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刘海燕-双碳目标下市场机制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路径.pdf

上传人: 2*** 编号:129334 2023-05-01 28页 1.90MB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根据标记中的内容,本文主要概括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 双碳目标下市场机制新形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为实现全球变暖控制在2℃和1.5℃以内,必须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 项目减排机制助力绿色低碳技术:通过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可以有效管控重点行业碳排放,合理发现碳价,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发展。 3. 前景分析:中国正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如CORSIA抵销,推动全球碳减排。 4. 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和国际碳市场:CCER项目覆盖多个行业,如风电、光伏、沼气、水电等,对项目审定和减排量核证的机构进行备案管理。国际碳市场包括CDM、VCS、黄金标准等,覆盖行业广泛,对减排量签发和交易进行管理。 5. 地方碳市场抵销试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深圳等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通过购买碳配额或碳信用的方式实现碳中和。 6. 大型活动碳中和:通过购买碳配额、碳信用或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7. 总结:市场机制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通过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可以有效管控重点行业碳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吸引投资,实现碳中和目标。
我国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发展? 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起什么作用? 碳信用机制如何促进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碳汇的发展?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