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双碳”背景下原位异位热修复技术发展趋势-焦文涛-苏州.pdf

上传人: 你**** 编号:133359 2023-06-30 55页 10.78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1. 具有余热利用单元的堆式热修复技术:该技术通过燃烧器提供的高温烟气均匀加热土壤,促使污染物从土壤中脱附进入气相,最后抽提出集中处理。与传统原位热修复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环保安全、设备运行可靠、堆体全封闭、采用余热利用技术提高热效率等优势。 2. 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资源化技术:该技术将有机污染土壤与页岩土混合烧制陶粒,实现污染土壤的资源化利用。实验表明,该技术可将多环芳烃和石油烃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99.41%和99.72%,且制备的陶粒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有机污染土壤自维持阴燃修复技术:该技术利用土壤在适合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稳定自维持阴燃反应的特性,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实验表明,该技术可将污染土壤中二恶英浓度降低至第一类建设用地筛选值以下,且油泥阴燃后油泥渣含油率小于0.3%。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三种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分别为具有余热利用单元的堆式热修复技术、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资源化技术和有机污染土壤自维持阴燃修复技术,旨在为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如何在双碳背景下实现污染土壤的低碳修复? 有机污染土壤如何转化为资源化利用? 如何利用阴燃技术实现污染土壤的绿色修复?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