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若干典型海岸垃圾简称研究报告2019[5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若干典型海岸垃圾简称研究报告2019[57页].pdf(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评审专家:评审专家: 安立会安立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陈泓哲陈泓哲 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 邓义祥邓义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李逸飞李逸飞 上海纽约大学 环境学助理教授 刘涛刘涛 北京商道纵横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合伙人 毛达毛达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主任 马广文马广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高级工程师 曲玲曲玲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 工程师 文雅文雅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讲师 杨馥毓杨馥毓 三亚学院 丝路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主任 张昊飞张昊飞 自然资源部东海监测中心副主任
2、 高级工程师 张晖张晖 联合技术公司亚洲企业责任总监 撰写撰写: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研究部 & 合作部 版权申明:版权申明: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对本报告拥有版权,任何复制、摘编等方式使用本报 告,必须注明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为著作权人并注明完整报告名称。 第三方图像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的版权/来源在文中指明。 mNoRtNwOrRsNrRrOsMrPtQ8O9R7NnPmMmOpPkPpPsMeRoPsP6MnMmMxNoPsQNZsRoP II 摘要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与工业化的推进, 海洋垃圾污染, 尤其是海洋塑料污染已成为了一个 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世界各地政府、
3、 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团体都针对海洋垃圾问题展开 了行动。为了解中国各海域海岸带垃圾(本报告以下简称“海岸垃圾”)污染状况,上海仁 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于 2014 年发起了“守护海岸线科研监测项目” ,协同 13 家环保机 构,在我国沿海地区 12 个监测点对海岸垃圾污染状况展开常规监测。2019 年,仁渡海洋携 手 41 家环保机构,在 58 个监测点继续开展海岸垃圾监测。 对 2019 年监测网络新增监测点的垃圾进行了持续存量的分析,结果表明:2019 年 33 个新增监测点的首次监测海岸垃圾存量平均数量分布密度为 3.82 件/平方米,平均质量分布 密度为 73.90 克/平方米。数量上主要
4、为泡沫塑料类垃圾(72.44%) ,质量上主要为一般塑料 类垃圾(31.01%)和混合材料类垃圾(21.87%) 。 2019 年 58 个有效监测点总体的垃圾数量累积速率为 0.78 件/平方米/周期(每周期约为 2 个月) ,质量累积速率为 24.63 克/平方米/周期。数量上主要为一般塑料类(42.59%)和泡 沫塑料类 (31.34%) 。 质量上主要为一般塑料类 (32.18%) 和混合材料及其他类垃圾 (25.12%) 。 在 2019 年 5 月-9 月期间,对黄海区域的监测点进行了渔业相关垃圾污染状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渔业相关垃圾数量约占所有海岸垃圾的 30%, 质量约
5、占 14%。 渔业产生的海 洋垃圾需要加强关注。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收集了部分国际上提出或执行的限/禁塑令,并与海岸 垃圾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对比,其中“其他泡沫塑料制品” (在实际调查中多为聚苯乙烯泡沫 塑料碎块)占所有海岸垃圾的比重较大(40%) ,而在现有的限/禁塑令对此类泡沫塑料针对 性的管理措施相对较少, 表明现有应对措施的仍有提升空间, 需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加强泡 沫塑料类垃圾的管理。 关键词:关键词:海岸垃圾;垃圾累积速率;垃圾组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III 目录目录 1 背景背景 . 1 1 1.1 海洋垃圾问题.1 1.2 塑料海洋垃圾污染概况.1 1.3 塑料海洋垃圾
6、污染来源.2 1.4 塑料海洋垃圾污染造成的影响.2 1.4.1 海洋塑料垃圾对海洋产业的影响.2 1.4.2 海洋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3 1.4.3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可能影响到人体健康.3 1.5 海洋塑料污染严重的原因.3 1.6 行动.4 1.6.1 我国的海洋及塑料垃圾治理相关法规.4 1.6.2 全球区域行动网络.4 1.6.3 全球减塑/禁塑/减废及回收再利用行动.5 1.6.4 科学研究与教育传播.6 1.6.5 全球垃圾清洁行动.7 1.7 守护海岸线项目.7 2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 8 8 2.1 监测方法.8 2.1.1 监测目标.8 2.1.2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