:模式之辩、机遇之思:模式之辩、机遇之思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刘呈祥(分析师)刘呈祥(分析师)吴文鑫(联系人)吴文鑫(联系人) 证书编号:S0790523060002
2、 证书编号:S0790123060009 我国财富管理发端于对公表外融资需求我国财富管理发端于对公表外融资需求,本质是供给端驱动,本质是供给端驱动 2008 年“四万亿”政策出台后,“铁公基”融资需求大增。但银行表内资产投放受限,难以满足大量融资需求。作为影子银行之一的表外理财业务当时受监管限制较少,形成早期财富管理模式把对公融资需求打包成理财产品,对零售客户进行销售。与发达国家财富管理发展轨迹较为相似,本质由供给端驱动。我国银行我国银行初期初期财富管理多以产品而非客户为中心财富管理多以产品而非客户为中心(1)以产品为中心:产品供给驱动,客户需求未被正视。该模式的盈利来源是销售提成的 Flow
3、-based 交易佣金,形成代销收入。代销产品主要包括理财、基金、保险,资产市值涨跌不直接挂钩佣金。(2)以客户为中心:产品供给转弱,客户多元需求亟待挖掘。“资产荒”下优质产品供给不足+息差缩窄,财富管理的核心从供给端切换为需求端,推动银行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型。我国是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我们预计 2032 年市场空间将达 500 万亿元;但上市银行 AUM 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不到一半,且以存款为主,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有待挖掘。盈利模式可参考国外银行 AUM-based 买方投顾模式,高净值人群资产规模大、投顾需求大,财富管理的渗透可考虑从金字塔上方往下渗透。应聚集对公还是零售客户
4、?应聚集对公还是零售客户?财富管理的公私界限终将模糊财富管理的公私界限终将模糊 空间上,企业家的企业财富和个人财富其实是一体的。时间上,“创富”过后必然需要“管富”,企业才能基业长青。我们总结了商业银行典型的 2 种模式:模式一:B2C兴业银行,聚焦对公客户的“投商行一体化”。手续费收入中,零售财富银行贡献约 50%(贡献营收约 10%);对公+零售全口径约占 90%(约占营收 20%)。模式二:C2B招商银行,做大零售朋友圈,打通对公财富管理。2023H1 手续费收入、营收中,大财富管理分别贡献约 55%、14%。逐鹿财富管理,商业银行具有“一站式服务”优势逐鹿财富管理,商业银行具有“一站式
5、服务”优势 目前大资管领域已具有较为齐全的产品序列,其中基金和理财产品门槛最低,而私募门槛最高。各类资管机构进行财富管理的侧重点略有不同:(1)银行:分业监管有利于银行打造“首站优势”,通过账户沉淀资金和客户,深谙客群需求,一站式产品货架满足客户多元配置需求;(2)基金:投研能力具备专业壁垒,但自身渠道能力较弱,未来可与银行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合作;(3)保险:自带稳健基因,重在打造“类储蓄”的高安全性产品;(4)券商:具备产品认知与客群转化优势,但受限于第三方存管制度,账户功能尚不完善,“去通道”转型下,资管规模有所下滑。投资建议:关注公私协同优势大的银行投资建议:关注公私协同优势大的银行
6、。(1)对公优势大、且可通过 B2C 转型零售的银行,受益标的有具备产业链优势的中信银行、兴业银行。(2)财富管理战略不断升级,零售客群经营有方的银行,受益标的如具有先发优势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位于民营企业家人群集聚的优势区域的银行,如江苏银行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监管政策收紧,银行转型不及预期等。-24%-12%0%12%24%2022-092023-012023-05银行沪深300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开源证券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