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研究院:2023 5G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研究院:2023 5G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35页).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中国联通研究院2023 年 6 月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联通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目录目录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1一、网络发展面临的挑战.2(一)业务发展需求及挑战.2(二)网络运维需求及挑战.4二、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5(一)总体原则.5(二)网络总体架构.6(三)数据存
2、储层.7(四)管理控制层.10(五)业务路由层.11三、主要功能及关键技术.12(一)个性化用户数据管理.121.基本数据存储.122.特色业务一键开通.14(二)广域定制化业务路由.151.第三方业务注册托管.162.业务子网代码查询.163.跨子网会话协同.184.边缘业务路由.19(三)分层分区容灾方式.211.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容灾.212.各层之间惯性运行容灾方式.23四、随行网络应用场景.24(一)专网业务漫游.24(二)边缘业务接入.27(三)基于位置容灾.28五、总结及展望.29六、缩略语.30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1-前 言5G 网络敏捷的网络架构、优秀的
3、网络性能,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移动业务场景,也引入了更多基于位置的差异化连接需求。一方面,5G 网络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业务部署更加分散,ICT、消费互联网、金融、汽车、制造等各类应用所处的行业、服务对象不同,在内容资源、网络时延、服务的客户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的需求,因而其业务部署位置、形态也存在较大差异;另一方面,移动宽带普及,进一步扩大了用户的活动范围,远程办公、空中课堂、在线娱乐,用户需要随时随地接入全网业务。运营商通信网络作为拉通用户及业务的桥梁,在网络设计及路由规划方面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业务形态以及业务、用户的位置信息。打造随用户和业务而动、深入贴合需求、灵活可靠的通信网络是未来运营商
4、要积极探索的课题。本白皮书针对不同地区的差异化业务场景需求,提出 5G 网络增强架构,分析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容灾方案,并提出未来 5G 网络架构演进的策略和展望。本白皮书由中国联通研究院牵头编制,联合编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2-一、网络发展面临的挑战一、网络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业务发展需求及挑战(一)业务发展需求及挑战传统移动通信网主要为 2C 用户提供互联网和 IMS 语音业务。业务路由方面,通信网络作为接入网,无论用户实际访问的业务服务器部署在哪里,运营商只需依据用户位置就近提供互联网或 IMS 网络入口,后续
5、业务的精确路由和质量保障完全依靠互联网尽力而为的疏导模式或者 IMS 的管理。但随着 5G 网络的引入,高速稳定的电信网络相较于传统互联网在业务质量保障以及安全管理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越来越多的行业希望将原有的通过互联网的业务访问方式替换为通过端到端 5G 网络实现,在用户与业务之间构建更加便捷、安全的信息高速公路。此时,5G 网络路由需要考虑不同业务差异化的部署位置:内容绑定类业务:智慧文旅等业务需要考虑内容源,一般服务器部署在固定的景区、博物馆等地,全网仅部署一套。但与用户之间的路由,可能跨域全网,比如面向全网用户的云旅游;也可能仅限景区范围内,如博物馆内的定点智能语音讲解。时延敏感类业务
6、:比如在线游戏、车联网应用,用户位置不定,为了保证业务体验,相较于传统以省为单位的业务部署,其服务器及算力平台需要进一步下沉边缘,贴近用户分散多点部署。热点部署类业务:一些中小企业的云计算资源,可能会依据业务中国联通 5G 随行网络增强架构白皮书-3-访问量,选取若干热点区域部署,方便多数用户访问,同时辐射全国,这类业务需要依据业务部署情况将全网划分更大范围的业务区,实现就近路由。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业务部署形态,只依靠号段分析获得的归属省和用户位置获取的拜访省网络,难以实现精准路由。5G 边缘计算中引入了 DNAI 概念,可以辅助在用户所处本地网中路由到相应的业务服务,但面对更大范围内的业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