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7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改善战略研究报告(77页).pdf(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协同的空气质量 改善战略研究报告改善战略研究报告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Climate Synergy in Strategies for Climate Synergy in the Guangdongthe Guangdong-Hong K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Macao Greater Bay Area 北京北京大学大学 2022023 3.5 5.1212 Peking Universit
2、y May 12,2023 I!目录.I 第一章 粤港澳大湾区污染物浓度水平与减排空间分析.1 1.1 研究背景.1 1.2 方法与数据.2 1.2.1 数据来源.2 1.2.2 背景浓度计算方法.2 1.3 污染物历史减排效果分析.3 1.3.1 CO 减排效果分析.3 1.3.2 NO2减排效果分析.4 1.3.3 PM2.5浓度削减效果分析.5 1.3.4 O3浓度削减效果分析.5 1.4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一次污染物减排空间预测.6 1.5 粤港澳大湾区臭氧背景浓度分析.7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 CO2及污染物排放分析.12 2.1 大湾区一次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趋势.12 2.2 大湾区
3、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源贡献结构分析.17 2.3 大湾区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应分析.21 2.3.1 SO2和 CO2减排协同效应分析.21 2.3.2 NOx和 CO2减排协同效应分析.22 2.3.3 PM10和 CO2减排协同效应分析.23 2.3.4 PM2.5和 CO2减排协同效应分析.24 2.3.5 VOCs 和 CO2减排协同效应分析.25 2.3.6 CO 和 CO2减排协同效应分析.25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温度目标减排情景构建.27 3.1 引言.27 3.2 方法与数据.28 3.2.1 能源经济模型:IMED|CGE.28 3.2.2 碳减排驱动因素
4、分解:LDMI 与 SPA 分解.29 3.2.3 空气污染物减排边际效应分析:回归模型.31 3.2.4 情景设置与数据.32 3.3 未来温度目标减排情景模拟.34 3.3.1 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34 3.3.2 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影响.35 3.3.3 碳减排关键驱动因素分解.37 II 3.3.4 气候政策对于大气污染物的影响.39 3.3.5 讨论与政策建议.44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多情景下排放及 O3浓度路径分析.46 4.1 未来多种情景下大湾区排放及 O3浓度变化路径.46 4.2 空气质量模型对大湾区 O3浓度模拟的改善与实验设置.47 4.3 未来情景下大湾区分部
5、门排放变化.52 4.4 未来情景下大湾区臭氧及颗粒物浓度变化路径.55 4.4.1 O3浓度变化路径.55 4.4.2 PM2.5浓度变化路径.57 4.4.3 空气质量模拟路径不确定性分析.59 4.5 未来情景下大湾区臭氧对前体物的敏感性变化.60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大气氧化性与温室气体变化分析.64 5.1 研究方法.64 5.2 排放控制与大气氧化性.64 5.3 减排路径与 EKMA 分析.66 5.4 减排路径与温室气体寿命分析.67 第六章 结论.69 参考文献.71 1#$%#$%&()*+,-./0123456789&()*+,-./0123456789 1.1!#$
6、!#$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是指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城市群(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构成的一个经济地理区域,总面积 5.6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总人口约 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 11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国家战略,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旨在通过加强合作和整合,提高该地区的全球竞争力。过去,该地区的空气质量普遍不佳,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