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40页).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部门:投资研究部2023 iResearch Inc.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潜力待发,道阻且长2目 录CONTENTS01发展储能的本质02储能发展现状03不同储能方式对比04储能市场发展特点05储能市场典型玩家分析06未来发展趋势分析3 发展储能的本质0142023.7 iResearch I双碳背景下能源发展核心问题能源可控化使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关键要素新旧电力系统转型升级下,能源的可控化和可储化成为发展的核心。传统发电主要依靠燃煤(小部分有燃气等)。现阶段由于全球气候危机和环境危机影响,双碳和能源转型正火热发展中,以风光发电为主流的新型发电方式开始逐渐替代传统发电。然而传统发电主要为人工填料
2、燃煤,可根据数据分析、节假日及不同季节负荷的特征、天气预报等对未来几日用电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同步匹配用电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滚动调节运行。但同样发电厂仅可实现发电不能储电,仍需要调节电力供应以匹配需求端的电力变化,维持电力的供需平衡。相较传统模式,新型电力系统虽有环保、能源储量大等优点,但由于来源主要为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受地理位置、天气环境等影响,有资源波动不稳定等天然缺陷,较难24小时控制以实现供需平衡。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传统发电/配电模式用电终端火电厂煤集中变电站升高电压减少损耗特高压输电城市变电站降压匹配城市需求配电站220V用电国家电网根据终端需求调节管理用电系
3、统可控新型发电能源转型需求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光能发电量与光照强度有关,白天和晴天发电量多,傍晚雨天量少风能发电量与风量和地理位置有关,我国风能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变压器逆变器分布式自发自用集中式并入电网集中供电变压 变电不可控风电量多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状况,造成弃风弃电影响消纳增加成本传统发电与新型发电对比示意图52023.7 iResearch I能源发展问题风光的不可控&不稳定性衍生弃电增加成本风电和光电的出力时间以及载量无法与用电时间及负荷形成匹配,风光电的不可控以及短周期波动不稳定性不仅会产生弃电弃光,同时也会对电网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从可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从网络系统技术出发的
4、“虚拟电厂”+从电能转化出发的“储能系统”是解决风光弃电的能源结构问题。来源: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光伏出力时间用电负荷风电出力发用电量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对电网冲击的增加,新能源稳定并网需要配备调峰、调频装置,有效运营需要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持。储能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利用储能进行削峰填谷,可在低需求时段将多发的电力储存起来,并在高峰时段再释放到以达到平滑波动幅度的目的。弃电风电:风速达到一定速度才可进行发电,一般半夜风速大发电量大,而正午发电量最小。光电:光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决定发电量,一般早晚发电量小,正午发电量大。供给侧需求侧生活用电:一般傍晚用电量大工商业用电:早9点-
5、晚18点用电量大风光发电与用电负荷对比图62023.7 iResearch I电力市场迭代激发储能需求电力设备老旧及风光发电量提升催生配储需求新型发电形式在电力市场装机量中占比不断增加,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时电力基础设备的老旧化已无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更综合且庞大的电力结构。在风光发电模式的逐渐成熟化下,为提升整体电力系统可靠性,协调资源灵活使用、稳定消纳,市场开始逐步催生配储需求。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
6、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1GW,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其中2022年有约二十个百兆瓦项目并网,规划在建百兆瓦级项目超过400个。来源:GGII,北极星储能网,国家能源局及艾瑞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34545278442630114820529787411930150320592574716747573763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光伏(万千瓦)风电(万千瓦)2016-2022年中国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量2022年Q1-Q3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新增投运MW%)工业12%电网侧30%电源侧55%独立储能37%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