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15页).pdf(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前言|11997 年,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开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形成了每年年初和年中定期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惯例,至今已持续发布 50 次。报告力图通过核心数据反映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历程,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国内外行业机构、专家学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持续保
2、持较快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9.1%;全国网上零售额 1378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4.0%,为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做出积极贡献。互联网是承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网络信息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持续跟进我国互联网发展进程,不断扩大研究范围,深化研究领域。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互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在线政务、互联网安全等六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 2022 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在此,衷心感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对报告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向在本
3、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工作中给予支持的机构和广大网民致以诚挚的谢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 年 3 月前 言核心数据 1互联网基础建设状况一、互联网基础资源 7(一)IP 地址 7(二)域名 9(三)移动电话基站数量 10(四)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 11(五)光缆线路长度 12二、互联网资源应用 12(一)网站 12(二)网页 14(三)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15三、互联网接入环境 15(一)上网设备 15(二)上网时长 17(三)固定宽带接入情况 18(四)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 19目 录 PART1目录|1目 录 网民规模及结构状况一、网民规模 23(一)总体网民规模 23(二)
4、城乡网民规模 25(三)非网民规模 27二、网民属性结构 30(一)性别结构 30(二)年龄结构 30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一、互联网应用发展概述 35二、基础应用类应用 36(一)即时通信 36(二)网络新闻 37(三)线上办公 39三、商务交易类应用 40(一)网络支付 40PART2PART32|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二)网络购物 43(三)网上外卖 45(四)在线旅行预订 46四、网络娱乐类应用 48(一)网络视频 48(二)网络直播 50(三)网络游戏 52(四)网络音乐 53(五)网络文学 55五、社会服务类应用 56(一)网约车 56(二)互联网医疗 58(三)线
5、上健身 59六、专题:互联网助力企业发展状况 61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一、工业互联网概况 69(一)工业互联网总体发展状况 69目 录 目录|3PART4(二)各地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 70二、5G+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 71(一)航空航天行业应用 71(二)石化化工行业应用 72(三)建材行业应用 72(四)港口行业应用 73(五)纺织行业应用 74(六)家电行业应用 75在线政务服务发展状况一、在线政务服务发展状况 79二、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展状况 80三、政府网站发展状况 82(一)政府网站总体及分省状况 82(二)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数量 84(三)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栏目数量 85(四)
6、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首页文章更新量 85PART5目 录 4|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四、政务新媒体发展状况 86(一)政务机构微博发展状况 86(二)政务机构微信发展状况 87互联网安全状况一、网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状况 91(一)网民遭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 91(二)网民遭遇各类网络诈骗问题的比例 91二、工业互联网安全 92三、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举报数量 93附录一 调查方法 97附录二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 101附录三 调查支持单位 113目 录 目录|5PART66|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Statistical Reporton Chi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