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复合铜箔行业市场空间、产业链及相关企业分析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复合铜箔行业市场空间、产业链及相关企业分析报告.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3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一、行业概况.1 二、产业突破.5 三、工艺路线及壁垒.7 四、产业链分析.10 五、产业进程.13 六、相关企业.16 七、市场空间.21 八、参考研报.23 1/23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伴随新能源汽车、储能、3C 数码等领域增长,电池需求快速增长,带动锂电铜箔出货量高增。预计2025 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 2227GWh,对应锂电铜箔市场规模 1076 亿元,CAGR 达 31%。而受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和降本需求驱动,轻薄化趋势下复合铜箔崭露头角。相比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能等多种优势,未来随复合铜箔渗透率的
2、提升,产业链各环节或将共享市场高增红利。一、行业概况一、行业概况 1、复合集流体发展迅速,成为新一代锂电集流体、复合集流体发展迅速,成为新一代锂电集流体锂电集流体减薄、降本要求日益提升,催生新型集流体发展锂电集流体减薄、降本要求日益提升,催生新型集流体发展。一方面,集流体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对外输出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集流体并不贡献实际的电池容量,并且其质量约占锂电池总质量的 12%,成本约占锂电池总成本的 8%。因此锂电池集流体重量及厚度的减小,不仅有利于提升电池活性物质的体积,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而且有利于降低集流体的原材料成本。导读导读 2/23 减薄
3、趋势下,锂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复合集流体材料有望打破瓶颈减薄趋势下,锂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复合集流体材料有望打破瓶颈。越薄的锂电集流体其抗张能力和抗压变形能力越低,箔面出现断裂或裂缝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容易引发热失控。同时,传统集流体在受外力碰撞时容易产生毛刺,进而引发短路等安全隐患,因此兼具安全性等优势的复合集流体有望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集流体,复合集流体在材料构成、工艺原理以及性能特点等方面均有不同相较于传统集流体,复合集流体在材料构成、工艺原理以及性能特点等方面均有不同:材料的构成上,传统集流体通常以高纯度的单金属或合金制成,比如传统铝箔由电解铝制成,电解铝含铝量在 99.5%-99
4、.8%之间,而复合集流体原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PET/PP/PI)、金属材料与粘结剂;工艺原理上,传统铝箔使用辊压方式,经过粗轧、中轧、精轧等流程最终轧制成片材;传统铜箔主要包括延压法和电解法,前者利用塑性加工原理通过对高精度铜带反复轧制-退火而成,后者通过硫酸铜溶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利用电解设备电沉积而成;而复合集流体以蒸镀、水电镀工艺为核心,利用蒸镀、水电镀技术将金属材料涂覆到基材表面。性能特点上,传统集流体内阻更小且工艺成熟,复合集流体在成本、安全性能、重量上具有替代优势。复合集流体使用高分子材料部分替换金属材料,由于高分子材料成本普遍低于金属材料且其电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机械性能优
5、良,因此在成本、安全性等方面上优于传统集流体;除此之外,高分子材BX9YoWqUzWlVjWqMsP9P8Q8OmOrRmOpMfQqQpRjMoNoObRrQsOMYoOrMvPrNpP 3/23 料重量较轻、理论减薄空间较大,能够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增加续航能力。但是,传统集流体由于只有金属构成,因此内阻较低,对于电子的汇集和电流传输更具有优势。2、复合铜箔:复合铜箔:综合优势明显,综合优势明显,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电池产品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较高的电池产品 复合铜箔是指以高分子材料为中间层,两边分复合铜箔是指以高分子材料为中间层,两边分别以金属铜为镀层的薄膜材料别以金属铜为镀层的薄膜
6、材料。目前复合铜箔中间层的主要路线包括 PET、PP、PI 三种,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不同的各项性能,因此其下游应用场景也具有差异。复合铜箔在安全性能、原材料成本以及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优势明显,契合锂电池集流体发展方向复合铜箔在安全性能、原材料成本以及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方面优势明显,契合锂电池集流体发展方向。复合铜箔使用高分子材料置换传统铜箔中的部分金属铜,高分子材料相对于铜材,能够有效的增强集流体的韧性与绝缘性,减少金属铜的使用量,进而减小集流体的厚度与重量,为正负极活性材料提供更多空间。3、原理:、原理:“三明治三明治”结构有效提升电池综合性能结构有效提升电池综合性能 4/23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