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浅谈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可观测性 - 吴亚昆 - 2023.05.17v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 浅谈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可观测性 - 吴亚昆 - 2023.05.17v1.0.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浅谈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可观测性吴亚昆观测云技术生态 VP个人简介-可观测性行业资深专家,超过 10 年运维监控行业经验。-曾在大疆、腾讯云、OPPO 等公司担任架构师、运维专家。-IT 流程管理专家、IT 流程战略专家。(ITIL ManagingProfessional&ITIL StrategyLeader)-AWS 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专家。-TOGAF 认证级专家。-TGO 鲲鹏会会员。吴亚昆 观测云 技术生态 VP可 观 测 性 背 景 概 述Gartner 战略技术趋势2023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可观测性技术的发展前景3XBy 2024,30%of enterpri
2、ses implementing distributed system architectures will have adopted observability techniques to improve digital business service performance,up from less than 10%in 2020.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起源匈鲁道夫卡尔曼(1930-2016)1960年,提出“可观测性”,指系统可以由其外部输出推断其内部状态的程度。美诺伯特维纳(1894-1964)分支:现代控制理论Modern Control Theory控制论:或关于
3、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Classical Observability Modern Observability监控 Monitoring -可观测性 Observability可观测性是什么?软 件 工 程 全 生 命 周 期 的 数 字 化 平 台软 件 工 程 生 命 周 期 的 核 心 要 素P P TP P Teoplerocessechnology人员流程技术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核心要素 PPT人员技术流程人 员 People企业架构及人员分工概览技术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业务架构运维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TOGAF 9Enterprise Architecture业务人员开发
4、 vs.运维技术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业务架构运维工程师开发工程师TOGAF 9Enterprise Architecture稳快流 程 Process开 发 与 运 维 的 矛 盾速度DevOps稳定软 件 全 生 命 周 期 的 不 可 预 知 性代码写好后,在测试环境效果不可预知,在生产环境效果不可预知,运维人员对代码一无所知DevOps组 织 架 构 导 致 的 部 门 墙组织架构对于职责不合理的界定,导致团队之间产生部门墙,降低信息传递效率DevOpsTest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DevOps开发可观测测试可观测运维可观测业务可观测技 术 Technology技术栈集成业务基础
5、设施系统/运行时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客户端开源技术兼容基础设施指标数据日志数据应用性能数据客户端/浏览器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平台开发可观测测试可观测运维可观测业务可观测调用链 Tracing代码剖析 Profiling日志查看 Logging持续集成/持续交付 CI/CD指标 Metrics自定义视图 Dashboard日志查看 Logging会话重放 Session Replay代码剖析 Profiling自定义视图 Dashboard监控告警 Monitor&Alert服务质量目标 SLO用户访问监测 RUM调用链 Tracing日志查看 Logging业务视图 Dashboard重点用户关注 VIP全链路关联 Tracing会话重放 Session Replay业务报表 Report如 何 打 造 可 观 测 性 最 佳 实 践?从 PPT 思考框架入手人员数量?人员能力?人员 ROI?团队文化?技术债有多少?技术栈有多少?技术包容度如何?技术前瞻性如何?流程是否规范?部门墙是否存在?业务耦合度如何?责任边界是否清晰?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可观测性测试人员Test开发人员Dev运维人员Ops预发环境StagingEnv开发测试环境Dev&TestEnv生产环境Prod Env人员流程技术调用链Tracing指标M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