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7风电场雷电风险与防雷改造后评价的意义.pdf

上传人: 2*** 编号:132145 2023-06-30 32页 6.14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典型区域风电场的雷击风险,并针对风电场防雷技术改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风电场雷击风险与地理位置、雷电活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雷暴日为28.6天,湖北省为36天,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达175天。雷电流平均强度方面,内蒙古为70.03kA,广西为26.47kA,云南为52.43kA。 文中提到,风电场防雷技改需要考虑地形地貌、雷击环境等因素,避免无谓的改造。例如,某风电场在改造过程中,虽然增加了避雷针和避雷器,但雷击跳闸次数并未减少。此外,接地电阻改造也不能有效解决雷击跳闸问题。 研究还指出,有效的集电线路防雷措施可以减少风电场因雷击导致的发电量损失。在相同雷暴日数及雷电强度条件下,风电场集电线路防雷技术改造前后雷击跳闸次数有显著差异。 总之,本文为风电场业主提供了典型区域雷电活动特点、风电场雷击风险等级及不同防雷措施的分析,以期为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风电场雷击风险研究有何重要价值? 如何有效降低风电场雷击跳闸风险? 海上风电场与陆上风电场的雷击风险有何不同?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